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4日12:32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深圳在創造經濟發展奇跡的同時,在建設高質量“民生幸福標桿”上,也不斷探索創新,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提升。
在深圳寶安這所今年新建成的小學校門外,家長們翹首以盼,等待著即將放學的孩子。這所學校1600多個學位中,有55.5%都給了非深圳戶籍學生。教育優先,不是一句空話。作為全國最大移民城市,深圳在保障來深建設者子女的受教育權益上,持續加力。
五年時間里,深圳累計財政性教育投入達2800億元,年均增長20%,總量及增幅均居廣東省第一。180多所公辦中小學改擴建,新增25萬個學位,幾乎每十幾天就有一所新學校拔地而起。
僅僅是今年9月開學季,深圳就新改擴建中小學59所,增加學位7.8萬個。
深圳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處長 邱成瑜:目前,全市基礎教育階段學位65%、公辦學位的55%提供給了非本市戶籍學生,比例全國最高。
保障民生,教育是其中一環。而打造“民生幸福標桿”,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中,對深圳明確的戰略定位之一,要實現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七大目標。
面對這樣的目標,深圳不斷探索創新,提前布局。
就在不久前,燕羅社區健康中心正式功能升級,不僅有100張床位,而且打破了醫康養多頭管理的局面,第一次將中醫藥和養老深度融合,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補上了最后一環。
近年來,在深圳,僅市區兩級政府衛生投入超過1200億元。2019年,深圳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81.54歲,比2015年提高0.8歲。
深圳市民 詹先生:(以前)看病約不到號的話,還要改期。現在(專家)下到(社區健康中心)這里的話我們就很方便了。
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體改和基層處 處長 李創:深圳衛生健康改革,叫補短板強基層,重點要讓所有老百姓都能夠獲得更加公平可及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奮斗目標。僅2019年,深圳九大類民生支出就超過3000億元,同比增長9%;今年上半年,民生投入已經占到財政支出的七成以上。
改革領域越寬越深入,居民幸福指數全面提升。2020年深圳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1250元,居全國首位。保障房供應不斷加大,未來,深圳60%的房子由安居型商品房、人才住房、公共租賃住房提供。
深圳市人大代表 楊加祿:我們從2018年開始,就通過改革意見,以法律的形式把商品房的供應比例給降了下來,加大了保障房的供應。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到2025年,深圳的公共服務水平和生態環境質量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記者 佘穎)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劉景在今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2019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首次突破4萬億元,年均增長8.2%;占GDP比例為4.04%,連續第八年保持在4%以上。
教育部、國家統計局、財政部近日發布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顯示,2019年我國教育投入實現了兩項重大突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首次超過5萬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首次超過4萬億元。
” 從敢闖敢試到先行示范,深圳正在推出一系列務實創新的改革舉措,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改革不停頓,今年3月,深圳又發布了優化營商環境改革重點任務清單,提出實施“一網通辦、智慧“秒批”、精準服務”政務服務模式。
深圳在創造經濟發展奇跡的同時,在建設高質量“民生幸福標桿”上,也不斷探索創新,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提升。五年時間里,深圳累計財政性教育投入達2800億元,年均增長20%,總量及增幅均居廣東省第一。
省教育廳、省統計局、省財政廳日前聯合發布了2018年全省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安排的教育經費(包括教育事業費、基建經費和教育費附加)為1621.02億元,比上年增長12.46%;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9217.73億元的比例為17.59%,比上年的17.54%提高了0.05個百分點。
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黨和國家始終把教育優先發展擺在首要位置,大力推進教育改革發展,各項教育事業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資料圖片 圖片由教育部發展規劃司提供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為提高教育質量提供了正確方向。
9月9日的《新聞聯播》里,來自河南的小學老師李曉算了一筆細賬,鄉村補貼、班主任津貼、生活補助……一系列實實在在的政策都落實到工資收入上,讓她覺得工作更有干勁兒了。據統計,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比例連續7年保持在4%以上,教師工資由80年代之前在國民經濟各行業排倒數后三位,提升到目前在全國19大行業排名第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