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8日22:04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9月18日電特稿:支持聯合國事業,中國言出必行
新華社記者于榮
2015年秋,習近平主席出席聯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宣布了支持聯合國事業的一系列重大倡議和舉措,5年來均已得到落實且成效顯著。
一諾千金,言出必行,行必有果。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和公共產品的提供者,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小標題)聯合國事業的堅定支持者
在人類與新冠疫情的抗爭中,疫苗被認為是最大的利器。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上,習近平主席表示,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為實現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擔負性作出中國貢獻。
這是中國攜手世界抗擊新冠疫情的鄭重承諾。當前,中國正在以高效務實的行動踐行諾言,與多方展開疫苗研發等合作。
在抗擊疫情中,中國高度重視國際合作,積極響應聯合國發起的全球人道應對計劃,向世界衛生組織提供5000萬美元現匯援助,向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物資援助,向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防疫物資……
與各國聯手抗疫,是中國堅定支持聯合國事業的最新行動。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發展中國家,中國始終積極參與聯合國各領域工作,推動聯合國將發展置于國際合作議程的核心位置,聚焦發展中國家的關切和訴求。
“中國是聯合國事業的堅定支持者和主要參與者,也是國際合作和多邊主義的支柱,發揮著核心作用。”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這樣評價。
(小標題)促進共同發展的無私幫助者
2018年6月初,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本揚來到中國湖南花垣縣十八洞村,探尋“精準扶貧”的中國經驗。作為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老撾也確定了到2020年實現脫貧的目標。
中國解決了14億人的溫飽問題,今年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對人類發展事業的偉大貢獻。脫貧的“最后一公里”問題,是全人類戰勝貧困道路上的共同難題。中國經驗為世界減貧事業提供了寶貴借鑒。
在消除自身貧困同時,中國也聚焦共同發展。2015年聯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期間,中國宣布設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并開創性地設立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把維護中國利益同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結合起來。
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學員、坦桑尼亞財政與經濟部官員賽義德·姆里紹說:“中國對非洲的幫助不僅限于資金援助,更重要的是中國企業在當地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立項建廠,幫助非洲國家實現更廣泛、更長遠的發展。”
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之際,“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與中國減貧經驗”線上研討會日前舉行。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表示,中國非凡的發展進程在全球范圍內為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做出了巨大貢獻。在新冠疫情全球流行、不確定性增多的背景下,世界需要為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付出更大努力。在此過程中,中國的作用不可或缺。
(小標題)維護和平穩定的重要貢獻者
自2019年5月部署到黎巴嫩任務區以來,中國第18批赴黎巴嫩維和部隊在黎以邊境已安全高效清排雷區超1萬平方米,發現并銷毀地雷1577枚,被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司令德爾科爾稱為“捍衛和平穩定不可或缺的貢獻者”。
自2015年聯合國維和峰會以來,中國先后派遣22批維和工兵和醫療分隊共計6000余人,參加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南蘇丹、蘇丹達爾富爾、馬里、黎巴嫩等地的維和行動。中國還在國內舉辦維和國際培訓班、承辦聯合國各類維和警察培訓班,派遣維和教官赴國外授課培訓。
中國加入聯合國維和能力待命機制,組建8000人規模的維和待命部隊。目前,中國已成為聯合國維和待命部隊數量最多、分隊種類最齊全的國家。聯合國評價中國是“維和行動的關鍵因素和關鍵力量”。
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積極參與朝鮮半島核、伊朗核、阿富汗、緬甸、中東、敘利亞等重大地區熱點問題的解決,不斷探索和實踐具有中國特色的維護和平之道。
(小標題)綠色地球的持久守護者
2019年9月,《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四次締約方大會期間,曾獲聯合國“全球治沙領導者獎”的庫布其沙漠治沙帶頭人王文彪應邀分享經驗。經過30年治理,這一中國第七大沙漠已是綠意盎然,為全球荒漠化治理貢獻了中國經驗和智慧。
庫布其治沙并非孤例。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中國的生態文明實踐得到越來越多國際認可:“三北”防護林工程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確立為全球沙漠“生態經濟示范區”,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浙江省“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和“螞蟻森林”項目先后榮獲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2019年2月公布的衛星圖片和數據顯示,從2000年到2017年,全球新增綠化面積約有四分之一來自中國,貢獻比例居全球首位。
在改善自身生態環境的同時,中國積極參與全球生態治理,分享技術和經驗:中國菌草技術已傳播到斐濟、老撾、萊索托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科技助力非洲和中亞國家“點荒成綠”;中東多國專家來華研習固沙法……
中國還持續推動完善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獲得國際社會高度肯定。法國環境與發展國際研究中心主任弗蘭克·勒科克認為,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方面,中國走在世界前列。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英厄·安諾生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美妙地闡述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世界應以中國為榜樣,堅持綠色、可持續的發展道路,下定決心改善環境。(參與記者:倪瑞捷、李銘、章建華、毛鵬飛、李良勇、馬意翀、張永興)(完)
顯然,中國不僅在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更在經濟社會發展和全球治理中去融入這種理念。只要我們揚起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風帆,人類發展進步的航船必能乘風破浪、不斷前行,駛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特稿:奏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強音——記習近平主席出席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以及巴黎和平論壇
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2018年9月19日,在中秋佳節來臨之際,習近平主席和夫人彭麗媛在釣魚臺國賓館親切看望正在北京休養的西哈莫尼國王和太后莫尼列。
新冠肺炎疫情傳播速度之快、感染范圍之廣、防控難度之大前所未有,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的實踐,催生了偉大的抗疫精神。全社會、全民族合力抗擊疫情的生動場景,彰顯了全社會的凝聚力和中華民族的向心力,詮釋了偉大抗疫精神形成的實踐支撐。
2020年第20期《求是》雜志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從3月15日至9月6日,我國總計出口口罩1515億只、防護服14億件、護目鏡2.3億個、呼吸機20.9萬臺、檢測試劑盒4.7億人份、紅外測溫儀8014萬件 2020年4月6日,中國援助18個非洲國家的抗疫物資運抵加納。
——抗疫斗爭偉大實踐再次證明,中國共產黨所具有的無比堅強的領導力,是風雨來襲時中國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2020年9月8日上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中國的人權道路,是中國人民自己走出來的。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向世界展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大國責任擔當。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稱贊:“中國面向非洲國家這樣的發展中國家采取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政策是中國對全球減貧事業的另一大貢獻。
一個理念,回答時代之問;一個理念,照亮未來之路;一個理念,彰顯中國之智。中國,不僅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倡議者,更是這一理念的踐行者。中國第15批赴蘇丹達爾富爾維和工兵分隊在遠赴蘇丹的一年多時間里,先后完成多項任務。
在上個世紀前半葉人類兩度身歷慘不堪言的戰禍之后,聯合國應運而生,國際社會支持多邊主義的聲音成為主導力量。中國是第一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的國家,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也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唯一的發展中國家。
題:“團結合作才是人間正道”——寫在習近平主席即將出席聯合國成立75周年系列高級別會議之際 解析“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的時代之問,習近平主席給出中國方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