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1日10:16 來源:經濟日報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經濟形勢穩步向好,生產生活秩序逐步好轉,經濟增長由負轉正,就業、出口和新消費等領域表現亮眼。但也要看到,當前全球疫情仍然處于蔓延趨勢,國際發展環境仍然具有較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就業狀況明顯好轉,但就業壓力仍然比較大;消費市場加快復蘇,但需求仍然偏弱……這需要進一步加大對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政策支持力度,以更好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
我國經濟具備持續復蘇基礎
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20年前三季度主要經濟數據。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前三季度,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前所未有沖擊和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生產生活秩序實現了加快恢復,經濟復蘇取得了積極成效。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4.9%,前三季度累計增長0.7%,主要特征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GDP增長加快。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速較二季度回升1.7個百分點達到4.9%,累計同比增速較上半年的下降1.6%回升2.3個百分點,達到增長0.7%,扭轉了疫情發生以來的下降局面。
二是GDP結構優化。最終消費支出對GDP由二季度負向拉動2.3個百分點回升到正向拉動1.7個百分點;資本形成總額對GDP由正向拉動5個百分點下降到2.6個百分點;貨物和服務凈出口由正向拉動0.5個百分點回升到0.6個百分點??梢?,消費加速恢復促進了對經濟“壓艙石”作用的發揮,凈出口拉動穩中微升實屬不易。
三是積極因素不斷增多。主要經濟指標加快恢復,目前有越來越多指標增速轉正。生產端,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轉正;需求端,投資、貨物進出口總額累計增速轉正。生產需求逐漸回升,市場主體信心不斷增強,促進了就業民生持續改善。
溫彬認為,從當前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經濟恢復表現、市場主體活力和信心等方面來看,下階段我國經濟具有延續復蘇的條件和基礎,預計GDP全年增長2%左右。但也要看到,當前全球疫情仍然處于蔓延趨勢,國際發展環境仍然具有較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需要做好隨時迎接挑戰的準備,鞏固持續復蘇向好的基礎,進一步加大對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政策支持力度,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
溫彬建議,財政政策方面,要繼續實施好減稅降費等政策,降低企業負擔。進一步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資金落地使用。貨幣政策方面,要繼續發揮結構性政策作用,通過多種政策組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加大對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的中長期信貸支持力度,促進實際貸款利率進一步下降,確保完成全年1.5萬億元讓利的目標任務。(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彭 江)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
新型基建帶動投資回暖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表明,今年前三季度,5G建設、軌道交通等新型基建表現不俗。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表示,目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逐步穩定,但是國際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在疫情影響下,經濟增長嚴重缺乏需求動力,而通過新型基建投資,有望進一步拉動生產端,帶領經濟走出困境,實現新的增長。
9月份,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同比增速實現較快增長,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較快增長,基建對內需的支撐作用帶動了工業品需求持續回暖。在疫情沖擊下,產業轉型發展的動力明顯加快,以互聯網經濟為代表的新動能逆勢成長,在助力疫情防控、保障居民生活、促進經濟增長方面都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陳靂表示,短期來看,三季度我國固定資產投資整體延續回暖態勢,新型基建高速發展作用不可忽視。一方面,今年以來地方專項債規模較大、發行速度快。地方專項債發行加速,將帶動基建投資,而新型基建投資在基建投資中的占比越來越高。另一方面,新型基建也可以對傳統基建形成拉動作用。當前,全國各地密集制定新型基建投資計劃,然而也離不開傳統基建的配套設施支持。
長期來看,新型基建發展也符合國家戰略發展規劃。今年在疫情影響下,伴隨逆周期調節政策發力,新型基建也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今年4月份,發改委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明確了新型基建的實施范圍。光伏、儲能、電網、三代半導體等新型基建均有望編入“十四五”相關規劃,屆時,政策支撐將會為新型基建的發展提供保障。
新型基建是未來新經濟、新技術、新產業的基礎設施支撐,指引著我國科技業的發展方向。對于新型基建,不能僅從短期投資規模對短期經濟拉動作用著眼,更應該立足長遠進行布局。當前新型基建主要分為三類:一是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二是以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三是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從科技領域到民生領域,新型基建都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新型基建的發展有望推動中國社會向數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溫濟聰)
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
就業形勢好轉但壓力仍存
今年前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898萬人,9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從年初6.2%的高位回落至5.4%。
“就業形勢明顯好轉,重點群體就業改善?!敝袊y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進入三季度,我國經濟持續恢復,各項經濟指標明顯改善,為就業穩定奠定了重要基礎。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面對空前加大的就業壓力,中央提出“六穩”要求的第一項就是“穩就業”。各地區、各部門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政策,持續加大民生投入,使得就業形勢明顯好轉。
劉鋒認為,盡管就業狀況明顯好轉,但就業壓力仍然比較大。作為反映勞動力市場供需關系的就業問題依然需要重點關注,不容小覷。
第一,勞動密集型行業就業恢復緩慢。疫情對一些行業,尤其是第三產業帶來嚴重沖擊。三季度末,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為1.79億人,比二季度末增加了200萬人,但三季度末總量比上年同期減少384萬人,同比下降2.1%。雖然9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比8月份下降0.2個百分點,但只代表平均水平。由于各行業特點不同,尤其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如餐飲行業、旅游業、交通運輸等,就業恢復依然緩慢。
第二,畢業生就業壓力仍需緩和。9月份,盡管20歲至24歲大專及以上人員調查失業率比上個月下降了2.4個點,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個百分點。9月份,國內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依然很大。受疫情影響,很多企業暫停招聘,海外留學生畢業生同樣面臨嚴峻的就業情況。
第三,受疫情等多種因素影響,中小型企業面臨的沖擊最大,無法解決未來預期的勞動力就業問題。因此,需要進一步通過助企紓困、鼓勵靈活就業等措施來持續緩解就業壓力。
第四,目前穩就業的重點還在于努力消除疫情的沖擊和影響,努力恢復就業以及對失業人員的救濟和重新安置。
劉鋒表示,我國已經開始涌現許多新的行業和業態,需要大量新型知識型勞動力人口,必須加大在職人員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規模、力度。同時,高校以及其他全日制的中等和技術院校也要與時俱進,不斷調整和完善教學內容和方式,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優質人力資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荽海?/p>
交銀施羅德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馬韜:
制造業運行好于預期
第三季度,我國GDP增速回升至4.9%,相比第二季度3.2%的水平繼續修復,前三季度累計增速已轉正。其中,第一產業與第二產業單季增速已修復至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第三產業仍面臨壓力。
交銀施羅德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馬韜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前三季度經濟數據一大亮點就是,進出口韌性帶動制造業運行好于預期。
前三季度,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0.7%,年內增速已由負轉正,其中9月份進出口總額增長10.0%,出口增長8.7%,進口增長11.6%。外貿進出口逐季回升,機電產品與防疫物資出口維持高速增長,主要大宗商品和重點農產品進口維持高速增長,呈現進出口兩旺的特點。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在三季度拉動我國GDP增長0.6個百分點,達到歷史偏高水平。進出口繁榮拉動9月工業增加值大幅上升至6.9%,達到2018年以來最高水平,其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8%,電氣機械器材同比增長15.9%,電子設備和通用設備制造同比分別增長8%和12.5%;三季度工業產能利用率反彈至76.7%,制造業產能利用率達到77.2%,回到歷史偏高水平;制造業投資連續恢復,高新技術行業投資與企業自動化改造、設備投資景氣度較高,通用設備與專用設備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分別達到2.6%和5.1%,工業機器人產量累計增長18.2%。
前三季度,我國貿易順差已達到23054億元,貿易順差積累與服務逆差減少帶來經常賬戶順差顯著積累,推動人民幣匯率升值,商業銀行體系外匯資產規模上升。
由于我國率先控制疫情,工業門類與產業鏈環節完備,復工復產進度全球領先,因此在全球疫情下進出口逆勢走強,貿易占全球份額繼續提升,支持了實體經濟復蘇。
馬韜預計,四季度經濟數據有望維持穩中向好,中國有望成為全球唯一在疫情影響中獲得正增長的經濟體。
第四季度,進出口依然是支撐經濟的重要動力,帶動工業生產、相關就業以及制造業投資維持修復,堅實的基本面為繼續維持常態化的穩健的貨幣政策、加速新舊動能轉換與化解金融風險創造了良好條件。(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周 琳)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全球首席經濟學家花長春:
新消費激發經濟增長動能
今年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3324億元,同比下降7.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4.2個百分點;其中三季度增長0.9%,季度增速年內首次轉正。
在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全球首席經濟學家花長春看來,居民收入和消費意愿促成消費需求提振。
隨著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我國居民收入和消費意愿持續回升,成為三季度經濟修復的主要動能。9月份,食品飲料、紡織服裝和新型消費大幅上行。需要指出的是,拖累9月份社會零售的石油及制品、部分通訊器材等主要是短期因素,前者受價格影響,后者受產品更新換代影響。因此,若剔除這些短期因素影響,消費動能修復會更加顯著。
值得關注的是,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帶動新型消費高速增長?;ㄩL春表示,新型消費主要指的是新業態與新產品的結合,因此餐飲、交通、教育、消費電子、休閑娛樂等子行業也都可以涉及新消費內容。若以線上實物和非實物的零售額占社零比例來看,新消費大約占比25%。
從新消費模式來看,電商表現出逆勢成長的態勢。前三季度,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5.3%,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4.3%。在疫情防控過程中,網上消費對于保障民生乃至拉動經濟增長,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隨著人們消費習慣變化,電商消費滲透率正在提升,中長期來看新消費模式仍然具有強勁的增長態勢。
以互聯網經濟為代表的新動能逆勢成長,在助力疫情防控、保障居民生活、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也表明我國產業轉型發展的動力明顯加快。網上購物、直播帶貨這些新業態、新模式持續火熱,在線辦公、遠程問診、在線教育等新興需求非常旺盛。這些都促進了實物商品網上零售在整個社會零售中占比的提升。另外,9月份智能手表產量增長超過70%,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超過50%,表明新產品需求十分旺盛。
花長春認為,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后,新型消費、新動能將夯實中國經濟轉型和發展的基礎。新消費等新經濟短期有助于推動經濟增長,但其更大的意義在于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和長期經濟增長動能。新經濟對于降成本、降能耗、創造新財富等方面具有長遠意義。(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溫濟聰)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
物價低位運行走勢分化
近期,國家統計局陸續公布了前三季度主要經濟數據。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表示,三季度數據顯示,當前物價走勢呈現出分化特點,其中CPI向下,PPI回升。
唐建偉指出,前三季度,CPI同比經歷了沖高后快速回落的過程。1月份5.4%的漲幅成為全年最高點,此后CPI同比漲幅逐月回落,雖然年中略有反彈,但隨后漲幅繼續回落,9月份CPI同比上漲1.7%。
食品價格漲幅顯著收窄是CPI回落的主要原因。食品價格同比漲幅從2月份最高的21.9%回落至9月份的7.9%,回落了14個百分點。食品價格對CPI同比的拉動從2月份的4.84%降到9月份的2%,下降了2.84個百分點。豬肉價格漲幅大幅回落是食品價格漲幅收窄的主要原因。隨著生豬存欄量的穩步回升,加之去年下半年豬肉價格基數較高,今年豬肉價格同比漲幅從2月份最高的135.2%大幅回落至9月份的25.5%。豬肉價格對CPI同比的拉動也從2月份最高時的3.19%下降至9月份的1%。
唐建偉表示,非食品價格和核心CPI持續處于低位,表明消費需求仍然偏弱。剔除食品價格以外的物價水平持續處于低位,非食品價格同比漲幅從1月份的1.6%回落至9月份的0%,已經連續6個月低于0.5%。核心CPI更是連續3個月保持在0.5%,表明消費需求仍然偏弱。
唐建偉預計,四季度CPI同比可能保持在“1區間”。一是豬肉價格很可能進入下行周期;二是翹尾因素將明顯回落,上半年翹尾因素平均為3.34%,下半年將回落至1.14%,四季度只有0.13%。三是核心CPI一直在低位運行,需求不足仍將抑制物價漲幅。
唐建偉指出,今年以來,PPI同比經歷了上半年持續下降,下半年開始緩步回升的走勢,預計四季度PPI同比將延續反彈態勢。原因在于:一是國際疫情好轉之后,國際油價等大宗商品價格或將有所反彈;二是國內基建加速對PPI形成支撐。預計四季度PPI會延續反彈態勢,但年內同比漲幅轉正概率不大。
唐建偉認為,整體而言,年內并無明顯通脹壓力。雖然食品價格回落導致CPI走低,由于需求正在逐漸恢復,CPI進一步降到負值的可能性較小,也不存在明顯的通縮狀況。物價年內不會成為宏觀政策的主要關注目標。(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彭 江)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綜合運用降準降息、再貸款等手段,引導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于去年。支持企業擴大債券融資…… “全力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大型商業銀行責無旁貸,要與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同舟共濟、共同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云南昊邦醫藥集團董事長李彪告訴記者,中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弱,在疫情沖擊下,集團旗下不少企業一度面臨挑戰。全國政協委員、交銀施羅德基金總經理謝衛表示,穩住上億市場主體,不僅著眼當下的就業和民生難題,更是中國經濟長遠發展的大命題。
22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報告提出,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務必推動企業便利獲得貸款,推動利率持續下行。
12月13日,期待已久的中美經貿磋商取得進展。有助于全球經濟觸底企穩和我國資本市場預期改善,逐步減免關稅有助于帶動相關生產與貿易恢復到正常水平 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
12月13日,期待已久的中美經貿磋商取得進展。有助于全球經濟觸底企穩和我國資本市場預期改善,逐步減免關稅有助于帶動相關生產與貿易恢復到正常水平 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
自2018年下半年至今,一系列并購重組的“寬松”政策相繼出臺,并購重組市場也呈現回暖態勢,不過,還有部分問題有待解決。今年上半年,在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的諸多方式中,采用重組上市的只有2家中小企業板的上市公司,采用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上市公司有43家,吸收合并的公司僅有深市主板的2家公司。
2019年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光明日報、光明網開設《兩會會客廳》欄目,邀請知識界代表委員、專家學者,與光明日報全媒體進行視頻連線,就大家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探討。本期《兩會會客廳》邀請到了全國政協委員謝衛、國務院參事湯敏和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如是資本創始人管清友與光明日報全媒體進行對話,本期的主題是:不搞“大水漫灌”,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有實招。
“鄉村振興熱潮涌動,農村改革加快推進,我們的獲得感更強了。全國政協委員、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認為,2018年國資國企、財稅金融等重要領域改革加快推進,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穩步落實,營商環境明顯改善,市場微觀主體活力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