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7日17:3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秉持科學態度、尊重科學規律、堅守科學認知、實施科學舉措,展現了中國人民崇尚科學的理性態度與務實精神
提升全社會文明程度和科學素養,才能用千千萬萬個文明健康的小環境,筑牢常態化疫情防控的社會大防線
在不久前播出的《開學第一課》上,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介紹,健康寶、大數據應用等技術為復工復學提供了有力保障;北斗三號導航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講述,北斗在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設中實現高精度定位、精確測繪,助力“十天建成一所醫院”的中國速度;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送上“少年兒童衛生健康寶典”,強調公共衛生意識的重要性……可以說,尊重科學的精神,不僅體現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全方位全過程,而且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偉大抗疫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尊重科學,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實踐品格。”面對前所未知的新型傳染性疾病,我們秉持科學精神、科學態度,把遵循科學規律貫穿到決策指揮、病患治療、技術攻關、社會治理各方面全過程。科學技術是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正是堅持科學地防、科學地控、科學地治、科學地管,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我們才能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重大戰略成果、創造人類同疾病斗爭史上又一個英勇壯舉。
人類與病毒的較量,某種程度上也是科學和時間的競速。在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我們實行中西醫結合,先后推出八版全國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篩選出“三藥三方”等臨床有效的中藥西藥和治療辦法,被多個國家借鑒和使用;在疫情突如其來的時候,我們注重科研攻關和臨床救治、防控實踐相協同,第一時間研發出核酸檢測試劑盒,加快有效藥物篩選和疫苗研發;我們準確把握疫情形勢變化,從“四早”“四集中”到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從實行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到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因時因勢制定重大戰略策略。堅持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秉持科學態度、尊重科學規律、堅守科學認知、實施科學舉措,展現了中國人民崇尚科學的理性態度與務實精神。
“新技術是中國遏制疫情的秘訣之一!”在談到中國防疫的經驗時,一名外國專家這樣總結。充分運用大數據分析和AI算法,可以形成精確的疫情地圖,而健康碼的運用,為護航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的人口流動提供了支撐;在中國科學技術館上線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網絡專題展覽里,從解碼“看不見的敵人”,到講解如何層層筑牢防線,科學精神在反復宣講中深入人心。事實上,無論是搶建方艙醫院,還是多條技術路線研發疫苗;無論是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大數據追蹤溯源和健康碼識別,還是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有序推進復工復產,都是對科學精神的尊崇和弘揚,都為戰勝疫情提供了強大科技支撐。
也要看到,科學是對抗疫情的利器,也是每個普通人必須具備的文明素養。涵養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不是簡單的清掃衛生,而是人居環境、飲食習慣、社會心理健康、公共衛生設施的全方位改善;不是單純的科學普及,而是換位思考、理性判斷的思維訓練。對勤洗手、多鍛煉等健康生活常識不能再忽視了。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公共衛生設施建設,提升全社會文明程度和科學素養,才能用千千萬萬個文明健康的小環境,筑牢常態化疫情防控的社會大防線。
“我們的生存依賴于科學”。今年3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行的一場線上會議上,100多個國家科學部門的代表達成了共識。在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國內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暴發疫情的風險仍然存在的情況下,堅持尊重科學、相信科學,善于依靠科學、運用科學,我們一定能匯聚起戰勝疫情的堅實力量,早日奪取抗疫斗爭全面勝利。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17日 05 版)
《選編》充分反映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要論述,高屋建瓴、統攬全局,思想深刻、內涵豐富。
導診、消毒、清掃等各類機器人,配送、測溫、巡邏等各式無人機,還有多功能防護面屏、移動手術車、負壓病房……20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期間,網絡云展廳呈現的科技抗疫裝備成為關注焦點。
導診、消毒、清掃等各類機器人,配送、測溫、巡邏等各式無人機,還有多功能防護面屏、移動手術車、負壓病房……20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期間,網絡云展廳呈現的科技抗疫裝備成為關注焦點。
一段時間以來,關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虛假信息以及將疫情政治化、污名化的言論甚囂塵上,嚴重阻礙國際合作抗疫努力。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日前表示,關于新冠病毒的虛假和具有煽動性、誤導性的信息日益泛濫,加重了疫情對社會的影響,各國政府和國際社會必須聯手抵制錯誤信息和污名化。
在4月8日這個英雄城市解封的歷史性時刻,讓我們共同緬懷犧牲的逝者,共同感謝堅守奉獻的人民,共同期待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穩步恢復蓬勃生機,共同向著人類最終擊敗新冠病毒的決勝邁進。
秉持科學態度、尊重科學規律、堅守科學認知、實施科學舉措,讓科學精神的陽光穿越疫情陰霾的籠罩,匯聚起戰勝疫情的堅實力量 “這是一個需要事實而不是恐懼的時刻,是需要科學而不是謠言的時刻”,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談到疫情防控時這樣表示。
秉持科學態度、尊重科學規律、堅守科學認知、實施科學舉措,讓科學精神的陽光穿越疫情陰霾的籠罩,匯聚起戰勝疫情的堅實力量 “這是一個需要事實而不是恐懼的時刻,是需要科學而不是謠言的時刻”,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談到疫情防控時這樣表示。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對每一位普通公民科學精神和理性思維能力的一次大考。我們要用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文明良好的科學素養、客觀全面的理性思維和擔當作為的責任意識,凝聚贏取抗疫勝利的強大合力。
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送走最后一批痊愈患者,正式休艙。97歲高齡的新冠肺炎患者付桂英老人,幾天前在醫護人員的陪同下走出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協和醫院。武漢協和醫院放射科主任鄭傳勝說:“在新冠肺炎患者診療期間,科學的力量讓治療更高效、更精準。
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態勢正在拓展,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恢復,與激發真抓實干、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有很大關系。發揚力戒虛功、務求實效的優良作風,砥礪責任擔當之勇、集納科學防控之智、強化統籌兼顧之謀、激發組織實施之能,切實抓好各項工作落實,我們一定能贏得大戰大考,交出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