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30日10:15 來源:經濟日報
千百年來,“沙進人退”是人們在黃沙面前無奈的選擇。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防沙治沙事業進入穩定發展新階段。第五次荒漠化監測結果顯示,我國荒漠化面積由上世紀末年均擴展1.04萬平方公里,轉變為目前年均縮減2424平方公里。廣大干部群眾團結齊心、攻堅克難,在茫茫大漠中建起一條條綠色長城,造出一個個綠色寶庫。正是一代又一代治沙人的共同努力,讓“沙進人退”的局面向“綠進沙退”轉變。
1997年,當馬青春一家決定開始沙漠造林之時,可能沒有想到,他們選擇的是一條極其艱難的道路。馬青春的家鄉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多倫縣地處渾善達克沙地南端,曾被形容是倒扣在首都北京上空的“大沙鍋”。“流動的沙丘就像長著長腳的八爪魚,無論我們怎么拼,栽樹進度都比不上沙丘流動速度。”馬青春說,最絕望的一次,他補種了9次的樹苗都沒能成活。
馬青春一家換樹種、改方法,失敗了爬起來繼續干。如今,他們栽種的1000多畝樟子松,已經成為釘在“大沙鍋”上的一把把“綠劍”,讓沙丘動彈不得。
通遼市地處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沙地面積4199萬畝,占科爾沁沙地總面積的54%,是我國沙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在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后旗茂道吐蘇木的公音浩饒嘎查,86歲的村民格日樂是一位有著20多年治沙經歷的治沙模范。格日樂奮戰的地方叫“白音茫哈”,意為“豐富的沙子”。從1994年開始,每年3月份,河里的冰還未完全開凍,格日樂就和丈夫從溫暖舒適的家中走出來,輾轉到科爾沁沙地深處,一直住到11月初,河水都結冰了他們才返回城里。多年來,夫妻倆一直沒停下植樹的腳步。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們執拗地固守在沙坨子中間,讓小小的綠意一點點蔓延開來、連片成群。20多年來,格日樂夫妻倆組織村民們一起治沙造林2000多畝,植活20多萬棵樹,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生態環境。2019年5月,格日樂將自己和丈夫建設的“沙漠綠洲”無償交給公音浩饒嘎查黨支部。她依依不舍地說:“這‘綠色銀行’的行長我一輩子也不想退休。”
據統計,通遼市已累計完成人工造林1892萬畝,完成退耕還林工程624.3萬畝;全市2066萬畝沙地得到有效治理,900多萬畝水土流失土地、1500萬畝農田、2000萬畝草牧場得到有效保護。
在億利集團庫布其沙漠生態科技中心內,億利集團沙漠研究院院長張吉樹正在為大家介紹著治沙的情況。2000年,張吉樹進入億利集團庫布其生態項目部,開始了他20年的治沙生涯。他每天早上5點準時出發,在沙漠里一干就是一天,渴了喝口水,餓了啃口餅,累了就躺在沙上歇一會兒。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張吉樹帶領團隊申請了20余項治沙專利。他們發明的智能微創植樹技術,十幾秒就可以種活一棵樹,節水約50%。億利集團采用這項技術植樹150多萬畝,節約費用22.5億元。團隊還通過無人機飛播造林技術,遙感測量復雜地形,將研發的特殊種子包衣彈射到特定區域,一天可飛播540畝左右,解決沙漠腹地人難進、樹難種、種樹貴的問題。
陜西省治沙研究所是一個擁有60年治沙經驗的科研院所。所長石長春告訴記者,他們一直致力于荒漠化防治領域的研究,飛播治沙、樟子松引種造林、沙漠綠洲建設等一批研究成果,除在榆林沙區廣泛推廣外,還輻射到內蒙古、甘肅、寧夏等周邊省份。目前,陜西省榆林市林木保存面積達到2248萬畝,林木覆蓋率達到34.8%。(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常 理 崔國強)
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寧秀鄉拉格日村養殖基地不遠處,是青青的遼闊草場,放牧員正忙著給小羊羔和母羊分群。澤庫縣農牧經營服務站站長萬瑪東智介紹,目前全縣已有64家生態畜牧業合作社,36個標準化養殖基地,10344名貧困戶從中受益。
那時,拉格日當地產業結構單一、生產經營粗放、草畜矛盾突出、草原退化嚴重……面對生態困境,注重數量、忽視效益的傳統畜牧業經營模式難以為繼,一場現代化生態畜牧業改革呼之欲出。
“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砥礪初心、勇擔使命,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把全會部署的任務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