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xxxxbbbb国产,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free性欧美媓妇喷水,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字幕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抗美援朝70周年|徐焰:抗美援朝戰爭為中國國防現代化奠基

2020年10月20日13:10  來源:參考消息

5034

  《參考消息》特別策劃:致敬最可愛的人——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專家縱橫談(8)

  文/徐焰

  ●經過這場戰爭,中國陸軍有光榮傳統的步兵學會了打現代化戰爭,又打出了一個強大的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通信兵也有了飛躍發展

  ●1953年志愿軍發動的夏季攻勢,得以突破金城一線的敵軍堅固防御陣地,在停戰前夕向世界顯示了中方的力量是越戰越強

  ●新中國站在“第一線”出兵朝鮮,使自身的國際政治地位得到很大提高,并贏得了蘇聯敬重而獲得了“156項”重大建設工程援助

  70年前的1950年10月上旬和中旬,討論出兵朝鮮的會議在中南海連天召開,那個震驚世界的艱難決策幾經反復最終拍板,隨后半個月內就有了30萬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戰爭可謂新中國的立國之戰,這一仗不僅打出了中國的世界軍事強國的地位,并通過引進蘇聯的裝備和技術,使過去“小米加步槍”的人民軍隊走向現代化,同時中國還通過得到“156項”重大援助為工業化奠基。今天的人們仍能感受到這一仗給我國帶來的重大政治、經濟和軍事利益。

  在上甘嶺戰役中,中國人民志愿軍高射炮部隊在夜間猛烈射擊敵機。(資料圖片)

  “一窮二白”仍敢于同美較量

  1992年,俄羅斯將蘇聯有關朝鮮戰爭的檔案解密并出售復印件給美國。通過研究這批內容非常詳盡的檔案可以看到,毛澤東、周恩來同斯大林商談最多的問題就是武器裝備供應,甚至連飛行員需要的手槍、子彈這樣的小事都在要求援助的電文之內。剛建立的新中國實在是太窮、太落后,入朝部隊與強敵在裝備上存在懸殊的“代差”,中共中央卻敢于出兵朝鮮同美國較量,多少年來人們談及此事總在感嘆其超人的膽略和氣魄!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擁有全球最強大的海軍和空軍,擁有3.1萬架飛機,陸軍機械化水平又最高,起初還壟斷了核武器。此時的中國連一輛汽車、一架飛機都不能生產,過去靠戰場繳獲來解決裝備問題,入朝之前全軍武器是來自十幾個國家的“萬國牌”老舊裝備,空軍只有150架飛機,海軍更為弱小。美國軍政頭目在朝鮮戰爭爆發后只關心蘇聯是否出兵,對中國則不放在眼里。朝鮮內戰爆發后僅兩天,美國不僅出兵朝鮮,還派第七艦隊進入臺灣阻止中國統一,同時以軍事顧問進駐越南援助法軍。按照毛澤東的形容,這是以“三把刀”從朝鮮、臺灣和越南三個方向插來。中國面對自己的領土被侵占和鄰邦危難,如果不敢應戰就會更受欺負,只能毅然同美國較量,才能“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從三個戰略方向的作戰條件考慮,中共中央認為最有利于發揮中國陸軍優勢、最有利于后勤供應和最便于得到蘇聯支援的戰場是在朝鮮。1950年10月,毛澤東下定出兵入朝的決心,又提出應得到蘇聯的援助,并專門派周恩來和林彪去見斯大林,洽談蘇軍為中國入朝部隊提供空軍并供應武器。蘇聯擔心引發本國對美戰爭,只同意空軍在鴨綠江作戰而不肯深入朝鮮。毛澤東、周恩來爭取武器免費和租借也未成,斯大林只同意以出廠價五折的原則出售裝備,還可算作信用貸款(即憑信任而不需要抵押)。按照彭德懷的觀點,蘇聯屬于“半洗手”,不過中國有了武器來源也可以打。

  從10月19日開始,志愿軍大部隊開始入朝,此時從蘇聯采購的裝備尚未運到,只好繼續使用雜七雜八的舊武器。國內因缺少相應的彈藥,便采取“打掃倉庫底子”的方式搜集不同口徑的子彈、炮彈并分類送到前線。志愿軍不僅沒有海空掩護,也沒有坦克、重炮,只依靠步兵武器和中小口徑炮,并以徒步運動方式,同高度機械化的強敵交戰。部隊靠著英勇頑強和近戰夜戰,大膽實施穿插迂回,一再突破美軍及其仆從軍的防線,使其敗退到三八線以南。毛澤東總結出美軍的特點是“鋼多氣少”,志愿軍靠著“氣”多即戰斗意志的優勢就解決了“能不能打”的難題。

  “邊打邊建”實戰鍛煉各兵種

  志愿軍入朝表現了出色的戰斗能力,讓美軍感到大出意料,一時難以有效招架。經過前三次戰役,志愿軍就從鴨綠江打到三七線,1951年1月還占領了漢城(今首爾)。不過這一階段運動戰的實踐也證明,志愿軍因裝備太差,難以達成團以上規模的殲滅戰,尤其是在夜間包圍敵軍后“啃不動”,就無法擋住其天亮后突圍。到了第四次、第五次戰役期間,美軍摸清了志愿軍的弱點并有了應對方法,到1951年春天又奪回漢城并反撲到三八線。此時志愿軍如果不加強前線火力,就難以擋住敵軍的地面進攻,不增強以空軍為主的防空力量也無法保衛后方。

  在現代大規模戰爭中,部隊靠堅強的斗志能在一定時期內彌補裝備落后的缺陷,想取得持久作戰的勝利又離不開裝備和技術的改善。至1951年春夏之交,中國入朝部隊大部分更換了蘇聯武器,雖然其大半是二次大戰中用過的舊品,卻實現了制式的標準化,能及時保障彈藥供應和零配件補充,軍隊過去“小米加步槍”的面貌變成整齊配套的各種槍械加大炮。

  抗美援朝期間,蘇聯向中國提供了3000多架各種飛機,其中米格-15戰斗機與美軍性能最好的F-86處于同一技術水平。蘇制坦克和火炮雖不及美軍裝備精良,數量也有差距,卻也能對等交鋒。進入陣地戰后,志愿軍的火炮增加到1.5萬門,代替步兵槍械成為殺敵的主要武器。后來據美軍自身統計,在朝鮮戰場上的傷亡約32%是槍彈造成,62%是炮火造成,這說明新中國的軍隊已由槍戰為主變為以炮戰為主,這是軍隊邁向世界型現代化戰爭的重要標志。

  軍隊的裝備可以通過外購迅速解決,培養能有效掌握武器的作戰人員卻需要相當時間。抗美援朝期間,國內開辦了許多軍校進行速成教育,如十幾所航校都對飛行學員展開了突擊性訓練。世界上訓練噴氣式飛機駕駛員的慣例是需要訓練300個小時以上才能進行戰斗飛行,新中國的飛行員因急需參戰,只好采取師傅帶徒弟式的訓練方法,由蘇聯和國內的教員帶飛50至60個小時即行參戰。坦克兵訓練更是用“一對一教”的辦法,由蘇聯調來10個現役坦克團,中方以10個團對應接收這批運來的500余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包括T-34坦克、JS-2坦克以及S-100自行火炮)。因時間緊迫,蘇軍各個坦克乘員采取手把手教,語言不通就用手勢比劃。中國坦克駕駛員僅駕車四五個小時,炮手也僅發射過二三十發炮彈,剛剛達到開得動、打得響就入朝,靠實戰來鍛煉作戰技能。

  通過朝鮮戰場進行當時世界上現代化水平最高的實戰鍛煉,新中國軍隊的現代化建設從很低的起點上起步有了飛速發展。毛澤東對此曾高興地說過:“現在空軍也有了,高射炮、大炮、坦克都有了。抗美援朝戰爭是個大學校,我們在那里實行大演習,這個演習比辦軍事學校好。”經過這場戰爭,中國陸軍有光榮傳統的步兵學會了打現代化戰爭,又打出了一個強大的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通信兵也有了飛躍發展。中國空軍的作戰飛機數量和質量,已僅次于美蘇而躍居世界空軍的第三位。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歷史上,抗美援朝戰爭是部隊裝備技術進步最快的階段之一。這種跨越性發展既是中國軍民自己奮斗的結果,也是大力引進和運用國外先進軍事科技成果所產生的效應,當時的口號就是“勇敢加技術等于戰斗力”。

  極大促進現代軍工業建設

  朝鮮戰場上的交戰雙方經過激烈交鋒,以志愿軍兵力為主體的中朝部隊在地面戰中占據著優勢,美軍卻擁有海空軍優勢,最后形成戰線上勢均力敵的僵持。美國不得不尋求妥協,至1953年7月27日以“聯合國軍”名義同中朝軍隊達成了停戰協定。自1950年6月25日開始的朝鮮戰爭從三八線開始又回到這條線附近結束,可以稱為平局。中國自同年10月25日開始的抗美援朝戰爭卻是一個偉大的勝利,從軍事態勢看是從鴨綠江邊打到了三八線,并完成了保家衛國和援救鄰邦的戰略任務。

  抗美援朝戰爭的豐富實踐,為新中國的軍隊打開了一個觀看世界先進軍事技術的窗口。周恩來曾指出:“毛主席曾經說過,學習有幾方面:向老師那里學習,這就是向馬列主義和蘇聯學習;向群眾學習;還有一條,我們要向敵人學習。所以,朝鮮戰爭就是我們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在停戰協定簽字時,“聯合國軍”總司令、美軍的克拉克上將便嘆息說:“我們的失敗在于敵人仍然沒有被擊敗,并且甚至比以前更為強大及更具有威脅性。我說更為強大的意思,是指共產主義的亞洲陸軍已學會如何打近代的陸地戰爭。”1953年志愿軍發動的夏季攻勢,能在攻擊方向形成一定時間的局部地面火力優勢,并組織了步兵、炮兵、坦克兵和工兵的協同作戰,得以突破金城一線的敵軍堅固防御陣地,在停戰前夕向世界顯示了中方的力量是越戰越強。

  通過抗美援朝戰爭的實踐,中國軍隊的廣大干部也深刻感受到過去可以用“小米加步槍”打天下,解放后要有效對付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強敵必須進行國防現代化建設。舊中國在軍事上落后挨打,除政治腐敗外還因為經濟落后,深層次的原因又在于文化和科技水平落后。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軍委領導人就提出了軍隊建設要實行“三化”,除正規化、現代化外還要系統學文化,改變原來全軍眾多出身農村根據地的指戰員都是半文盲或文盲的狀態。在上世紀50年代初期,全軍掀起了大辦院校的熱潮,各種學校最多時超過200所,在短時間內培訓了30多萬干部。通過自身努力和蘇聯專家的幫助,以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為代表的一系列高水平的軍事院校在短時間內建立起來,開始培養能掌握現代化裝備的軍事人才。

  軍隊的武器裝備水平,是以國家工業化和科技水平為基礎,抗美援朝戰爭的實踐,使新中國更注重要將自己由落后農業國變成工業國,戰爭未結束就在1953年開始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建設。戰爭期間國內通過“邊打邊建”,有效地恢復和發展了國民經濟,每年的經濟平均增長率高達15%。志愿軍入朝參戰的直接戰費為62億元人民幣,1953年停戰時的年國民收入卻已由三年前的426億元增至709億元。

  衡量一場戰爭的成敗,關鍵是看其收益和付出。新中國站在“第一線”出兵朝鮮,使自身的國際政治地位得到很大提高,并贏得了蘇聯敬重而獲得了“156項”重大建設工程的援助。1958年7月22日,毛澤東在同蘇聯駐華大使尤金談話時就說過:“蘇聯人從什么時候開始相信中國人的呢?從打朝鮮戰爭開始的。從那個時候起,兩國開始合攏了,才有156項。”著名的“156項”援助,是重工業、能源工業、交通運輸業全面配套,相當于蘇聯將自己全套工業體系的一個縮小版支援了中國,并派1萬多名專家以“手把手教”方式傳授,還無償提供了配套的技術資料。在這一全面援建項目中,國防企業又占了44項,包括陸海空三軍的主戰裝備制造廠,奠定了中國現代兵工業的基礎。1957年10月,中蘇還達成了國防新技術協定,規定蘇聯對華提供導彈、核彈的生產設備和技術。這一協定后來雖被中斷,前期的執行進程仍為“兩彈”事業創造了重要前提。

  在上世紀50年代,中國靠自身努力和蘇聯援助,能在短時間內就建立起配套的基礎工業和國防工業基礎,還開始了“兩彈”研制,這在世界現代歷史上創造了成本最低和規模速度空前的紀錄。如果新中國不出兵朝鮮,從蘇聯獲得那些回報是不可想象的。歷史雄辯地證明,在中華崛起的歷史進程中,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成為偉大民族復興的重要支撐點,這場戰爭留下的奮斗精神至今仍在激勵著國人在實現民族復興的進程中砥礪前行。(作者為國防大學退休返聘二級教授,專業技術少將)

  《參考消息》特別策劃:致敬最可愛的人——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專家縱橫談(8)

  【原標題】抗美援朝戰爭為中國國防現代化奠基

  文/徐焰

  ●經過這場戰爭,中國陸軍有光榮傳統的步兵學會了打現代化戰爭,又打出了一個強大的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通信兵也有了飛躍發展

  ●1953年志愿軍發動的夏季攻勢,得以突破金城一線的敵軍堅固防御陣地,在停戰前夕向世界顯示了中方的力量是越戰越強

  ●新中國站在“第一線”出兵朝鮮,使自身的國際政治地位得到很大提高,并贏得了蘇聯敬重而獲得了“156項”重大建設工程援助

  70年前的1950年10月上旬和中旬,討論出兵朝鮮的會議在中南海連天召開,那個震驚世界的艱難決策幾經反復最終拍板,隨后半個月內就有了30萬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戰爭可謂新中國的立國之戰,這一仗不僅打出了中國的世界軍事強國的地位,并通過引進蘇聯的裝備和技術,使過去“小米加步槍”的人民軍隊走向現代化,同時中國還通過得到“156項”重大援助為工業化奠基。今天的人們仍能感受到這一仗給我國帶來的重大政治、經濟和軍事利益。

  在上甘嶺戰役中,中國人民志愿軍高射炮部隊在夜間猛烈射擊敵機。(資料圖片)

  “一窮二白”仍敢于同美較量

  1992年,俄羅斯將蘇聯有關朝鮮戰爭的檔案解密并出售復印件給美國。通過研究這批內容非常詳盡的檔案可以看到,毛澤東、周恩來同斯大林商談最多的問題就是武器裝備供應,甚至連飛行員需要的手槍、子彈這樣的小事都在要求援助的電文之內。剛建立的新中國實在是太窮、太落后,入朝部隊與強敵在裝備上存在懸殊的“代差”,中共中央卻敢于出兵朝鮮同美國較量,多少年來人們談及此事總在感嘆其超人的膽略和氣魄!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擁有全球最強大的海軍和空軍,擁有3.1萬架飛機,陸軍機械化水平又最高,起初還壟斷了核武器。此時的中國連一輛汽車、一架飛機都不能生產,過去靠戰場繳獲來解決裝備問題,入朝之前全軍武器是來自十幾個國家的“萬國牌”老舊裝備,空軍只有150架飛機,海軍更為弱小。美國軍政頭目在朝鮮戰爭爆發后只關心蘇聯是否出兵,對中國則不放在眼里。朝鮮內戰爆發后僅兩天,美國不僅出兵朝鮮,還派第七艦隊進入臺灣阻止中國統一,同時以軍事顧問進駐越南援助法軍。按照毛澤東的形容,這是以“三把刀”從朝鮮、臺灣和越南三個方向插來。中國面對自己的領土被侵占和鄰邦危難,如果不敢應戰就會更受欺負,只能毅然同美國較量,才能“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從三個戰略方向的作戰條件考慮,中共中央認為最有利于發揮中國陸軍優勢、最有利于后勤供應和最便于得到蘇聯支援的戰場是在朝鮮。1950年10月,毛澤東下定出兵入朝的決心,又提出應得到蘇聯的援助,并專門派周恩來和林彪去見斯大林,洽談蘇軍為中國入朝部隊提供空軍并供應武器。蘇聯擔心引發本國對美戰爭,只同意空軍在鴨綠江作戰而不肯深入朝鮮。毛澤東、周恩來爭取武器免費和租借也未成,斯大林只同意以出廠價五折的原則出售裝備,還可算作信用貸款(即憑信任而不需要抵押)。按照彭德懷的觀點,蘇聯屬于“半洗手”,不過中國有了武器來源也可以打。

  從10月19日開始,志愿軍大部隊開始入朝,此時從蘇聯采購的裝備尚未運到,只好繼續使用雜七雜八的舊武器。國內因缺少相應的彈藥,便采取“打掃倉庫底子”的方式搜集不同口徑的子彈、炮彈并分類送到前線。志愿軍不僅沒有海空掩護,也沒有坦克、重炮,只依靠步兵武器和中小口徑炮,并以徒步運動方式,同高度機械化的強敵交戰。部隊靠著英勇頑強和近戰夜戰,大膽實施穿插迂回,一再突破美軍及其仆從軍的防線,使其敗退到三八線以南。毛澤東總結出美軍的特點是“鋼多氣少”,志愿軍靠著“氣”多即戰斗意志的優勢就解決了“能不能打”的難題。

  “邊打邊建”實戰鍛煉各兵種

  志愿軍入朝表現了出色的戰斗能力,讓美軍感到大出意料,一時難以有效招架。經過前三次戰役,志愿軍就從鴨綠江打到三七線,1951年1月還占領了漢城(今首爾)。不過這一階段運動戰的實踐也證明,志愿軍因裝備太差,難以達成團以上規模的殲滅戰,尤其是在夜間包圍敵軍后“啃不動”,就無法擋住其天亮后突圍。到了第四次、第五次戰役期間,美軍摸清了志愿軍的弱點并有了應對方法,到1951年春天又奪回漢城并反撲到三八線。此時志愿軍如果不加強前線火力,就難以擋住敵軍的地面進攻,不增強以空軍為主的防空力量也無法保衛后方。

  在現代大規模戰爭中,部隊靠堅強的斗志能在一定時期內彌補裝備落后的缺陷,想取得持久作戰的勝利又離不開裝備和技術的改善。至1951年春夏之交,中國入朝部隊大部分更換了蘇聯武器,雖然其大半是二次大戰中用過的舊品,卻實現了制式的標準化,能及時保障彈藥供應和零配件補充,軍隊過去“小米加步槍”的面貌變成整齊配套的各種槍械加大炮。

  抗美援朝期間,蘇聯向中國提供了3000多架各種飛機,其中米格-15戰斗機與美軍性能最好的F-86處于同一技術水平。蘇制坦克和火炮雖不及美軍裝備精良,數量也有差距,卻也能對等交鋒。進入陣地戰后,志愿軍的火炮增加到1.5萬門,代替步兵槍械成為殺敵的主要武器。后來據美軍自身統計,在朝鮮戰場上的傷亡約32%是槍彈造成,62%是炮火造成,這說明新中國的軍隊已由槍戰為主變為以炮戰為主,這是軍隊邁向世界型現代化戰爭的重要標志。

  軍隊的裝備可以通過外購迅速解決,培養能有效掌握武器的作戰人員卻需要相當時間。抗美援朝期間,國內開辦了許多軍校進行速成教育,如十幾所航校都對飛行學員展開了突擊性訓練。世界上訓練噴氣式飛機駕駛員的慣例是需要訓練300個小時以上才能進行戰斗飛行,新中國的飛行員因急需參戰,只好采取師傅帶徒弟式的訓練方法,由蘇聯和國內的教員帶飛50至60個小時即行參戰。坦克兵訓練更是用“一對一教”的辦法,由蘇聯調來10個現役坦克團,中方以10個團對應接收這批運來的500余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包括T-34坦克、JS-2坦克以及S-100自行火炮)。因時間緊迫,蘇軍各個坦克乘員采取手把手教,語言不通就用手勢比劃。中國坦克駕駛員僅駕車四五個小時,炮手也僅發射過二三十發炮彈,剛剛達到開得動、打得響就入朝,靠實戰來鍛煉作戰技能。

  通過朝鮮戰場進行當時世界上現代化水平最高的實戰鍛煉,新中國軍隊的現代化建設從很低的起點上起步有了飛速發展。毛澤東對此曾高興地說過:“現在空軍也有了,高射炮、大炮、坦克都有了。抗美援朝戰爭是個大學校,我們在那里實行大演習,這個演習比辦軍事學校好。”經過這場戰爭,中國陸軍有光榮傳統的步兵學會了打現代化戰爭,又打出了一個強大的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通信兵也有了飛躍發展。中國空軍的作戰飛機數量和質量,已僅次于美蘇而躍居世界空軍的第三位。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歷史上,抗美援朝戰爭是部隊裝備技術進步最快的階段之一。這種跨越性發展既是中國軍民自己奮斗的結果,也是大力引進和運用國外先進軍事科技成果所產生的效應,當時的口號就是“勇敢加技術等于戰斗力”。

  極大促進現代軍工業建設

  朝鮮戰場上的交戰雙方經過激烈交鋒,以志愿軍兵力為主體的中朝部隊在地面戰中占據著優勢,美軍卻擁有海空軍優勢,最后形成戰線上勢均力敵的僵持。美國不得不尋求妥協,至1953年7月27日以“聯合國軍”名義同中朝軍隊達成了停戰協定。自1950年6月25日開始的朝鮮戰爭從三八線開始又回到這條線附近結束,可以稱為平局。中國自同年10月25日開始的抗美援朝戰爭卻是一個偉大的勝利,從軍事態勢看是從鴨綠江邊打到了三八線,并完成了保家衛國和援救鄰邦的戰略任務。

  抗美援朝戰爭的豐富實踐,為新中國的軍隊打開了一個觀看世界先進軍事技術的窗口。周恩來曾指出:“毛主席曾經說過,學習有幾方面:向老師那里學習,這就是向馬列主義和蘇聯學習;向群眾學習;還有一條,我們要向敵人學習。所以,朝鮮戰爭就是我們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在停戰協定簽字時,“聯合國軍”總司令、美軍的克拉克上將便嘆息說:“我們的失敗在于敵人仍然沒有被擊敗,并且甚至比以前更為強大及更具有威脅性。我說更為強大的意思,是指共產主義的亞洲陸軍已學會如何打近代的陸地戰爭。”1953年志愿軍發動的夏季攻勢,能在攻擊方向形成一定時間的局部地面火力優勢,并組織了步兵、炮兵、坦克兵和工兵的協同作戰,得以突破金城一線的敵軍堅固防御陣地,在停戰前夕向世界顯示了中方的力量是越戰越強。

  通過抗美援朝戰爭的實踐,中國軍隊的廣大干部也深刻感受到過去可以用“小米加步槍”打天下,解放后要有效對付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強敵必須進行國防現代化建設。舊中國在軍事上落后挨打,除政治腐敗外還因為經濟落后,深層次的原因又在于文化和科技水平落后。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軍委領導人就提出了軍隊建設要實行“三化”,除正規化、現代化外還要系統學文化,改變原來全軍眾多出身農村根據地的指戰員都是半文盲或文盲的狀態。在上世紀50年代初期,全軍掀起了大辦院校的熱潮,各種學校最多時超過200所,在短時間內培訓了30多萬干部。通過自身努力和蘇聯專家的幫助,以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為代表的一系列高水平的軍事院校在短時間內建立起來,開始培養能掌握現代化裝備的軍事人才。

  軍隊的武器裝備水平,是以國家工業化和科技水平為基礎,抗美援朝戰爭的實踐,使新中國更注重要將自己由落后農業國變成工業國,戰爭未結束就在1953年開始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建設。戰爭期間國內通過“邊打邊建”,有效地恢復和發展了國民經濟,每年的經濟平均增長率高達15%。志愿軍入朝參戰的直接戰費為62億元人民幣,1953年停戰時的年國民收入卻已由三年前的426億元增至709億元。

  衡量一場戰爭的成敗,關鍵是看其收益和付出。新中國站在“第一線”出兵朝鮮,使自身的國際政治地位得到很大提高,并贏得了蘇聯敬重而獲得了“156項”重大建設工程的援助。1958年7月22日,毛澤東在同蘇聯駐華大使尤金談話時就說過:“蘇聯人從什么時候開始相信中國人的呢?從打朝鮮戰爭開始的。從那個時候起,兩國開始合攏了,才有156項。”著名的“156項”援助,是重工業、能源工業、交通運輸業全面配套,相當于蘇聯將自己全套工業體系的一個縮小版支援了中國,并派1萬多名專家以“手把手教”方式傳授,還無償提供了配套的技術資料。在這一全面援建項目中,國防企業又占了44項,包括陸海空三軍的主戰裝備制造廠,奠定了中國現代兵工業的基礎。1957年10月,中蘇還達成了國防新技術協定,規定蘇聯對華提供導彈、核彈的生產設備和技術。這一協定后來雖被中斷,前期的執行進程仍為“兩彈”事業創造了重要前提。

  在上世紀50年代,中國靠自身努力和蘇聯援助,能在短時間內就建立起配套的基礎工業和國防工業基礎,還開始了“兩彈”研制,這在世界現代歷史上創造了成本最低和規模速度空前的紀錄。如果新中國不出兵朝鮮,從蘇聯獲得那些回報是不可想象的。歷史雄辯地證明,在中華崛起的歷史進程中,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成為偉大民族復興的重要支撐點,這場戰爭留下的奮斗精神至今仍在激勵著國人在實現民族復興的進程中砥礪前行。

文章關鍵詞:抗美援朝戰爭 1950年 坦克兵訓練 156項 自行火炮 責編:林瑤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正義必勝

    抗美援朝戰爭是正義與強權、公理與霸凌、進步與倒退的激烈碰撞和對決,是中華民族反抗侵略與霸權的正義之戰。中國共產黨人得出了結論:對待侵略者,就得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同他們對話,以戰止戰,以武止戈,用勝利贏得和平、贏得尊重,“應當參戰,必須參戰”。

  • 決定抗美援朝戰爭是打還是停的一仗,志愿軍炮兵發揮了巨大作用

    金城戰役歷時15天,志愿軍第20兵團及第9兵團第24軍突破南朝鮮軍4個師防守的正面寬達25公里的堅固陣地,向南擴展陣地160多平方公里,拉直了金城以南地區戰線,重創南朝鮮軍4個師,有力地促進了朝鮮停戰的實現。

  • 銘記偉大勝利 推進偉大事業

    2020年10月23日,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銘記偉大勝利,推進偉大事業,必須維護世界和平和正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傳承發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在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鍛造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傳承發揚祖國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

  • 他們,永遠是我們心中最可愛的人——志愿軍將士精神永流傳

    題:他們,永遠是我們心中最可愛的人——志愿軍將士精神永流傳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上,杜文亮老人向抗美援朝英雄雕像敬禮(10月27日攝)。

  • 【地評線】雪域時評:雄赳赳、氣昂昂,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奮勇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號召全國人民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氣昂昂,向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奮勇前進。

  • 遼寧向社會全文公布一批抗美援朝檔案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遼寧省檔案館日前從館藏抗美援朝檔案中精選出部分遼寧人民開展抗美援朝運動的檔案,首次向社會全文公布,共計131件。

  • 從抗美援朝戰爭中汲取敢打必勝的精氣神

    無數志愿軍將士血灑戰場、埋骨異國,用鮮血與生命踐行了保家衛國的錚錚誓言,定格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一支軍隊能夠贏得敵軍司令官的高度贊揚,不能不說志愿軍深入骨髓的血性戰斗意志世所罕見、令人欽佩。

  • 【好好學習】圖解 | 歷久彌新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并引發熱烈反響,他強調,我們要銘記抗美援朝戰爭的艱辛歷程和偉大勝利,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氣昂昂,向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奮勇前進。我們要銘記抗美援朝戰爭的艱辛歷程和偉大勝利,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知難而進、堅韌向前,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 【好好學習】圖解 | 歷久彌新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并引發熱烈反響,他強調,我們要銘記抗美援朝戰爭的艱辛歷程和偉大勝利,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氣昂昂,向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奮勇前進。我們要銘記抗美援朝戰爭的艱辛歷程和偉大勝利,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知難而進、堅韌向前,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