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6日17:27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今天(15日),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信息中心發布了《2020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指數》,這是該指數自2016年以來連續第五次發布。指數顯示,2019年,我國海洋經濟總體保持平穩發展,經濟實力穩步增強,民生福祉持續增進,內生動力不斷積蓄,海洋經濟發展質量穩步提升。
經測算,2019年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指數為134.3,比上年增長2.3%。其中,發展水平指數為137.9,比上年增長4.2%;發展成效指數為130.6,比上年增長0.9%;發展潛力指數為133.2,比上年增長1.1%??傮w來看,我國海洋經濟呈現平穩發展態勢,發展質量穩步提升。
一是發展水平逐步提高。海洋經濟規模持續擴大,2019年海洋生產總值為8.9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2%,對國民經濟貢獻率達9.1%。海洋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深化,海洋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60.0%;海洋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7%,步入穩定發展期。海洋經濟效益保持穩定,海洋勞動生產率比上年增加1.9萬元/人,重點監測的涉海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成本利潤率、資產利潤率均與上年基本持平。海洋對外開放總體向好,我國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經貿往來持續推進,貿易額比上年增長5.8%。
二是發展成效穩步提升。在國際經貿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經濟結構加快調整的背景下,海洋經濟發展總體保持穩定,海洋經濟波動逐步趨緩。海洋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能力進一步提高,截至2019年,海洋公園48個,總面積達52萬公頃,持續提供舒適的親海空間。人均海洋水產品供應量連續五年穩定在23千克以上。2019年海洋漁民人均純收入2.8萬元。
三是發展潛力持續增強。海洋科技創新投入較快增長,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科技成果日趨豐碩。重點監測的海洋科研機構中,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比上年增長9.9%,科技活動人員數比上年增長1.7%,專利授權數超過4100件。海洋生態環境狀況持續改善,近岸海域利用率增長逐年放緩,主要河流污染物入海總量逐步減少,沿海城市污水處理率顯著提高。
據了解,指數是對一定時期中國海洋經濟發展狀況的綜合量化評估,綜合客觀地反映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的水平、成效和潛力,為國家指導與調節海洋經濟和引導社會對海洋經濟的發展預期提供依據。指數以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為總體目標,包含了發展水平、發展成效和發展潛力三方面的29個三級指標。其中,發展水平主要反映海洋經濟的規模、結構、效益和開放水平;發展成效主要反映海洋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和對民生改善的影響;發展潛力主要反映海洋經濟的創新能力和對資源環境的影響。指數以2010年為基期,基期指數設定為100。(總臺央視記者 鄭天皓)
?。ň庉?胡月)
近日,河南洛陽老君山突降大雪,再度在抖音上爆紅。隨著在抖音走紅,關鍵詞“老君山”微信微信搜索指數相比半月前暴增近百倍,百度搜索指數同比增長十倍。河南老君山位于洛陽市欒川縣城東南,是國家5A級景區、世界地質公園。
美方所作所為嚴重違背美方一貫標榜的市場競爭原則和國際經貿規則,必將損害各國投資者利益,也會損害美國國家利益和自身形象。華春瑩強調,中方敦促美方停止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停止濫用國家力量、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打壓外國企業的錯誤行為,中國政府將繼續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
11月份,“經濟日報—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小微企業運行指數”(下稱小微指數)為44.0,較上月上升0.1個點,小微經濟有序復蘇。從區域指數來看,11月各地區小微指數大部分呈上漲趨勢,東北地區為41.2,中南地區為46.1,西北地區為41.0,以上三地小微指數均上升0.2個點。
國家外匯管理局7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785億美元,較10月末上升505億美元,升幅為1.61%。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11月,我國外匯市場運行穩健,市場預期保持穩定,跨境資金流動總體均衡。
江蘇普萊醫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育新是無錫江陰市引進的生物制藥領域的尖端人才,是國家一類創新藥“抗菌肽”的研發領軍人物。目前,無錫市擁有人才總量182萬人,形成了包括高技能人才41.4萬人、高層次人才13.8萬人、留學歸國人才1.6萬人在內的人才大軍,其中今年落戶大學畢業生增長354%。
隨著助企紓困政策及針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扶持等政策措施效果顯現,11月份中小企業生產經營狀況進一步改善。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認為,由于內外需求持續回暖,中小企業銷售明顯改善,帶動企業補庫存意愿增強。
12月2日,記者從省大數據管理局獲悉,《2020省級政府和重點城市網上政務服務能力調查評估報告》揭曉,河南省級政府網上政務服務能力由2018年的第24位上升至2019年的第9位,1年上升15個位次,挺進全國第一方陣。
我們不懼挑戰 也不畏險阻 “十三五”,發展的腳步 有目共睹 聽我數一數 出門不帶錢包叫作移動支付 北斗衛星讓你不再迷路
國家統計局11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的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2.1%、56.4%和55.7%,高于上月0.7、0.2和0.4個百分點。彭博社的報道說,一系列早期指標顯示,受出口和股市升至2015年以來最高位的支撐,中國的經濟復蘇趨于穩定。
我國PMI連續9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表明經濟呈現持續穩定恢復態勢,質量持續向好。由于國內疫情防控得力,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加快,我國經濟自3月以來持續恢復。展望未來,憑借潛力足、韌性強、回旋空間廣、政策工具多等有利因素,中國經濟必將克服暫時的困難,繼續鞏固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乘風破浪,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