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3日10:42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蔣和勝(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經濟研究所所長);鄒濤、李小瑜(均系四川大學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貧困具有多維性、動態性和成因復雜性等特征,一步脫貧易,穩定脫貧難。脫貧后如何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解決的一項重要課題。習近平總書記在系統考察我國當前脫貧攻堅工作整體形勢、深入分析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基礎上,強調“要探索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
我國實現穩定脫貧面臨三重困難,即穩定增收難、成果鞏固難、持續保障難。造成上述困難的深層次因素在于,一方面,脫貧人口實現穩定脫貧的動力和能力不足。例如,部分脫貧人口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脫貧致富內生動力;部分貧困人口受教育水平有限,接受職業培訓時間不足。另一方面,脫貧基礎薄弱。主要表現為貧困地區產業基礎薄弱,特色項目優勢不明顯,產品附加值不高,生態環境脆弱,加之基礎設施落后,制約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同時,貧困人口抗風險能力較低,因病因殘因災返貧問題明顯。由此可見,實現穩定脫貧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綜合性的工作,需要兼顧當前和長遠利益,協調各方行動,統一規劃,整體布局,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
建立穩定脫貧與鄉村產業振興銜接機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構建穩定脫貧和鄉村產業振興銜接機制,有助于以產業振興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以產業發展解決貧困人口就地就業問題。具體可從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基于貧困地區自然、人文資源條件,在堅持市場需求導向基礎上,優先選擇資源豐富、經濟效益高、市場前景佳的扶貧產業,打造獨具特色的農產品品牌。二是延伸貧困地區產業鏈,推動農產品就地深加工和冷鏈物流建設,鼓勵電商平臺入駐,助推農村電商發展。因地制宜促進農業與旅游、康養、文化等產業融合發展,引導產業發展紅利更多留存貧困地區。三是培育和引入優質帶貧主體,創新產業組織模式。一方面,壯大集體經濟,通過發展龍頭企業、農村合作社、種養大戶等形式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優先考慮貧困人口就業,帶動貧困人口發展;另一方面,引入一批經濟效益好、帶貧能力強的企業,創新產業組織模式,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帶動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建立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的內生動力能力生成機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打好脫貧攻堅戰,關鍵在人,在人的觀念、能力、干勁”,“要加強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讓脫貧具有可持續的內生動力”。構建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的內生動力能力生成機制,能夠通過“扶志”助力貧困人口樹立脫貧致富意愿,通過“扶智”提升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的自我發展能力。具體可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從脫貧意愿看,堅持思想引領,引導貧困人口摒棄陳規陋習,強化其脫貧信心,激發穩定脫貧內生動力,讓“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理念延伸至“我要致富”。另一方面,從脫貧能力看,關鍵在于教育。在扎牢基礎教育根基的同時,推進職業教育普及,使思想引領與知識教育、技能培訓相結合,為提升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創造更多內外部條件。
建立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穩定脫貧協同機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扶貧開發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動員和凝聚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要堅持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多種舉措有機結合和互為支撐的‘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構建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穩定脫貧協同機制,既要深入推進政府主導的專項扶貧和行業扶貧,又要創新多方力量共同參與的社會扶貧模式。具體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引導專項扶貧和行業扶貧中更多的扶貧資金和項目向困難群眾傾斜。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堅持扶貧性質,多招收困難鄉親就業。企業參與興辦扶貧車間,先富帶后富”。二是宣傳、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穩定脫貧工作,對典型事跡、突出貢獻人物給予表彰,倡導形成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脫貧的良好氛圍。依托全國扶貧信息開發系統,搭建專門的扶貧幫扶信息共享平臺,以實現貧困人口的需求與社會力量的資源有效對接。
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驟減或支出驟增戶加強監測,提前采取針對性的幫扶措施,不能等他們返貧了再補救。”構建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就要做好事前監測預防工作,構建敏捷管理體系,以實時掌握貧困人口收入水平的動態變化,適時幫扶干預,防止返貧。具體可從兩方面入手:一是構建穩定脫貧返貧監測機制。穩定脫貧返貧監測機制主要是針對易引起貧困戶和邊緣戶返貧的諸多因素和脫貧戶的脫貧效果進行監測,并依托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進行信息的縱橫向傳遞,決策機構依據實時信息判定是否啟動相應后續機制。二是構建穩定脫貧幫扶機制。穩定脫貧幫扶機制是基于穩定脫貧返貧監測機制提供的信息,對于出現預警的貧困對象立即采取響應幫扶舉措,包括自我能力提升響應幫扶、產業幫扶、就業幫扶、消費扶貧幫扶、綜合社會保障政策幫扶等。
建立脫貧政策延續保障機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部脫貧,并不是說就沒有貧困了,就可以一勞永逸了,而是指脫貧攻堅的歷史階段完成了。相對貧困問題永遠存在,我們幫扶困難群眾的任務永無止境。”建立脫貧政策延續保障機制,旨在保證貧困地區在實現脫貧摘帽后,脫貧政策和扶貧隊伍保留一段時間,避免因政策斷供出現返貧。具體可從三方面入手:一是扶貧政策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全面脫貧后,要確保扶貧政策和幫扶制度在時間上的延續性和穩定性,對于確需退出的政策和制度要保證過渡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避免出現突然性政策中斷。二是扶貧隊伍保持相對穩定。貧困縣黨政正職要保持穩定,做到摘帽不摘責任;脫貧攻堅主要政策要繼續執行,做到摘帽不摘政策;扶貧工作隊不能撤,做到摘帽不摘幫扶;要把防止返貧放在重要位置,做到摘帽不摘監管。三是推進穩定脫貧政策與鄉村振興政策有效銜接。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針對主要矛盾的變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動減貧戰略和工作體系平穩轉型,統籌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建立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體制機制”。
《光明日報》( 2020年09月11日 11版)
聯播+“鄉親們脫貧后,我最關心的是如何鞏固脫貧、防止返貧,確保鄉親們持續增收致富。在我們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之際,央視網《聯播+》特梳理總書記對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要求,與您一起學習。
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和武漢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6日在武漢舉行。根據《農業保險助推脫貧攻堅藍皮書》,近年來我國農業保險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助力防貧、防返貧的作用不斷凸顯。
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和武漢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6日在武漢舉行。根據《農業保險助推脫貧攻堅藍皮書》,近年來我國農業保險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助力防貧、防返貧的作用不斷凸顯。
九年來,劉海鷹和他的團隊行程近20萬公里,先后為6000余名偏遠貧困地區的患者進行義診,為109個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家庭帶來重生希望。江西吉安永新縣對有特殊病、慢性病等疾病的貧困群眾建立健康檔案,定期開展巡訪,為他們提供精準健康服務。
九年來,劉海鷹和他的團隊行程近20萬公里,先后為6000余名偏遠貧困地區的患者進行義診,為109個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家庭帶來重生希望。江西吉安永新縣對有特殊病、慢性病等疾病的貧困群眾建立健康檔案,定期開展巡訪,為他們提供精準健康服務。
經過8年持續奮斗,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
“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注入了強大動力,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指明了前進方向。決勝脫貧攻堅,是長期奮斗的成果,更是啟航新征程的動員。
“來,嘗嘗我們種植的菊花,純天然無污染,可以直接吃。” 據介紹,這些菊花是狀元紅皇繡菊,花型大,結球狀,可鮮食,亦可蒸、煮、燒、拌,食用、泡茶、釀酒、入藥均可。
王國生強調,要聚焦重點任務,持續提升脫貧攻堅質量。會議通報了2020年省脫貧攻堅成效考核發現問題。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民盟河南省委、省脫貧攻堅督查巡查組負責同志在主會場參加會議。
實現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工作成果,而是長期接續奮斗的心血結晶。當前,我國整體貧困基本得到解決,貧困發生率顯著降低,為推進扶貧脫貧戰略銜接鄉村振興戰略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