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27日12:05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訊 9月27日,重慶果園港碼頭,千噸貨輪組成的船隊,在這里裝卸貨物,一派繁忙景象。
果園港不只是一個港口,而是被賦予了諸多重要的使命,身居“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結點的重要支點;扼守中新(重慶)多式聯運示范基地核心區、陸海新通道等國際貿易的關鍵節點,助推兩江新區成為世界中轉站;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沙盤”上,它還是帶動四川沿江地區港口群的“領頭羊”。
有了這么多“光環”,果園港并不滿足,干完了“重活”干“細活”——不遺余力地打造智慧港口。
果園港。陳力行 攝
果園港VS多式聯運
四向開放通道連通歐亞
打開重慶地圖,果園港深居內陸,不沿海也不沿邊,卻是我國內河“水、鐵、公”聯運物流樞紐港,更是連接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的重要航運樞紐。
去年,重慶市憑借果園港的輻射帶動能力,獲批成為首批國家物流樞紐,這是西部地區唯一一個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
果園港于2013年12月5日開港,七年時間,就躍升為全國最大的內河水、鐵、公聯運樞紐港。
作為交通部規劃建設的內河第三代現代化西部大港,果園港采取了“前港后園”的模式。
以前,貨物運輸到港口,想進行倉儲、加工、交易、再包裝等事項,只能運輸到其它地方,增加了流通成本。因此,建港口物流園解決了這一痛點,不僅減省環節,還能降低成本。
通江達海方面,果園港打通了“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開放通道,“鐵水公空”四種聯運模式在此連通。
向東,通過長江黃金水道連接太平洋,可達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向西向北,經蘭渝鐵路,通過中歐班列可達中亞、歐洲;向南,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連接印度洋,可達東盟、南亞。
果園港。陳力行 攝
果園港VS智慧園區
裝卸智能化結算數字化
不僅跑得遠,果園港還“機智”過人。
果園港將自己演變成了“變形金剛”。
碼頭上的岸橋像巨型機器手,靈活地“拿捏”各種貨物和箱體;控制室里,操作人員只需對著大屏幕,動動手指,就能對堆場內的12排岸橋進行遠程控制。
果園港目前使用的這套智能理貨系統,識別率達96%以上。理貨的同時即生成理貨報告,通過系統線上迅速發送至海關。
今年抗疫期間,果園港還上線了集裝箱“無紙化平臺”。該平臺采用新的信息化業務流程,繁復的紙質單證被電子單證替代,系統整體實現單證電子化、道閘無人化,全程無需人工交接。
在剛剛結束的2020線上智博會上,果園港又牽手前海聯合交易中心QME,共建大宗商品交易及數字供應鏈產業。
其中,“區塊鏈電子倉單”通過區塊鏈技術打造基于聯盟鏈的金融級資產,將現貨轉化為優質安全、直接穿透至底層并且具備良好流動性的短期資產,可為港口及腹地企業客戶提供高效率、低成本、低風險的供應鏈金融服務。
智慧物流、智慧口岸、智慧通關、智慧政務、智慧招商、智慧生活等業務模塊,讓果園港成為了集聚西部、輻射全國、面向世界的智慧物流樞紐。
果園港正在打造智慧國家物流樞紐。陳力行 攝
果園港VS雙城合作
結盟兄弟港一起闖市場
長江是中國的母親河,在果園港的周邊,還有一眾“好兄弟”。
為了加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慶兩江新區與四川天府新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攜手打造內陸開放門戶,果園港將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的多式聯運樞紐節點。
為了形成鏈式合作,果園港與攀枝花、西昌、南充等多個城市簽訂了港口合作協議,正在構建和成都青白江鐵路港兩個國家級物流樞紐的合作聯動。
此外,果園港正在推動與寸灘港、瀘州港、宜賓港之間的四港聯動,攜手推進“一帶一路”,發揮成渝兩地成熟開行中歐班列(渝新歐)、陸海貿易新通道等多條國際國內物流大通道的成功經驗,加強協作互動,共同打造集運和分撥中心。
兩江新區還和廣安市達成了初步意向,依托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的綜合優勢,在鄰水縣共建內陸“無水港”,輻射和帶動區域協同發展。
航拍果園港。馮旨意 攝
果園港VS兩江弄潮
世界中轉站未來更精彩
在兩江新區的不懈打造下,果園港一邊參與國際分工,一邊深入區域合作。
短短幾年,這個年輕港口便實現了“魚躍龍門”,成為“世界中轉站”。
為了進一步賦能港口,兩江新區特別組建了重慶果園港國際物流樞紐公司。截至今年5月底,物流樞紐20平方公里規劃范圍,已實現城規和土規的全覆蓋,分東、西和拓展3個功能區域。
東區核心是果園港,80%已建設完畢;西區主要包含魚嘴鐵路貨運站、果園B保、中新(重慶)多式聯運示范基地核心區等多個物流園區,正在快速建設中。
兩江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果園港是兩江新區內陸開發開放的一個縮影。
兩江新區和果園港的好故事,好聲音,未來更精彩。
美麗的果園港。林麗江 攝
2019年4月9日,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在這里投用,擁有180個試驗室,集自動駕駛、車聯網和汽車大數據研發于一體。
兩江協同創新區位于重慶主城東部槽谷龍盛中心組團,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核心區6.8平方公里,圍繞“山清水秀、綠色智能、開放共享、活力多元”建設方針,注重產城景融合,加強產業協同、人才協同、生活協同、生態協同,賦能兩江新區創新創業創造。
從古鎮出發,驅車幾分鐘便駛上綠意盎然的兩江大道,沿線高檔次的樓宇、高標準的廠房、高品質的景觀,將思緒從過去拉回到2020年。
“千億水土”已長成,是重慶兩江新區水土高新園堅持走“云”與“端”協同發展“磨”出來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