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1日11: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抗美援朝戰爭鍛造形成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必將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10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時的重要講話令人備感振奮。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70年前,為了保衛和平、反抗侵略,中國黨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高舉正義旗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為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巨大貢獻。
歷時兩年零九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愿軍共斃、傷、俘敵71萬余人。戰爭以美國侵略者被從鴨綠江邊打回到三八線而告結束。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雄辯地證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
抗美援朝戰爭不僅奏響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凱歌,而且鍛造出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祖國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以及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斗的國際主義精神。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而精神往往需要從斗爭中汲取。回望中國共產黨走過的99年光輝歷程,正是在一場場具有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黨帶領人民凝鑄起強大的精神力量,有力地推動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
抗美援朝運動以高度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教育人民,極大地鼓舞起中國人民的革命精神和勞動熱情。
對內,抗美援朝成為鼓舞中國人民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的巨大動力。為了支援前線,工人們提出“工廠即戰場,機器即槍炮”的口號;廣大農民踴躍交售“愛國糧”;全國城鄉到處出現父母送兒女、妻子送丈夫、兄弟爭相入伍的感人場面。正是由于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才形成了同仇敵愾、戰勝一切困難和強大敵人的無窮力量,才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
對外,抗美援朝也極大鼓舞了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義事業,極大推進了世界和平與人類進步事業。中國人民志愿軍的力量源泉及其獲得勝利的根本原因,是偉大的抗美援朝斗爭的正義性。這場正義之戰也得到全世界愛好和平國家和人民的同情、支持和援助,最終正義之師贏得了戰爭勝利,維護了亞洲以及世界的和平。這顆精神火種一直延續到今日,繼續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中發光發熱。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正義的勝利、和平的勝利、人民的勝利。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崇高風范的生動寫照,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這種精神永遠是中國人民的寶貴財富。
未來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免不了還有許多險灘、暗流,但只要我們在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就一定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
(作者為本報評論員)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這是建設文化強國新征程的響亮號角、前行航標。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底氣十足,必將以更加自信昂揚的姿態,在建設文化強國新征程上奮力前行,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十九屆五中全會閉幕不久,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期間,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雜志,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積極作用》。
“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后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對中國和世界都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習近平總書記用五個“經此一戰”、五個“這一戰”,深刻闡述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的重要價值。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10月22日在北京舉行。透過歷史風云,可以看到,臺灣的命運從來都與祖國緊密相連,臺灣同胞始終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臺灣同胞的抗日斗爭是全民族抗戰重要組成部分,當年兩岸同胞一道迎來抗戰勝利、臺灣光復的民族榮耀。
8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時再次強調:要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順應這一轉變,利于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利于通過繁榮國內經濟、暢通國內大循環為中國經濟發展增添強勁動力。
6月22日,第二十二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舉行。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包括中國和歐盟在內的國際社會帶來前所未有的公共衛生危機和經濟社會挑戰。在中國抗疫最為艱難和關鍵的時刻,歐洲國家和歐盟紛紛向中國表達關心和慰問,提供物資援助和支持。
近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草案)》,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立法邁出重要一步。反中亂港勢力造謠稱,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法將“損害香港人的權利和自由”。
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為代表的美西方政客卻橫挑鼻子豎挑眼,誣稱中國政府此舉將使香港的“高度自治”不復存在,并威脅對中國實施所謂制裁。蓬佩奧們怎么會不知道,中國政府治理香港的法律依據是中國憲法和香港基本法,不是《中英聯合聲明》。
一條條忙碌的生產線、一個個開工的建設項目、一片片生機勃勃的耕地……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復工復產按下快進鍵。冬去春來,中國經濟這輛開往春天的列車,正匯聚起復蘇動能,朝著發展目標一路前行。
現在的西藏孩子可能無法想象,1959年民主改革前,“上學”對絕大多數西藏人是一種奢望。(作者格桑卓瑪,為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所副所長、研究員;楊濤,為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