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4日18:33 來源:人民網-旅游頻道
人民網北京9月14日電(白帆)在國內疫情持續好轉、旅游產業復工復產的當下,又恰逢國慶節與中秋節重疊,8天長假十分富足。多家旅游企業發布的十一黃金周數據顯示,今年國慶、中秋假期期間,游客的出游熱情高漲,國慶假期火車票搜索量同比增長超八成,小眾玩法倍受歡迎。
出游高峰提前開啟
去哪兒網數據顯示,8月31日至9月初,國慶假期火車票搜索量同比增長83%。比如9月30日、10月1日出發的北京-哈爾濱、深圳-長沙的部分車次已經暫無余票。受此影響,10月1日出發的北京-哈爾濱、深圳-長沙、深圳-武漢、上海-哈爾濱等熱門航線僅剩全價經濟艙機票。
馬蜂窩數據顯示,今年國慶、中秋期間的第一個出游小高峰將在9月26日提前開啟,請4天假,開啟一場長達十多天的旅行,成為不少年輕游客的選擇。此外,出行峰值將在9月30日和10月1日到來,也有部分中短途游客選擇在10月3日錯峰出游。
中青旅遨游數據顯示,80%的受訪者計劃在中秋國慶期間走出家門,出游主力則以具備一定經濟收入的年輕白領為主,其中26-45歲“朝九晚五”的白領族群成為國慶出游主力,占比約為80%,學生以及老年人群約占比20%。此外,47.01%參與調研的客人表示愿意選擇3-5天精巧的短期游,假期前后可以有些許時間休息調整;37%的受訪者更愿意“拼假”出游,充分利用年假、調休假等帶薪休假制度以延長假期時光,在“深度”享受旅行的同時最大化提升出游品質。
實際上,此次中秋國慶假期是疫情防控常態化之后今年最后一個法定假期,民眾的出游熱情由此釋放。途家及斯維登集團聯合創始人羅軍表示,相信隨著十一假期游客出游休假,整個行業復蘇的腳步也會加快。斯維登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城市公寓入住率已經達到90%以上,旅游地入住率達到50%至60%。另外,同程、飛豬、攜程等也在通過補貼站的方式搶占客流。受旅游復蘇影響,酒店、機票的價格出現明顯上漲。飛豬數據顯示,國慶期間酒店均價較8月上漲65%,但同比去年國慶期間低30%。
小眾玩法倍受追捧
值得注意的是,在出游主力轉變、個性化需求明確、防疫意識增強的背景下,小團游、定制游、自駕游等成為熱點。數據顯示,有4成以上國慶假期計劃出游的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定制旅游這一新鮮“玩法”。純玩無購物、高星級酒店、專屬導游、精致小團等成為國慶旅游的關鍵詞,定制旅游發展迅速并呈現出強烈增長的態勢。此外,馬蜂窩旅游提供的數據顯示,黃金周期間的定制游訂單占比顯著升高,較去年同期上漲24%。
另外,國內自駕游發展迅速,受疫情影響,中國游客越來越傾向于選擇自由度高、安全性更好的自駕方式出行。在今年長達8天的“加強版”國慶黃金周中,不少中國游客選擇自駕前往內蒙古、云南和西部省市開啟長線自駕之旅。馬蜂窩旅游大數據顯示,“國慶自駕游”搜索熱度周環比上漲153%。
馬蜂窩旅游研究中心負責人馮饒分析,中國年輕游客喜歡挖掘目的地的個性化小眾玩法,例如,此前游客前往呼倫貝爾,主要是游覽林區和草原風光。而今年隨著馬蜂窩旅游直播等新旅游內容的出現,越來越多游客了解到了當地馴鹿、民族手工藝等特色民俗文化,也希望實地探訪,體驗這些新的玩法。
大西北熱度不輸海島
從目的地上來看, “十一”假期期間人氣最旺的國內十大目的地省份為云南、貴州、四川、重慶、西藏、江蘇、浙江、上海、山東、福建。云南以其優美的自然風景、豐富的人文歷史景觀,成為最受游客追捧的“十一”旅游目的地。此外,今年“十一”國內旅游市場呈現出主題分明的特點,“行走山水”、“解讀歷史”、“美食之旅”成為最受國內游客關注的旅行主題。
馬蜂窩的數據則顯示,北京秋季旅游熱度上漲51%,東北的長春、哈爾濱、沈陽均進入秋季旅游熱度漲幅明顯。馮饒介紹,草原、山區等偏重戶外活動的旅游目的地,一直是今年游客出行的熱點,新疆也一直是國內自駕游客的秋季熱門選擇,相信未來三個月里,新疆也將迎來更多國內游客的到訪。
在出境游尚未恢復之際,國內游成為絕對的主角,全國各省市在恢復跨省游之后不斷發力,搶奪游客。根據攜程發布的數據,今年中秋國慶期間,除傳統熱門目的地三亞、麗江、昆明、廈門、西安、拉薩、哈爾濱、貴陽、成都、九寨溝之外, “大西北”國慶熱度暴增475%,其中甘肅熱度增長最快,蘭州躋身全國熱搜城市第4位。旅客出行時間預計比去年增長1.7天,多跨越2.5個省的距離,“穿越大半個中國”成國慶旅行新趨勢。
攜程數據顯示,上海赴西寧國慶機票搜索熱度上漲307%,上海赴蘭州機票熱度上漲143%,廣東赴蘭州機票搜索熱度上漲205%,赴西寧機票熱度上漲186%。而烏魯木齊機票搜索熱度上升300%,西安機票搜索熱度上升207%。在這些目的地,看沙漠、大江大河、丹霞地質,騎駱駝、走絲路遺址,都成為國慶熱門玩法。
現在,出游需求慢慢多起來了,但旅游產品供給和相關配套設施卻稍顯不足。冬季旅游“火”一把不難,但冬季旅游開發者如何跳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圈子,不斷提升游客在當地的體驗感、獲得感,增強旅游目的地的持續吸引力,還需要做很多功課。
連續的晴天霸屏, 一杯冰闊樂是最大的滿足。降水降溫模式洶涌上線。雨雪天氣,道路濕滑,注意減速慢行。圖:段晉哲 綜合:河南氣象、鄭州氣象 編輯:戰強 私家車999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
眼下全國各地秋色正濃,是旅行出游的好時節,雖然黃金周已過,但人們的旅游熱情不減。在武漢歡樂谷、花博匯等“惠游湖北”活動的免票景區,這幾天,紛紛迎來了萬人規模的團隊游客。
這也直接意味著,在經歷了上半年的疫情深度沖擊之后,中國經濟正式迎來“轉正”時刻。從目前公布的數據來看,中國也成為了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一個前三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的國家,當之無愧地是“風景這邊獨好”。
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統計顯示:第三季度游客出游意愿達80.22%,同比恢復九成左右。中國國內游擁有超級大市場,國內游發展的基本面從未變,旅游接待規模保持穩固增長,從2011年的26.41億人次,增長到2019的60.06億人次,總體增幅127.41%,收入規模從2011年1.93萬億,增長到2019年的5.73萬億,總體增幅196.89%。
日前,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主要負責人解讀2020年國慶節、中秋節假期旅游市場數據,并預計全年旅游經濟呈“U型”恢復和振興發展態勢將是大概率事件。
億萬游客之所以能夠盡享假期,是因為有無數勞動者堅守在崗位,用專業精神和職業素養支撐著各行各業有序運轉。萬家燈火、山河秀美、經濟復蘇,每個勞動者都在用汗水為民族復興貢獻著力量。
6.37億人次出游,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665.6億元;近1億人次觀影,票房達39.2億元;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同比增長4.9%……10月1—8日,國慶中秋雙節同慶,中國市場人氣持續火熱,客流量持續攀升,恢復流動的中國到處呈現活力四射的氣象。
6.37億人次游客,同比恢復79.0%;4665.6億元旅游收入,同比恢復69.9%。這個假期,湖北累計接待游客5228.59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48.29億元,分別恢復到去年國慶假期的82.74%和72.26%。
消費需求加快釋放,市場人氣持續攀升,國內大循環活力強勁,黃金周展現中國消費大市場的力量。人們期待,未來更多有溫度、有品質、有特色、有心意的商品和服務能順勢而生,讓消費環境更優,讓消費活力更足,讓黃金周含金量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