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9日09:33 來源:映象網
10月17日,是第7個國家扶貧日,也是第28個國際消除貧困日。最近,全國各地都在舉辦形式多樣的活動,或組織開展消費扶貧產銷對接會,或開展健康扶貧送醫送藥活動,或舉辦脫貧攻堅主題文藝演出等等,相信通過這些活動的舉辦,必將有利于推動全社會關注貧困問題、關愛貧困人口、關心扶貧工作的濃厚氛圍,進一步凝聚起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磅礴力量。
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眼下距離2020年結束還有2個多月的時間,脫貧攻堅已進入決戰收官倒計時,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無疑是擺在廣大黨員干部面前重中之重的使命任務。廣大黨員干部要緊繃思想之弦,嚴防松懈厭倦情緒,堅定信心、咬定目標、迎難而上、盡銳出戰,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
以必勝之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信心比黃金更珍貴。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擺到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豐碩戰果。貧困人口從2012年年底的9899萬人減到2019年年底的551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2%降至0.6%,連續7年每年減貧1000萬人以上。這些成績的取得令人振奮,但我們也應看到當前離脫貧攻堅全面勝利還有一定差距,而且剩下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都是最難啃的硬骨頭。對于廣大黨員干部來說,脫貧攻堅越到緊要關頭,越要堅定必勝信念,保持力度不減、目標不變、標準不降,以背水一戰的決心和志在必勝的信心,打好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以繡花之功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扶貧要下“繡花”功夫,貴在“精、細、準”,重在“真、實”。對于廣大黨員干部來說,“繡花”功夫就是一種務實嚴謹、極端負責的態度。要牢牢盯住目標任務,持續在現有未脫貧人口全部脫貧上下足功夫,最大限度防止脫貧人口返貧、邊緣戶新增致貧,著力保障出列貧困村穩定持續達標。要持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始終把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放在第一位,結合產業項目、公益崗位、社會保障等措施,下足繡花功夫,堅決防止工作頻道轉移、干部精力分散、投入力度下降、政策措施剎車、幫扶力量減弱,切實做到真脫貧、脫真貧。
以優良作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非常時刻當有非常之舉,打硬仗需要硬招硬作風。對于廣大黨員干部來說,脫貧攻堅既是檢驗宗旨意識的大考場,也是錘煉作風的大熔爐,攻下貧困最后“堡壘”,尤需黨員干部的優良作風作保障。要樹牢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多下基層,走進群眾,及時解決貧困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憂,傾心盡力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要大力弘揚務實作風,堅決克服“自滿、等靠、安逸”心態,強化“進取、拼搶、攻堅”精神,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堅強黨性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提供保證。要大興學習之風,時刻保持本領恐慌的緊迫感和危機感,認真對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七種能力”,查短板、找差距、促進步,用過硬本領打好脫貧攻堅戰。
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脫貧攻堅到了最后沖刺階段,決戰決勝的號角已經吹響,讓我們凝心聚力、堅定信心、勇于擔當,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拿出“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拿出“宜將剩勇追窮寇”的狠勁,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王學明)
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和武漢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6日在武漢舉行。根據《農業保險助推脫貧攻堅藍皮書》,近年來我國農業保險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助力防貧、防返貧的作用不斷凸顯。
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和武漢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6日在武漢舉行。根據《農業保險助推脫貧攻堅藍皮書》,近年來我國農業保險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助力防貧、防返貧的作用不斷凸顯。
在當地農商銀行“扶貧小額信貸+脫貧致富貸”的支持下,巴代里如今僅靠賣駝奶每月就能掙10萬元。截至11月底,新疆農村信用社已累計發放“脫貧致富貸”近7500萬元,惠及125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
助力脫貧攻堅,鄭太高鐵鋪就百姓致富路
日前,貴州省宣布,全省剩余9個未摘帽的貧困縣全部出列。得知貴州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比岡感到十分振奮:“這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當地實施的脫貧政策的有效性。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2020年,中國的減貧仍穩步推進,經濟最落后的山區也實現了脫貧。
日前,貴州省宣布,全省剩余9個未摘帽的貧困縣全部出列。得知貴州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比岡感到十分振奮:“這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當地實施的脫貧政策的有效性。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2020年,中國的減貧仍穩步推進,經濟最落后的山區也實現了脫貧。
12月3日至4日,省委書記王國生到南陽市桐柏縣、新野縣、南召縣、方城縣調研脫貧攻堅、產業發展、生態保護等工作,就“十四五”規劃編制征求意見建議。
實現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工作成果,而是長期接續奮斗的心血結晶。當前,我國整體貧困基本得到解決,貧困發生率顯著降低,為推進扶貧脫貧戰略銜接鄉村振興戰略打下了基礎。
全面推廣山西扶貧造林(種草)專業合作社(隊)脫貧模式,中西部22個省區市共組建扶貧造林(種草)專業合作社(隊)2.3萬個,吸納160多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與生態工程建設,年人均增收3000多元。
在12月1日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指出,“十三五”以來,高校畢業生累計達4088萬人,初次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77%以上。全面實行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和公辦民辦同招入學政策,24個大城市中免試就近入學比例已經達到98.6%,85.3%的隨遷子女進入公辦學校就讀或者享受政府購買學位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