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0日14:11 來源:映象網
“當人們擠進火車,涌入古老的廟宇,以及做其他許多國家人民仍只能夢想的一切事情時,這是目前表明中國從疫情中復蘇最清晰的信號。”《紐約時報》稱,中國已以驚人的速度恢復到接近正常狀態。
“落其實思其樹,飲其流懷其源”。今天的美好圖景是14億中國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從寒冬到金秋,從武漢到全國,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全體人民群眾團結一心,守望相助,才取得今日這份安寧。在經歷過一段頗為艱難的時光后,享受著團圓和平與珍貴的同時再回望歲月,我們才能更為真切地感受到,炎黃子孫的家國情懷淬于磨難,蘊于生活,根植于血脈。才能更為深刻地認識到,正是因為這份家國情懷,才有今天的中秋月圓、家國共賀,山河錦繡,歲月芳華。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公開資料顯示,由于季節變換、天氣干燥、早晚溫差較大等原因,秋冬季節是各種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這無疑為新冠肺炎的再次肆虐提供了一個較為有利的溫床。同時,雖然我國國內絕大部分地區都已被評為低風險地區,但放眼全球,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態勢不容樂觀,特別是在我國東南、西南邊境地區,由于接壤國家防控工作不到位,跨境傳播的可能性依舊存在。而在2020年4至9月份一些地區的疫情反復情況表明,一旦聚集性疫情再次出現,必然會對正逐步恢復的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勢頭形成較大打擊,另外,由于各行業產業鏈分工極為精細化,一旦因復發疫情導致地區封閉,還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進程。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勝利果實來之不易,前進道路遍布荊棘,當下,盡管我們有條件出游、購物、團聚,但務必牢記在“家”的團聚背后還有“國”的擔當。從小事做起、從細微處著手,勤洗手、戴口罩,用實際行動護“家”的健康、守“國”的安寧。(何莉)
11月25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1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2例(上海5例,廣東4例
將全面從嚴治黨進行到底
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助力脫貧攻堅,鄭太高鐵鋪就百姓致富路
爭做潔身自好、克己奉公典范
國家主席習近平19日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對話會并發表題為《構建新發展格局 實現互利共贏》的主旨演講,
今年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實現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面對這場久久為功的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緊繃這根弦,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時代進步需要擔當,民生改善呼喚擔當。當前,全面深化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既面臨復雜多變的形勢,又面對一系列突出矛盾與挑戰,前進的路上還有不少暗礁和荊棘,亟須一批敢于擔當的領導干部攻堅克難、披荊斬棘。
雷鋒精神具有歷久彌新的價值。習近平總書記說過,雷鋒精神的核心內涵就是他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奮進新時代,我們要深刻把握雷鋒精神的核心內涵,讓雷鋒精神成為改革發展的時代標桿。
為從源頭上保證黨員隊伍質量,黨章修正案強調發展黨員必須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黨章作這樣的充實,對于建設一支政治合格、品德合格、執行紀律合格、發揮作用合格的黨員隊伍,具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