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2日18:12 來源:澎湃新聞
【地評線】堅持“四個面向”,吹響向科技進軍的嘹亮號角澎湃特約評論員 李作言2020-09-12 07:04 來源:澎湃新聞9月11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京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科技事業發展要堅持“四個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
“四個面向”,立足我國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的國內外環境,基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實現人民高品質生活的需要,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需要,順利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需要,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內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根本遵循和重要指南。堅持“四個面向”,需要洞察我國科技事業的進步性。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方針指引下,全社會勠力同心,我國科技事業在內取得歷史性成就: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涌現,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在外與世界一起成長,從適應規則到一些前沿領域逐步完成從“趕”到“超”的跨越。例如,我國對新冠疫苗的研發,在世界范圍內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這些進步,為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打下了牢固的根基,更是堅持歷史發展眼光看待我國科技事業現狀,理性面對世界科技前沿,堅定科技事業發展自力更生與國際合作“兩條腿走路”的底氣所在。
堅持“四個面向”,需要理解技術的人文性。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讀。一是要充分看到科技創新對于改善人們生存生產生活的重要作用。
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廣大科技工作者在治療、疫苗研發、防控等多個重要領域開展科研攻關,不僅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更為14億國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提供了堅強之撐。這是科技進步對“一切為了人民”的最有力賦能。未來,讓科技創新發展在更大廣度和深度惠及人民生命健康,彰顯人本人文色彩,還大有文章可做。
二是要對科技發展的核心群體——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更多關懷照拂。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從創新人才的教育培養,健全科技人才的評價體系、激勵機制,加大對基礎研究的財政、金融、稅收投入等方面,作了全方位的部署。其中對于給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華的舞臺,堅決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等的強調,精準戳中科技發展和人才培養的痛點難點,將極大釋放體制機制活力,讓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更具獲得感和幸福感,進而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科技事業中。通過“付出——獲得”的良性循環,讓科技工作成為體面事業,讓科技人才成為人人尊敬的群體,從而在全社會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濃厚氛圍。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是新時代科技創新的價值觀。
面向經濟主戰場,就能按照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讓科技要素、科技資源更加優化配置,進一步增強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的全鏈條式促進作用;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就能在戰略謀劃上登高望遠,胸懷全局而后謀一域之計,在戰術安排上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堅持優先推進和久久為功的統一兼顧,讓承載國之重器的戰略目標不斷邁出矯健步履。
長期以來,我國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以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之上,忘我工作,勇攀科學高峰,在取得一項項重大科技成果的同時,還凝聚了寶貴的科學家精神。這種科學家精神的內核,包括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家國情懷,包括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鉆研精神,包括不慕虛榮、不計名利的品格情操……這是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要繼承和發揚的“傳家寶”,更應成為激勵后來者有信心、有意志、有能力登上科學高峰的強大精神動力,成為廣大青少年砥礪品格、走上科技創新之路的強大精神指引。前賢有詩曰:攻城不怕堅,攻書莫畏難。科學有險阻,苦戰能過關。昂首邁步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途上的中國,以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的號角,開啟了更智慧、更從容、更堅定的新征程。
來源:澎湃新聞
聯播+11月28日,“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并勝利返航。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致以熱烈的祝賀,向所有致力于深海裝備研發、深淵科學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11月27日00時41分,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并網成功,意味著中國打破了國外核電技術壟斷,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標注中國科技創新新高度。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科學技術應該造福全人類。”11月10日,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首屆大會開幕,習近平主席的賀信彰顯了大國風范,讓世界吹拂起科技創新、共贏發展的勁風。特別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科技創新大顯身手,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抗擊疫情作出了重大貢獻。
科技創新工作要面向經濟主戰場,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對我國科技工作者的一貫要求。只有讓科技創新面向經濟主戰場,推動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實現動能轉換,讓科技創新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推動力。
科技創新工作要面向經濟主戰場,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對我國科技工作者的一貫要求。只有讓科技創新面向經濟主戰場,推動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實現動能轉換,讓科技創新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推動力。
科技創新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這是習近平總書記4年前提出的“三個面向”。縱觀華夏五千年文明史,中國曾長期處于世界科技前沿,特別是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印刷術這四大發明,為世界科技發展作出過卓越貢獻。
編者按: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9月11日下午在京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就“十四五”時期我國科技事業發展聽取意見。創新是當今時代的重大命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更加凸顯了加快提高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的緊迫性。
在這樣的背景下謀劃科技創新、推進科技創新,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尤須增強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肩負起歷史賦予的科技創新重任。以更加有力的行動承擔起歷史責任,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勇攀科學高峰,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定能不辱使命、不負重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必將越走越寬。
現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只有改善科技創新生態,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給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華的舞臺,才能讓科技創新成果源源不斷涌現出來。
1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京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就“十四五”時期我國科技事業發展聽取意見。依靠改革激發科技創新活力,通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把巨大創新潛能有效釋放出來,堅決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