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2日10:30 來源:人民日報
鄉村休閑旅游帶動創新創業,農產品直播電商節掀起購物熱潮,搭建新農民創業平臺……不久前,以“激情創新創業 夢圓鄉村振興”為主題的2020年全國新農民新業態創業創新大會在江蘇南京召開。大會期間的一系列活動,為農民創新創業增添活力,為農民就業增收激發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返鄉農民留鄉創業的意向大大增加,“家門口創業”成為新潮流。據了解,截至8月底,全國新增返鄉留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達到1700萬人,其中有不少人通過云視頻、直播直銷等新業態創業,成為服務農業、扎根鄉村的創新創業群體。筆者在江蘇淮安采訪時了解到這樣一個案例:位于城鄉接合部的一家休閑觀光農場,負責人周登云是一位“80后”。初中畢業后,他來到大城市,在建筑行業打拼,今年3月份,他決定回鄉做一名新農民。除了直播帶貨,他還在觀光、種植、銷售等多個環節推出創意民俗特產,吸引了大量游客。他表示,“這次回來,就不走了!”如今,這樣的新農民在全國各地越來越多。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讓更多像周登云這樣有工作經驗、有資金積累的新農民返鄉創業,需要在廣大鄉村積極營造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并在產業規劃、崗位開發、資金支持、服務指導等各方面,對返鄉農民就業創業進行有力支持。尤其是當前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很重要的一點就在于讓農村擁有大批能創業、懂創新的新農民。因此,應想方設法為這些鄉村振興的“領頭羊”搭平臺、鋪路子,從而帶動更多有生力量投入鄉村振興的廣闊天地。
讓新農民返鄉創業更有底氣,需要在精準施策、細化服務、技術護航等方面下足功夫。比如,在很多勞務輸出地,留鄉就業的外出務工人員可獲就業補貼,創業農民還可享受優待政策。一些地方還引導農民與高校產學研合作,幫助農作物實現優質高產。在這一過程中,要為創新創業打造好的營商環境。比如,農業大省河南、山東、四川等地出臺精準服務政策,牽線新農民與融資、市場、信息等主體溝通對接,盤活資源,從洽談合作、促進投資到改善經營、開拓市場,在各個環節幫助返鄉創業農民成長,讓新業態、新產業和新商業模式落地開花。
針對一些返鄉農民雖有創業意向但缺乏相應技術的情況,需要加大技術服務力度。比如近5年來,全國各地通過“土秀才”技術指導、專家成果轉化、企業家創業引領等方式,累計培訓1800萬返鄉入鄉在鄉創業創新人員,建成1400多個農村創業創新園區和孵化實訓基地,涌現出大批創意項目和帶頭人。今后,有必要進一步加大對返鄉創業農民地位待遇提升、職業發展支持工作,更好解決妨礙農民創新創業的現實問題,比如融資信息渠道不暢,人才技術出現短板,合適項目相對缺乏等。
“鄉村大舞臺,必有大發展!”這是各地農民共同的心聲。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在創新創業的熱土上,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做好“店小二”,推動各項政策措施更加精準有效,才能讓農民返鄉創業更有底氣,進而培育出更多富有活力的新型農民,為鄉村振興不斷注入內生動力。 (姚雪青)
“‘就’在武漢,‘創’贏未來”,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對接大會日前在湖北武漢舉辦。今年,武漢提出22條政策創新措施,對所有在漢高校、職業院校、技工院校31萬余名應屆畢業生給予1400元/人的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
祖父和外祖父經常為兒孫講述他們經歷過的戰斗故事,勉勵后輩“好男兒志在四方,一定要立志報國。在葛立兵家的客廳里,三塊“光榮之家”的牌子格外引人注目,這三塊牌子分別來自父親、兒子和自己?!备鹆⒈f,他會讓愛國愛家的軍人情懷和家風家訓,在家里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90后劉芳芳,大學畢業后返鄉,她堅信,只有發展現代化農業 ,農村生活才能更好,6年下來,“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讓1000多戶村民收入翻倍。
據統計,近3年來,西安高新區累計培育科技小巨人企業1100余家,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5000余家;推廣“西光模式”,累計培育硬科技企業305家。近年來,西安高新區先后發布《西安高新區硬科技產業規劃》《西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關于支持重大創新和成果產業化政策》等,全力支持硬科技產業化發展。
記者柳潔報道:近日,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湖北·武漢)對接大會在武漢洪山體育館舉辦。230多家武漢企業提供超1.2萬個崗位,來自湖北各大高校4000余名應屆畢業生與企業面對面交流,現場接收簡歷近9000份,達成意向人數近1600人。
機器人拼裝、機器人編程、無人機編程……在日前舉辦的第二屆珠海市青少年機器人大賽暨珠港澳青少年機器人橫琴邀請賽上,來自大灣區137所學校的2000多名青少年匯聚橫琴,開展賽事活動與交流。
一名國企下崗職工一步步成長為國產鑄造冶煉輔助材料研發帶頭人,12月3日,大河網記者走進河南豫中新材料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蘆永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一項項攻科技關成果展示躍然于眼前。
12月2日上午, 老楊為600余名河南省修武縣領導干部,做題為《以高質量“美學經濟”引領修武“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的專題報告。農業高質量發展方面,修武通過鄉村建設+推進農業產業鏈現代化的雙抓手,以鄉村美學為引領,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確山縣一批農民丟下鋤頭去往北京的提琴廠打工,從學徒干到制琴師,不少人還當上了老板。2015年,確山縣招商引資規劃建設了提琴產業園,“歡迎闖天下的確山人回老家”,60多位制琴師先后回鄉創業。
近日,山東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山東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決定開展6個專項行動,通過22項具體措施進一步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