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09日10:55 來源: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客戶端10月9日電 (張澍楠)按照“十個工作日一調”原則,國內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將于9日24時開啟,這也是假期后的首輪調整。有機構分析,本輪調價周期內原油變化率基本呈正向波動,國內油價大概率小幅上漲。
資料圖 中新經緯 張澍楠 攝
據隆眾資訊測算,截至調價周期的第九個工作日(9月29日)原油綜合變化率為3.35%,對應上調幅度為110元/噸。目前來看,國慶期間國際油價雖有大漲大跌,但基本相互抵消,上調仍是大概率事件。
卓創資訊分析師孟鵬則認為,本周期以來,在美國原油庫存下滑、利比亞原油產量將增加以及全球疫情依舊嚴峻等因素的多重作用下,國際油價整體呈現出震蕩走勢,并曾出現單日暴跌,原油變化率自正值高位回落,市場觀望情緒濃厚。
中宇資訊分析師胡雪稱,正常情況下以十個工作日為計價周期的定價機制內,最后兩個工作日對于成品油零售調價影響已經不大,但本輪計價周期橫跨中秋、國慶雙節假期,這意味著要比正常情況下多出6個原油交易日,若國慶期間原油價格水平波動過大,成品油調價預期或將隨之改變。
截至當地時間10月7日,國際油價下跌。紐約商品交易所11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收于每桶39.95美元,下跌1.77%;12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收于每桶41.99美元,跌幅為1.55%。
美國能源信息局7日公布數據顯示,上周美國商業原油庫存為4.929億桶,環比增加50萬桶,增幅高于市場預期的29.4萬桶。
中新經緯客戶端注意到,今年以來,國內成品油價格已經歷18次調整,其中11次擱淺、4次下調、3次上調,汽、柴油價格分別累計下調1860元/噸、1790元/噸。其中,有六次因觸發“地板價”保護機制未能調整。
隆眾資訊稱,零售方面,目前山東地區中石化加油站的92#和95#汽油價格分別在5.48和5.88元/升,本輪若上漲落實,油價或進入“6時代”。加油站方面,近期民營加油站汽油零售價多比主營加油站低0.4-0.6元/升,部分站點活動期間優惠力度可達1.2-1.3元/升。
下一輪調價窗口將于2020年10月22日24時開啟,李彥預計,下一輪成品油調價小幅上調概率較大。孟鵬則分析,假期結束后,市場將有一波集中補貨操作,但隨著汽油需求回落,預計國內汽油價格或呈現穩中下滑走勢。(中新經緯APP)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多家社會監測機構了解到,近期國際油價震蕩上漲,重新站上40美元的水平。截至當地時間11月17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12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0.09美元,收于每桶41.43美元,漲幅為0.22%;2021年1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0.07美元,收于每桶43.75美元,跌幅為0.16%。
記者從多家社會監測機構了解到,近期以來,國際油價整體處于下行通道,目前已跌破40美元/桶的地板價。據金聯創測算,截至11月3日第八個工作日,參考原油品種均價為39.67美元/桶,變化率為-6.02%,對應的汽柴油零售價應下調180元/噸。
10月22日24時,國內油價將迎來新一輪調價窗口。第9個工作日,國內原油變化率為2.37%,當前累計油價上調幅度95元/噸,折算為上調:0.07-0.08元/升,以50升油箱計算,加油一箱92號汽油將多花3.5元。
(張澍楠)按照“十個工作日一調”原則,國內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將于9日24時開啟,這也是假期后的首輪調整。有機構分析,本輪調價周期內原油變化率基本呈正向波動,國內油價大概率小幅上漲。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社會監測機構了解到,8月7日國內油價調整窗口將再度開啟,當前參考的原油變化率對應幅度不足50元/噸調整紅線,故本輪調整擱淺概率較大,如果落實這將是年內第四次擱淺。
隆眾資訊油品分析師李彥表示,當前測算的掛靠國際原油均價為43.53美元/桶,高于40美元/桶,本輪上調是大概率事件。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徐娜表示,本周期內綜合原油均價處于40美元的“地板價”以上,對應的調整幅度也超過50元/噸的調價紅線,油價上調的條件已經滿足。
(熊思怡)今日(28日)24時,國內成品油新一輪調價窗口將開啟。金聯創分析師王珊指出,截至6月24日第九個工作日,參考原油品種均價為40.67美元/桶,變化率為4.05%,對應的汽柴油應上調125元/噸。
(熊思怡)11日24時,國內成品油新一輪調價窗口將開啟。卓創資訊6月8日也表示,預計本周期原油均價或難以突破40美元/桶的地板價限制,11日24時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上調的可能性較低。
記者采訪地煉第一大省山東多家加油站發現,不少民營加油站開啟降價促銷模式,給出大幅優惠。在中石化位于青島市南區的一座加油站,92號汽油的價格仍為每升5.48元,95號為每升5.88元,但加油站給出了一些優惠。
5月14日,國家發改委稱,截至5月13日,國內成品油價格掛靠的國際市場原油前10個工作日平均價格低于每桶40美元。馬建彩判斷,現在國內煉廠前期高價原油消耗接近尾聲,進入下半年之后,低價原油逐步進入國內,這將加劇國內零售市場的競爭,拉長零售端“價格戰”持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