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21日13:35 來源:人民網-吉林頻道
“我十來歲的時候我家就開始養鹿了,一開始只有四五頭,現在已經發展到40頭了。我們現在線下線上交易都做,生意非常好,打算再努努力,把養殖規模擴大到100多頭……”長春市雙陽區鹿鄉鎮劉家村盤古屯的村民王強滿臉笑容,向大家介紹起了盤古屯的致富之路。
據了解,鹿鄉鎮位于“中國梅花鹿之鄉”長春市雙陽區西部,處于長春市半小時經濟圈內,全鎮總面積258平方公里,下轄18個村,總人口5萬余人,卻有90%的人從事鹿產業。小鎮的名字和鹿相關,小鎮的幸福生活也由鹿而起。
雙陽梅花鹿。王海躍 攝
“目前全鎮鹿存欄14萬頭,占全國總養殖數量的六分之一,擁有養鹿戶8500戶,中小型鹿場1400個;現有生產研發類企業40多家,其中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3家,從事梅花鹿生產經營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200余家。”談及收益,鹿鄉鎮黨委書記李冰自豪地說,2019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25850元,高于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1萬余元。
建于2006年的長春市雙陽區博文鹿業,作為當地發展較好的代表性企業,以吉林農業大學為技術依托,實施雙陽梅花鹿種源保護,推廣雙陽梅花鹿品種提純扶壯、人工輸精等技術。通過標準化生產、規范化管理、產業化發展、國際化對接,如今,該公司已建成梅花鹿場區4個,總存欄3000頭,年產鹿茸3噸以上,鹿酒年生產能力達到300噸,截至2019年年末,銷售收入達到5000萬元,實現利稅總額660萬元,并且輻射帶動當地及周邊500余戶農民發展梅花鹿產業。
雙陽梅花鹿。王海躍 攝
口袋富了,“腦袋”更要富。近年來,雙陽區積極搶占鄉村振興的頭班車,充分放大梅花鹿產業優勢,注重產業融合、文化融入、治理融通,今年,中國雙陽梅花鹿博物館建成并正式對外開放。
中國雙陽梅花鹿博物館。王海躍 攝
“在這里可以了解到鹿的起源、演變,以及寫入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趙氏煮炸鹿茸技法等和鹿相關的中國傳統文化,還可以了解到雙陽鹿業的發展、鹿業的文化內涵、近年來鹿業的輝煌成績以及未來鹿業發展等內容。”據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雙陽梅花鹿博物館投入運營后,主要用于吉林省梅花鹿產業文化展示以及各類鹿文化藏品的收藏、展示和傳播,服務全省、輻射全國,促進農業產業一二三產融合,提升“雙陽梅花鹿”品牌的影響力和美譽度,展示長春現代化都市圈美好形象,為全省鄉村振興現場會注入流淌的文化元素。
中國雙陽梅花鹿博物館。王海躍 攝
中國雙陽梅花鹿博物館。王海躍 攝
中國雙陽梅花鹿博物館。王海躍 攝
“獵鄉生活,日作夜話,晨牧夕歸,時聞松濤陣陣,鹿鳴聲聲。48歲的德柯麗是內蒙古自治區級非遺傳承人,在她家院子里,一幅幅刻有鄂溫克族傳統圖案的馴鹿皮毛剪刻畫尤為引人注目。
最有特色的使鹿部落居住在根河市敖魯古雅鄂溫克族鄉,長期生活在大興安嶺原始森林,世代打獵為生,被稱為“中國最后的狩獵部落”。德柯麗在位于敖魯古雅鄂溫克族鄉的工作室中制作獸皮衣(5月31日 攝) 新華社記者 賀書琛 攝 “90后”鄂溫克族姑娘艾吉瑪便是其中一員。
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根河市最北部的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那里的人們至今延續著300年來的放養馴鹿的游獵生活。在政府的宣傳下,馴鹿已經成為了當地的旅游特色之一,越來越多的游客慕名來敖魯古雅觀賞馴鹿、體驗鄂溫克馴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