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7日11:43 來源:新華網
從13日到1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多部法律草案。其中很多變化對諸多社會熱點進行了回應,一起來看看。
(制作:盧俊宇 來源:新華社等)
作為一部與每個人最密切相關的法律,民法典的編纂在我國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次數達10次,從2016年6月民法總則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至2019年12月民法典草案首次合體亮相,民法典草案共10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審議。
23日,還有多部法律草案提請審議,都有哪些亮點,跟隨我們的梳理去看一看。23日提請審議的《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草案)》四審稿增加規定,公共場所應當按照規定配備必要的急救設備、設施。
正在上海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2日下午來到長寧區虹橋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考察社區治理和服務情況。習近平強調,我們走的是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決策都是依照程序、經過民主醞釀,通過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產生的。
疫苗管理法草案、外商投資法草案、資源稅法草案、車輛購置稅法草案……本次會議審議的一系列法律草案,關系到每個人的生活。為顯著提高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成本,草案二審稿增加規定:故意侵害知識產權,情節嚴重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