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0日19:37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流動的中國,活躍的景象。
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假期,國內消費強勁復蘇,“夜經濟”“宅經濟”成為新亮點。長假經濟效應凸顯,表現出了別樣的魅力與強勁活力。
中國再次令世人矚目!
數據最有說服力。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8天長假期間,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665.6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據中國銀聯公布,長假前7天的銀聯網絡交易金額達到2.16萬億元……如果說一個個數字是直觀的呈現,那么長假內外的“長隊伍”“人從眾”就是真切的感受。包括旅游業在內的各行業加速復蘇,為提振經濟發展注入了信心。
這是特殊時期的不俗成績。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依舊低迷。經受住疫情考驗而后逐漸恢復元氣的中國,在這個“黃金周”交出如此漂亮的成績單,讓世界見證了中國復蘇的前景和發展的潛力。對此,外國媒體稱贊,“中國經濟復蘇是全球的成功案例”。把疫情控制好,把經濟恢復好,把人心安定好,這是中國付諸于行動而結出的累累碩果。
當然,成績的取得是與中國竭盡所能控制住了疫情密不可分的,也是社會經濟在疫情防控常態下實現平穩有序復蘇的良好起步。眾所周知,在疫情大背景下,開啟“黃金周”的流動步伐本就不易,在此過程中無疫情新發更是難得。超過6億人次流動的背后,正是全國上下持續不懈努力的結果。從更加連續的時間線上看,從抗擊疫情到控制住疫情,從率先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到實現消費日漸回暖、經濟逐步“回血”,沒有國家的政策保障、沒有人民的廣泛參與是很難實現的。可以說,重新流動的中國生氣勃勃,既是我們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的展現,也為下一步自身更好發展、為世界經濟復蘇積累了經驗、打開了機遇。
有網友稱:“中國這么大,每個人出去轉一轉,經濟也就轉活了”。人流動起來了,中國活起來了,人心美起來了。這里的“美”,不僅是無數中國人在經歷數月“居家”之后走出去的美滋美味,也是經歷大考之后再閱祖國山河的美輪美奐,更是相信國家帶領人們戰勝艱難險阻的美心美意。
事實與實踐證明,疫情非但沒有壓倒英雄的中國人民,反而讓14億人在磨難中奮起,更懂得如何發展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展現出積極樂觀的精神面貌,恰是欣欣向榮發展氣象中最珍貴的一瞥。
節假日期間,有一個數據頗有意味:在一家電商平臺上,口罩的搜索人次同比去年增長271%,成交金額增長585%。這從一定意義上表明,人們外出不忘防護,各地防控沒有松懈。
我們實現更好更穩的發展,一個重要前提是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只要方法得當、措施得力、科學有效,如此好的發展勢頭勢必能延續下去,明天也必將更美好。
?11 月 25 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2021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2021 年有 2 個黃金周,5 個小長假。值得關注的是,2021 年 " 五一 " 勞動節依舊放假 5 天。同時,有 3 個 3 天小長假正逢周末,不用辛苦調休啦
據商務部監測,中秋國慶“雙節”假期中,10月1日至8日,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十一”黃金周增長4.9%。上海:5月5日,微信支付攜手上海超百個品牌、千家連鎖門店,共同發放總值20億元城市消費券,涵蓋餐飲、零售、酒旅等多個行業。
近期多位跨國企業負責人接受采訪表示,中國經濟率先復蘇以及擴大開放的機遇,讓他們對中國市場滿懷期待。到目前為止,35家展盟成員簽訂了三年長期參展合作備忘錄,簽“長約”無疑體現了企業長期深耕中國市場的堅定信心。
眼下全國各地秋色正濃,是旅行出游的好時節,雖然黃金周已過,但人們的旅游熱情不減。在武漢歡樂谷、花博匯等“惠游湖北”活動的免票景區,這幾天,紛紛迎來了萬人規模的團隊游客。
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自11月1日始,鐵路“雙11”電商黃金周運輸服務啟動,持續至11月20日。向電商、快遞企業及家電、日化、食品等生產企業提供電商貨物干線運輸服務,在前期開行京廣、京滬、滬深間特快班列基礎上,今年新增開行浙廣間班列。
近期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紐約時報》、《福布斯》等媒體機構,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普華永道等非政府經濟組織都在積極關注中國經濟復蘇的話題,大量分析表明中國已重振經濟,成功走出疫情危機。
參考消息網10月27日報道外媒注意到,當消費者回歸影院、現場演出和酒店,同樣生機勃勃的場景也出現在中國其他許多地方。據路透社北京10月26日報道,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主席張慶輝上周對路透社說:“今年8月,國內服裝市場銷售從負轉正。
題:季度增速首次轉正 市場人氣持續回升——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副司長談前三季度消費“成績單”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3324億元,其中,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0.9%,季度增速年內首次轉正。
國家統計局10月1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經濟前三個季度穩步改善,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0.7%,成功實現由負轉正。” 美聯社評論稱,隨著消費升溫,中國經濟復蘇的力量正在增強,中國是今年唯一有望實現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在這個超長黃金周里,各地小伙伴紛紛走出家門,種種“報復性消費”點燃了國內旅游、餐飲、電影等多個市場。外媒紛紛刊文,表示“這是中國從疫情中恢復的明確信號”。見多了外媒對中國的歪曲報道,突然看到這樣大規模的贊美,還真有點不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