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24日09:30 來源:人民日報
悠揚的馬頭琴聲、歡快的麥西來甫舞蹈、時尚的服裝秀……9月初,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碩縣特吾里克鎮團結社區的大舞臺上,鄉親們自發組織的聯誼活動正在進行。
舞臺下,胡守義和海特熱木·熱力邊看節目邊聊著天。“30年前,我一人帶著3個孩子來到和碩,是海特熱木幫我們一家站穩了腳跟。”胡守義說,“我們現在就跟親兄弟一樣。”海特熱木的女兒上大學時,胡守義還專門送來一筆學費。
和胡守義、海特熱木一樣,各族群眾親如一家的佳話在新疆到處傳頌,“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的觀念深入人心。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以來,新疆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常態化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來參加一次升旗儀式,大家的關系就更親近一分”
“吳老師一定要常來我的新家做客,到時候我們再照一張全家福。”木尼薩·買蘇爾說著流利的普通話,邀請兵團第十二師二二一團學校教師吳俊鳳。
三年前第一次見到木尼薩,吳俊鳳就對這個有些內向的學生印象深刻,主動向學校申請與木尼薩結成親戚。此后,吳俊鳳利用業余時間幫助木尼薩補習功課。不多久,木尼薩學習成績提高了,也更加自信開朗了。今年,木尼薩一家攢夠了錢,蓋起了新房。“我們的全家福多了一個親人。”木尼薩說。
“學校是滋養民族團結種子的沃土。”二二一團學校黨支部書記蔡士太說,“我們學校在校少數民族學生98人。學校以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學校’為目標,通過組織老師和學生結對、學生和學生結對等方式,增進師生間、同學間的感情。”
近年來,新疆把民族團結貫穿到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各族青少年從小玩在一起、學在一起、成長在一起,大家真心相待、守望相助。
沙勒克江·依明的院子,在塔城市新城街道哈爾墩社區格外顯眼,地面和平房的外墻全都漆成了紅色,院子一側的旗桿上五星紅旗迎風飄揚。老人今年74歲,堅持在自家小院升國旗已經11年了。每次升國旗,沙勒克江都通過身邊的故事,講述民族團結一家親的道理。11年來,沙勒克江發放國旗7.5萬面,宣講覆蓋人群17萬人次。
“在我們社區,生活著14個民族,不同民族通婚家庭超過270戶。來參加一次升旗儀式,大家的關系就更親近一分。”社區書記巴哈爾古力說。
“互幫互助,大家一起過上好日子”
“你看,這是我為姐姐劉華專門挑的布料,我要親手為她做一條裙子!”在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縣八家戶農場婦女創業孵化基地“愛心易物空間”縫紉店里,熱孜萬古麗·熱合曼一手拿著裁縫尺,一手在面料上熟練地做著標記。
之前,熱孜萬古麗一家主要以種地為生,一年收入不過2萬元。多次溝通后,結對親戚精河縣衛健委干部劉華建議熱孜萬古麗的丈夫養殖牛羊,她本人有縫紉、刺繡手藝,可以開個縫紉店。幫忙跑貸款、聯系購買設備……在劉華的幫助下,熱孜萬古麗的縫紉店開業了。
“姐姐還幫我聯系了培訓班,我學會了很多技術,經營品種越來越多。”隨著店里訂單增多,熱孜萬古麗開始把縫紉技術傳授給身邊的姐妹們,還招錄了3名員工。
“不是一家人,勝似一家親。”自2016年底廣泛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以來,新疆先后有110多萬名干部職工與160多萬戶各族基層群眾結對認親,成為超越血緣的親人,全區干部職工累計捐款9.87億元,捐物5112萬件,辦實事好事1877萬件。
民族團結感情深,干事創業更方便。在阿克蘇百年老街王三街上,一家名為“民族團結一家親”的餐廳生意興隆,這是一家由7個民族的88位股東入股的餐廳。共同發起人婁建波和木合塔爾·肉蘇力在一次結親認對活動中結為親戚,后來兄弟倆便有了以“眾籌”方式開一家餐廳的想法。
說干就干。兩人先從身邊的親朋好友開始,向大家宣傳餐廳的合作經營模式,以及計劃用餐廳盈利的5%幫助困難群眾的想法。漸漸地,人多了起來,20個、40個、80個……2018年1月,“民族團結一家親”餐廳正式開業。2019年,餐廳專門拿出5萬余元幫助困難群眾。婁建波說:“我們希望帶動更多的人,互幫互助,大家一起過上好日子。”
“維護民族團結,要世世代代接力傳承”
“是邊防連官兵在火災中救了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一輩子都會記著,還要讓子子孫孫學會感恩。”哈密市伊吾縣下馬崖鄉中心村79歲的農民阿迪·尕力說,就像走親戚一樣,他們一家與連隊官兵一走就是40多年。
走在下馬崖鄉整潔的街道上,處處可見軍民團結、民族團結的宣傳欄。阿迪自豪地說:“這都是我們黨員宣傳隊自己辦的。”在村里,阿迪是惠民政策的義務宣傳員、鄰里鄉親的“金牌調解員”。
“維護民族團結,要世世代代接力傳承,就像村里坎兒井的水一樣,長流不斷。”這是阿迪給兒孫們定下的規矩。
“小水滴,一顆顆,匯成坎兒井,千年不干涸;新疆人,一個個,相親是一家,和諧好生活。”這句歌謠,引發廣泛共鳴。
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圖壁縣阿同汗社區,八旬老人王桂珍幾十年如一日,為常年生病臥床的老人洗曬被褥,給獨居老人買面買菜……王桂珍自己并不富裕,只有撿廢品、打零工的收入,也想著幫助周圍鄰居。
“不管哪個民族、哪個家庭、哪個人,只要有困難,我都會盡我所能幫一把。不幫的話,我夜里睡不著。”生長在多民族聚居巷子的王桂珍說。時間長了,見到她的人都把手放到胸前,熱情地喊她“阿同汗”,意為“金子般的心”。小區現在的名字就由此而來。
“她做的好事,一列火車都拉不完!”王桂珍的鄰居海尼沙·木汗說,“她幫助了我,我也跟著她一起去幫助別人。”如今,以王桂珍為隊長,“阿同汗”志愿服務總隊吸引了2.6萬多名注冊志愿者。
天山南北好風光,坎兒井里水長流。從帕米爾高原到準噶爾盆地,從阿爾泰山下到塔里木河畔,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民族團結“同心圓”越畫越大。
(本報記者程龍、楊旭、常欽、李亞楠、阿爾達克)
埃菲社11月2日刊發題為《西藏:通往天空之門的高速路》的觀察報道稱,脫貧攻堅根治西藏貧困“頑疾”。顏如森(音)以前在西藏西南部一個海拔超過4800米的偏遠村莊以放羊為生,每天的收入為9元。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為基礎性事業抓緊抓好。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區,歷史與現實一再證明,民族團結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阿同汗,維吾爾語的意思是“金子般的心”,這是呼圖壁縣呼圖壁鎮團結巷維吾爾族群眾給“阿同汗”愛心志愿服務隊創始人王桂珍取的名字。
西藏和平解放以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親切關懷下,西藏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長足發展。處在新時代的巨大歷史機遇期,西藏的發展更離不開各民族團結互助的內部環境。就整個西藏而言,民族團結與發展的關系,又何嘗不是這么簡單的道理呢。
高德榮,男,獨龍族,中共黨員,1954年3月生,云南貢山人,云南省怒江州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在任期間,科學制定發展戰略,突出培育“水電、礦業、旅游、邊貿”為主的特色產業群,為當地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作出貢獻。
都貴瑪,女,蒙古族,中共黨員,1942年4月生,內蒙古四子王旗人,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腦木更蘇木牧民。上世紀70年代,都貴瑪自學蒙醫蒙藥和婦產科知識,先后挽救了40多位年輕母親的生命。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等稱號。
布茹瑪汗·毛勒朵,女,柯爾克孜族,中共黨員,1942年6月生,新疆烏恰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恰縣吉根鄉護邊員。她積極宣傳愛國護邊工作,在邊境線的許多石頭上刻下“中國”兩個字,這些“中國石”成為當地護邊守邊、彰顯愛國情懷的象征。
文秀蘭放假了,她沒有回自己家,而是來到同住一個小區的艾爾肯叔叔家,給艾爾肯叔叔的孩子輔導功課。在艾爾肯等社區居民的關心關愛和幫助下,伍華瓊一家的生活漸漸有了起色,文秀蘭也加入到幫助他人的隊伍中。
”和著屋外咩咩叫喚的羊群,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蒙古族老人斯仁塔日娃向遠道而來的客人講述著借貧困戶“扶貧羊”的初心。陳立庚 攝 一副墨鏡、一頂鴨舌帽,布滿皺紋的臉上掛著淳樸的笑……今年82歲的斯仁塔日娃是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昂素鎮昂素嘎查“流動扶貧羊”故事的主人公。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鐘英傈僳族彝族鄉位于賓川縣東北部,地處大理、楚雄、麗江三州交叉結合部。賓川縣鐘英鄉唐古地村委會唐古地村屬“直過民族”聚居村,全村以傈僳族、彝族、拉祜族等民族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