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7日22:18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鄭州10月17日電(記者劉高陽)天色空明,云霧環繞群山。一場秋雨過后,高崖頭小學的新操場上,孩子們抖空竹、踢毽子、跳健美操,操場上充滿了歡聲笑語。
“操場投入使用后,孩子們的身體素質提高了,下課主動參加體育鍛煉,上課發言積極,精氣神滿滿!”高崖頭小學校長楊曉劍說。
位于伏牛山深處的河南省欒川縣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通過改善教育基礎設施提升教育水平,讓孩子們享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斷窮路”“拔窮根”,阻止貧困代際傳遞。
欒川縣地處豫西伏牛山區,森林覆蓋率82.4%,有“中原肺葉”之稱。但全縣農業基礎薄弱,群眾居住分散,人均耕地不足0.6畝,是典型的深山區縣,2010年被國務院列入秦巴山區扶貧開發重點縣。
扶貧先扶智,越窮的地方越需要辦教育。作為欒川縣的對口幫扶對象,國鐵集團從2012年起就開始為廟子鎮的720個孩子謀劃建設一所新小學。2015年,高崖頭小學建成,2019年初,鐵路扶貧工作隊入駐小學,并于當年11月完成新操場改造。
在高崖頭小學,記者看到,嶄新的操場鋪設了紅色的塑膠跑道,設有籃球場和微型足球場。課間,孩子們三三兩兩地在操場上玩耍和走動,臉上透著由衷的快樂。
“我們的新操場建好,高崖頭小學就邀請全鎮6所學校在新操場舉辦了一場冬季運動會。”鐵路扶貧工作隊扶貧干部鄭興盛說,“很多大山里的孩子們是第一次開運動會,第一次感受體育運動的快樂。”
除了標準更高、更漂亮的校園,大山里孩子們的素質教育水平也在不斷提升。
在欒川縣第三實驗小學記者看到,教學樓頂層的一間教室里,五年級三班的同學們正在上計算機課。教室外的門楣處懸掛著一個金色牌匾,上面印著“云計算機室”幾個字。
“這間教室一共有60臺電腦,為的就是盡早讓大山里的孩子與城市教育接軌。”班主任高迪介紹,這間教室由鐵路部門出資建設,“計算機課也是孩子們最愛上的課程之一。”
在欒川縣第五實驗小學“幸福書屋”里,孩子們席地而坐,眼睛里滿滿的都是對知識的渴望。這樣由扶貧單位捐助建設的圖書室、圖書角,在欒川縣的小學里還有上百個。
當被問及疫情防控期間有沒有想念學校時,這些正在看書的孩子們異口同聲地答道:“有!”“我好幾次夢到在書屋看書,同學們都笑得特別開心。”欒川縣第五實驗小學五年級二班的王啟豪說。
據統計,2014年以來,鐵路部門先后為欒川縣投入710萬元資金,扶持教育項目10個,惠及1256名貧困學生。同時,鐵路部門還累計投入312.2萬元用于捐資助學,資助245名大學生、110名高中生完成學業。
“謝謝您車長,您真的是太善良了。據當事車長,鄭州公交集團一公司四車隊279路公交車長巴翠介紹,當時她駕駛公交車行駛在路上。“當時看到她抱著孩子在那擦拭豆漿的時候,我第一反應就是趕緊去幫幫她。
據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11月30日出具的一份檢查申請單顯示,女嬰年齡為3個月29天,癥狀為“反應差、哭聲微弱、雙眼上斜、嘔吐一次、四肢末梢發涼”,臨床診斷為“顱內出血、休克”。
前幾天(12月3日),寧夏石嘴山市一名10歲男童在冰面玩耍時不慎掉入湖中,多虧周圍的群眾及時發現并救起,男童并無大礙。這時,正在湖邊散步的張女士發現后,便急忙叫自己的丈夫張敬磊前來幫忙。
在安徽省蕪湖市有一所民辦盲人學校,辦學41年來,培養了近萬名盲人學生。 蕪湖市盲人學校校長 席蔚菁 :我們在學校的日常教育教學過程當中,不僅僅要教他文化知識,專業技能,還要教他生活自理能力,還要培養他良好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2020年12月7日,河南省開封市鼓樓區人民法院對原告郭希寬、杜新枝、姚策訴被告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原告姚策訴被告河南大學淮河醫院侵權責任糾紛兩案一審公開宣判。姚策訴河南大學淮河醫院侵權責任糾紛案,法院依法判決河南大學淮河醫院賠償姚策醫療費、營養費、誤工費、交通費等各項費用共計361312.94元(已給付100000元,尚需給付261312.94元)。
2020年12月7日,河南省開封市鼓樓區人民法院對原告郭希寬、杜新枝、姚策訴被告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原告姚策訴被告河南大學淮河醫院侵權責任糾紛兩案一審公開宣判。
在中州大道黑朱莊路一所小學附近,不少前來接送孩子的車輛停在路邊,讓這里成為整條路上為數不多需要排隊通行的路段。對于限行首日的交通狀況,一位市民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明顯感覺通暢多了,“感覺像是過年了。
12月3日凌晨3點15分,新鄭市消防救援大隊接到報警稱,龍湖鎮東徐村一住戶妻子從五樓墜下,被困二樓。新鄭市消防救援大隊立即調派祥云路小型站一輛搶險救援車和一輛水罐車前往救援。
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過程中,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一個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得益于教育扶貧政策,他在貴州當地的職業技校免費就讀,畢業后又獲得了去寧波技師學院免費深造的機會。
時隔將近2年,2020年11月30日,車友蘇先生再次聯系河南交通廣播,稱孩子恢復有了極大好轉,為此也希望通過河南交通廣播對救治孩子的醫生表示感謝。在記者晁兮的引領下,蘇先生一家人見到了當時救治孩子的河南省兒童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馮書彬,一見面,蘇先生就握住了馮醫生的手說,是您給了孩子第二次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