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9日12:10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瀾滄縣是云南省27個深度貧困縣之一,也是全國“直過民族”區域最大、人口最多的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超過了20萬,是云南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五年來,瀾滄縣依托產業加技能的扶貧模式,在青山綠水間走出了一條科技扶貧的新路子。
在黃回村,李喬林和村民們正忙著在3000多畝生態茶園里采茶。瀾滄縣的茶葉種植面積超過了38萬畝,過去,由于分散種植,缺乏技術和管理,像李喬林這樣的茶農幾乎沒什么收入。
瀾滄縣是典型的“直過民族”地區,過去一直延續著刀耕火種、廣種薄收的落后生產方式。從2016年開始,瀾滄縣利用科技大力發展生態茶連片種植,茶農們加入專業合作社科學管理,如今,全縣的生態茶園已經達到了16個。
科技助力產業發展。2015年開始,中國工程院對口幫扶瀾滄縣,把符合市場需求的冬季馬鈴薯、冬早蔬菜等作為重點脫貧致富產業。可是,村民們一開始根本不相信冬季田里還能收獲馬鈴薯。
原來的冬閑田變成了致富田,村民們看到了希望。兩年來,院士專家團隊又帶領村民們一起種植經濟價值更高的林下三七中草藥,今年10月,竹塘鄉的中草藥酒加工廠也即將投產。
五年來,先后有200多名院士專家來到瀾滄縣,為當地近2000名農民開展技能培訓。從田間地頭種植技術到網絡電商銷售培訓,帶動農民從傳統生產方式向科技運用轉變。目前,已經有20多萬貧困人口依托產業發展實現脫貧。
瀾滄縣是云南省27個深度貧困縣之一,也是全國“直過民族”區域最大、人口最多的縣。從2016年開始,瀾滄縣利用科技大力發展生態茶連片種植,茶農們加入專業合作社科學管理,如今,全縣的生態茶園已經達到了16個。
生態貧瘠、地處邊疆、發展滯后……云南省寧蒗、瀾滄、廣南3縣是脫貧攻堅戰中最難啃的“硬骨頭”。” 走進瀾滄縣竹塘鄉半坡組林下三七種植基地,這里松樹成林,植被茂盛,生態環境優越。
刀婭芬在圓通速遞華東管理區浦東轉運中心務工,不久前又多了一份新工作——云南省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駐上海圓通速遞勞務服務站穩崗專員。8月7日,瀾滄縣駐上海圓通速遞勞務服務站正式掛牌,工作認真、待人熱情的刀婭芬主動申請,成為首批穩崗專員。
彩云網評特約評論員 雷鐘哲 7月7日晚播出的央視《焦點訪談》,以《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為題,對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的事跡進行了深入報道。
長期與土地打交道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一直在幫助貧困地區群眾通過種植土豆、三七等脫貧致富,土地和農民成了他最好的朋友,也讓他有了“農民院士”的稱號。朱有勇院士(右一)拿著剛剛挖出的“比臉還大”的新鮮土豆,朝著鏡頭展示。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是我國著名的植物病理學專家。2015年,朱有勇和他的團隊來到瀾滄縣蒿枝壩村時,看到當地自然的條件不錯,而村民卻過著貧窮的日子,連連感嘆。
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是我國著名的植物病理學專家。朱有勇剛剛來到這里,發現當地村民一年只種一季水稻,有20萬畝的松林,卻沒有任何利用,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