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3日17:36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
習近平:我們呼吁,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這段話出自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習近平總書記以天下為己任,提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致力中外合作,彰顯中國擔當,引領世界進步。十九大報告更明確指出,中國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人類命運共同體境界高遠、內涵豐富,其要有五:一是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協商,致力建設持久和平的世界;二是安全上統籌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致力建設普遍安全的世界;三是經濟上維護并完善經濟全球化,致力建設共同繁榮的世界;四是文化上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致力建設開放包容的世界;五是生態上合作應對氣候變化,致力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國對外開展抗疫合作,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中國力推各方團結抗疫形成天壤之別,美國個別政客不僅自身抗疫無能,而且破壞全球公共衛生治理合作,更為大選私利而開動輿論機器,竭力對外“甩鍋”,妄圖抹黑與丑化中國,充分暴露其霸道、自私與虛偽本質,美國個別政客的倒行逆施注定失敗。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類面臨諸多共同挑戰,沒有一個國家能獨善其身。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和蔓延,再次充分印證了人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只有像習近平總書記說的那樣,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才能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本期特約專家:陳向陽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習近平:我們都在同一艘船上。在今年多場多邊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密集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張,回應時代之問,給出中國方案。“我們都在同一艘船上”,風高浪急之時,人類唯有團結合作、同舟共濟,才能應對全球性風險挑戰,才能乘風破浪,行穩致遠,駛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習近平:我們都在同一艘船上。在今年多場多邊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密集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張,回應時代之問,給出中國方案。“我們都在同一艘船上”,風高浪急之時,人類唯有團結合作、同舟共濟,才能應對全球性風險挑戰,才能乘風破浪,行穩致遠,駛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魯伊基·肇嘉(Luigi Zoja)心理學教授,曾任教于意大利巴勒莫大學和英蘇布亞大學,國際分析心理學會(IAAP)前主席,意大利著名心理分析師。申荷永 心理學教授,曾任職華南師范大學、復旦大學和澳門城市大學;國際分析心理學會中國學會會長;著有《中國文化心理學心要》《心理分析:理解與體驗》《榮格與中國文化》。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設置專題,集納習近平有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論述,為推動“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解題。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習近平對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多方面闡述: ——搭建多種形式、多種層次的國際政黨交流合作網絡,匯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強大力量;
隨著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步伐不斷向前邁進,中國以自身復蘇帶動世界共同復蘇的效應日益凸顯,中國同東盟合作的空間將更為廣闊 11月27日至30日,以“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為主題的第十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廣西南寧舉行。
顯然,中國不僅在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更在經濟社會發展和全球治理中去融入這種理念。只要我們揚起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風帆,人類發展進步的航船必能乘風破浪、不斷前行,駛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特稿:奏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強音——記習近平主席出席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以及巴黎和平論壇
國家主席習近平27日在第十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致辭。習近平說:“2013年,我提出愿同東盟國家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攜手共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為了促進民心相通,習近平強調,要構建“人文共同體”,促進文明互學互鑒,增進各國睦鄰友好,夯實上海合作組織長遠發展民意基礎。面對世界和亞太正在經歷的深刻變革,對于亞太合作未來的路怎么走,習近平提出,要共同構建開放包容、創新增長、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亞太命運共同體”。
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于11月20日在廣州開幕。本屆會議以“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征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有600余位全球知名政治家、戰略家、學者、企業家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