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02日11:21 來源:映象網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提出了140項全國高頻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清單。2020年底前,實現市場主體登記注冊、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職業資格證書核驗、學歷公證、機動車駕駛證公證等第一批58項事項“跨省通辦”。2021年底前,基本實現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異地就醫結算備案、社會保障卡申領、戶口遷移等74項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建立清單化“跨省通辦”機制,有效滿足各類市場主體和廣大人民群眾異地辦事需求,是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應有之意。高質量一體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為了百姓更加美好的生活。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異地可辦,是美好生活的重要體現。實現“一套標準”“一網通辦”,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方式。為老百姓服務出便利、服務出實惠,才算得上高質量發展,才能確保“雙循環”高效暢通,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
全面推行“不見面”辦事,進一步拓展“互聯網+政務服務”,完善全國一體化平臺,在更大范圍實現“一網通辦”,不僅是一個辦事方便問題,也體現出一體化發展的成色。隨著“流動中國”的節奏加快,我國有2.8億人處于“人戶分離”狀態,人員異地工作生活、企業跨區經營活動日益頻繁,群眾和企業對辦審批多地來回跑的意見比較大,不僅誤事,也影響經濟活動的協同性。加快政務數據共享,推進標準化建設和電子證照跨省互認,從教育、社保、醫療、養老、婚育和企業登記、經營許可辦理等領域入手,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已成為大勢所趨。
制度的破冰必然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速度。提供公平可及的基本民生保障服務,將基本民生保障政策及時覆蓋所有群眾,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需要各級政府增強服務意識,做實政務公開,創新服務方式,提高辦事效率,在審批和監管環節切實體現出服務理念,而“跨省通辦”就是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有效方式。將一體化的市場大門越推越大,實行跨省行政審批聯辦,無疑是營商環境的“金名片”。如果說各類要素的自由流動,是檢驗一體化成色的試金石,那么“跨省通辦”就是一體化發展的催化劑。
順利推進“跨省通辦”,首先需要建立統一標準,規范信息發布,保障公開質量。按照政府信息主動公開要求,細致梳理公開目錄、制定公開標準,使公開內容更全面、更貼近群眾生產生活,是“跨省通辦”的重要前提。積極融合政務公開與“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通各層級審批系統,強化全流程公開,實現全域通辦,讓群眾無論走到哪里都能查詢、辦理政務事項,是“跨省通辦”的重要體現。同時,還要創新載體,快速提供信息,圍繞企業從開辦到注銷的全周期,梳理出全流程事項,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夯實保障。
“跨省通辦”對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讓“跨省通辦”辦得順,還要廣開言路,強化政民互動,“零距離”傾聽百姓訴求,不斷提升政府效能和服務水平。“跨省通辦”意味著區域融合,需要建立完善政務服務異地通辦機制,為跨區域工作、經商人員精準公開辦理流程,提供全天候“不打烊”的服務,才能高質量推進一體化發展。(張全林)
“法者,治之端也”,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設立國家憲法日,建立憲法宣誓制度,實施憲法規定的特赦制度、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制度、法律解釋制度……黨的十八大以來,保證憲法實施的法律制度不斷健全。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由市場監管總局牽頭的市場主體登記注冊管理等23項“跨省通辦”事項正在全力推進中。將于2021年底前實現計量器具型式批準“異地代收”,申請人可異地申請,實現申請人少跑路,切實減輕申請人的經濟負擔。
記者今日(10日)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市場監管總局牽頭市場主體登記注冊管理等23項“跨省通辦”事項正在全力推進中。
公安部介紹,2021年底前,群眾可在異地申請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和戶籍類證明,明年5項戶口遷移可實現“跨省通辦”。2021年后,公安部將在試點探索的基礎上,逐步實現異地新生兒入戶、異地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等2項高頻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事項。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30日訊(記者曾詩陽)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140項全國高頻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事項清單。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2021年底前,基本實現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異地就醫結算備案、社會保障卡申領、戶口遷移等74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
昨天(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的政務服務“跨省通辦”舉措。今年底前,實現市場主體登記注冊等58項事項異地辦理,明年底前實現就醫結算備案、社保卡申領、戶口遷移等74項事項異地辦理。持續優化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環境。
為持續優化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環境,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政務服務“跨省通辦”舉措,今年底前實現市場主體登記注冊等58項事項異地辦理,明年底前實現就醫結算備案、社保卡申領、戶口遷移等74項事項異地辦理。
確定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和提升“獲得電力”服務水平的措施,持續優化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環境;要求按照“兩個毫不動搖”支持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改革發展。2022年底前,實現居民和低壓用戶用電報裝“三零”服務全覆蓋,其中非居民用戶辦電時間減至15個工作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