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28日20:37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9月28日電 (國際觀察)美國種族“至暗史”之二:黑人平等“夢想”難圓
新華社記者劉陽 柳絲 楊定都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本月初在威斯康星州基諾沙市與遭警察槍擊背部導致癱瘓的黑人男子雅各布·布萊克的家人會面時承認,數百年來,系統性種族主義在美國一直存在。
1776年,美國發布《獨立宣言》,宣稱“人人生而平等”。但對于當時美國飽受奴役壓迫的數十萬黑奴來說,這只是一個巨大的謊言。
如今,美國雖然在法律上確定了黑人的“平等”權利,但從喬治·弗洛伊德到雅各布·布萊克,這些不斷發生的黑人被白人警察打死打傷的案例折射出一個殘酷的現實:種族歧視與偏見在美國依舊根深蒂固,美國黑人至今“無法呼吸”,“我有一個夢想”正漸行漸遠。
悲慘奴役
今夏,黑人男子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死事件在美國各地引發反種族歧視抗議浪潮。在持續不斷的抗議活動中,波士頓、芝加哥、巴爾的摩等地的航海家哥倫布雕像或被移除、推倒,或被遮蓋。抗議者認為,美國黑奴的歷史與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密不可分。
1619年,第一批有記錄的非洲黑人被運抵英國殖民者在北美的首個定居點詹姆斯敦,開啟了黑人在“新大陸”慘遭奴役的血淚史。
美國1776年獨立時蓄奴是合法的,不少美國開國者是奴隸主。美國最早的憲法也默許了黑奴的存在。1865年,美國內戰結束后,國會通過憲法第13修正案,宣布廢除奴隸制,但此后近一個世紀,美國南部多州依舊對黑人實行種族隔離政策。直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黑人民權運動興起后,歧視黑人的“吉姆·克羅法”才被廢除。
2008年7月,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一項非約束性決議案,向那些曾因奴隸制和“吉姆·克羅法”遭受苦難的美國黑人及其后代道歉。這是美國聯邦政府和國會機構首次就奴隸制正式道歉——一個姍姍來遲的道歉。
2019年,《紐約時報雜志》在關于美國奴隸制400周年的專題報道中承認,“一代又一代黑人在美國歷史上扮演了重要但被忽視的角色”,他們幫助鑄就了美國的繁榮,而自己卻過著悲慘的生活。
百年抗爭
黑人血淚不斷,抗爭不斷。
今年7月,當美國社會因弗洛伊德屈死引發的憤怒與動蕩正盛之際,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導人、國會眾議員約翰·劉易斯去世,享年80歲。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反種族隔離運動中,他曾與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并肩戰斗。
1963年,馬丁·路德·金發表《我有一個夢想》演講,那次游行活動的組織者正是劉易斯。5年后,馬丁·路德·金遭白人種族主義分子槍殺。
與馬丁·路德·金一樣,劉易斯終其一生都在為爭取黑人權利、消除社會歧視而奮斗,但直到去世,他和馬丁·路德·金的夢想仍未達成。他生前最后一次公開露面是在華盛頓特區“黑人的命也是命”廣場,這一廣場為紀念弗洛伊德事件而改名。
馬丁·路德·金、劉易斯、馬爾科姆·愛克斯、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杜波依斯……幾個世紀以來,美國黑人領袖們為爭取自由和平等一次次奮起抗爭。但眼下活躍在美國各地的“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卻不斷提醒人們:美國黑人追求平等權利的夢想依然遙不可及。
痼疾難除
多年來,盡管美國黑人獲得了名義上的公民權利與法律平等,美國也出現了第一位黑人總統奧巴馬,但正如弗洛伊德之死所揭示的,讓黑人群體感覺“無法呼吸”的一幕幕悲劇仍不斷在美國上演,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顯示出美國社會歧視非洲裔族群的制度性頑疾根深蒂固。
奧巴馬在今年一次視頻演說中也不得不嘆息:“我們沒有能力在短時間內消除400年來的種族主義。”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非洲裔問題專家工作組2016年公布的調查報告指出,美國政府未能履行保護非洲裔權利的責任,制度性和結構性種族主義的持續存在,對非洲裔美國人的公民權利、政治權利和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造成了負面影響。
美國警察對黑人濫用暴力的現象屢見不鮮;超過四分之一的黑人家庭凈資產為零或負數;黑人在教育、工作中遭受普遍的歧視與欺凌……
今年8月,黑人男子雅各布·布萊克在眾目睽睽之下被警察從背后連開7槍而致癱。布萊克的父親在集會上憤怒聲討:“我們非洲裔歷史上被白人‘拐賣’到這個大陸。當他們意識到非洲裔群體已無法清除后,就開始不斷迫害我們。種族歧視已經變成一種制度,制度性種族歧視是真實存在的,它一直存在于美國。”
”1996年,陳建平經過2年的學習,走上了焊工生涯,他始終牢記父親的話,手臂上的傷疤也見證了他20多年以來對焊接工作的執著與堅守。從學徒到熟練焊工,再到鍋爐焊接質檢員、技術員,從普通工人到技師再到高級技師、焊接技能教練……陳建平在師傅指導下不斷學習,在弧光閃耀中鍛煉,在焊花飛濺中成長。
伴隨著國潮藝術蓬勃發展,我國兒童劇呈現出多元化發展新態勢,戲劇、音樂劇、歌劇、舞劇、形體劇、故事劇等爭奇斗艷。《小小非遺夢想家》童劇用創新傳承經典的模式打造兒童戲劇品牌,不僅為孩子們送去藝術享受和歡樂,受到廣大家長和孩子們的青睞,而且為傳統文化藝術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時間終將證明心懷夢想的力量。致敬每一個拼搏過的自己。責 編:趙雅飛 統 籌:陳科敏 監 制:高祥菊 總監制 :李海峰
2020年只剩最后一個月 回顧這一年 我們曾為夢想拼搏,也曾遭遇挫折
11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熱情贊揚了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的卓越貢獻,深刻闡述了新時代勞動和實干的重要意義,激發起全國各族人民勞動創造、奮斗實干的信心力量。
新華社副社長嚴文斌在論壇上致辭,瞭望周刊社黨委書記、總編輯馮瑛冰解讀《2020中國城市幸福感報告》,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介紹人工智能助力幸福城市情況。鄭州在“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省會及計劃單列市)總體幸福度中排名第7位,教育幸福度、醫療健康幸福度、安全幸福度、交通幸福度等指標排名領先。
3年積累單詞量一萬五千個,能與留學生流利對話,被外國人點贊……11月11日,北京大學舉辦第一屆“爭做數一數二的保安員”評選會
在賀蘭山東麓紫色的夢想正在怒放,散發著醇香,芬芳四溢。
貴州衛視于2020年5月18日起推出脫貧攻堅節目《與夢想合拍》,展現貴州脫貧攻堅一線群眾的火熱實踐,同推《與夢想合拍》主題曲及MV,質樸的歌詞和熱血的旋律余音繞梁,號召群眾為了脫貧致富的夢想努力奮斗,吹響了全面小康的號角。
2020年10月17日是第七個國家扶貧日,也是第二十八個國際消除貧困日。今年是我國徹底擺脫絕對貧困,實現全面小康千年夢想的決戰之年。一起來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