飛閱三山一灘——太行山篇·“獨臂支書”撐起致富路
村子強不強,全靠領頭羊;村民富不富,全靠黨支部。河南廣電全媒體“飛閱三山一灘”系列報道,請看第三集:《太行山篇?“獨臂支書”撐起致富路》,為您講述太行山區的動人脫貧故事。
記者 徐榮榮:在海拔1300米的太行山巔,有一個省級貧困村叫盤龍山村,這里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常住人口不到70人,但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小山村,卻有這么一個人,他用一只獨臂撐起了鄉親們的脫貧致富夢。
林州市任村鎮盤龍山村黨支部書記 王生有:我叫王生有,今年六十二歲,之前是跑大車搞運輸的。2004年,出了一場車禍,失去了右手,右腿行走很不方便。2013年回到盤龍山村,當了黨支部書記。我接手盤龍山以后,感覺很不是滋味,窮得很啊,村里沒有一分錢,20多年沒有辦過紅事,下面的姑娘不上山,村里留不住人,條件很艱難的情況下,我們必須把這個村里改變,必須把脫貧這項工作當成我們改變山區的重要工作,必須得有一股決心一顆恒信。
記者 徐榮榮:我們常說,要想富先修路,對于山里人來說,路就是他們擺脫貧窮的一把金鑰匙。當年老支書為了修通這條五公里的山路,累倒在了工作崗位上。
林州市任村鎮盤龍山村黨支部書記 王生有:老支書雖然把路修通了,但是這個路當時很窄,上面落石多,下面是懸崖,有好多不敢上來。這些年我們把這個路也拓寬了,就是想把咱的農副產品推向市場。
記者 徐榮榮:每年的八九月份,就是花椒成熟的季節,清香濃郁的花椒味是彌漫整個山間。盤龍山村的村民,正站在山頭采摘自家種植的花椒。
記者:大爺,您這摘了有多少花椒了?
林州市任村鎮盤龍山村村民 劉河山
這有兩公斤了吧。
記者:這棵樹能種多少花椒出來啊?
林州市任村鎮盤龍山村村民 劉河山
就這籃子能摘滿滿兩籃。
林州市任村鎮盤龍山村黨支部書記 王生有:咱原來種花椒種的是小花椒,產量低,再一個賣不上高價錢。自從咱有了合作社以后,通過改良以后,現在都是這個大紅袍花椒。去年咱村里收的是兩萬多斤椒,經濟效益是八十多萬。今年更多,效益更好了。
記者 徐榮榮:大紅袍花椒可以說是盤龍山村發展的一個支柱產業,那它不僅帶活了一個曾經荒涼的小山村,而且還讓咱村民的日子也紅火起來。在此基礎上,現在盤龍山村又開始深度挖掘另外一種紅,紅色基因,紅色歷史。
林州市任村鎮盤龍山村駐村第一書記 李政:咱們村一直就有這個紅色基因,八路軍當年藏糧食的地方。開展扶貧工作以來呢,我們提出建設紅色糧倉這個概念,經過努力,我們建成了占地一千余平方米的紅色教育基地,老百姓通過賣農家飯,賣農產品,他們都賺錢了。
記者 徐榮榮:老百姓的生活富裕了,村里的環境也變好了,這些年盤龍山村在王生有的帶領下,可以說是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邁進。
林州市任村鎮盤龍山村黨支部書記 王生有:把盤龍山村改造成一個名山勝水的旅游區,這是我的心愿。
【飛閱報告】望著巍巍太行山,再回想著盤龍山村這些年的變化,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支撐著王生有七年如一日,不辭辛苦,帶著鄉親們在深山之中脫貧致富。這些年他修起的是路,壘起的卻是一顆顆民心,他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我們答案,那就是心中有黨,心中有民。而新的時代,也正是因為有了像王生有書記這樣敢擔當勇作為的基層干部,他們與老百姓風雨兼程,同心同行,才使得無數的山鄉開辟了新的天地,也正在走向新的輝煌。
(河南廣電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