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1日17:32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11日訊(記者 賈佳)黑龍江黑河自貿片區結合區位優勢開展對俄合作,充分利用自貿區這塊金字招牌,明確“多區聯動”工作思路,其中與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市(阿穆爾州及遠東城市)跨境聯動,與廣東自貿區橫琴等片區聯動,與哈爾濱、綏芬河片區聯動,推動對俄及東北亞開放深入開展,推動全省、帶動合作片區“向北開放”。同時,推動黑河與周邊縣(市)區,開展合作,復制推廣自貿區經驗,成為引領地方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在“行走自貿區”網絡主題活動黑龍江自貿區云座談會上獲悉,截至6月末,黑河自貿片區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3.8%;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58.65;拉動當地就業1092人。
黑河自貿片區與俄羅斯遠東第三大城市一江之隔,區位條件優勢非常明顯,跨境電商日漸成為邊境線上對俄貿易的重要角色。相關負責人在會上表示,黑河自貿片區設立以來,跨境電商實現了大幅發展。中俄跨境電商物流一直存在著運輸費用高、速度慢等問題。為加速國際化商品的流通速度,黑河自貿片區搭建了“多倉聯動”的物流體系,為跨境商品打造了一條高效的進出口雙向通道。記者了解到,2019年,黑河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區交易額達到15億元,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的影響下,交易額仍然接近6.5億元,其中網絡零售額的增長比例更是高達11.2%?!岸鄠}聯動”創新模式,既提升了物流的中轉效率,也降低了跨境電商企業的物流成本,同時優化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這樣的新模式使兩國之間跨境電商的運轉實現蓬勃發展。
與此同時,黑河自貿片區一直重視與對口城市廣東省珠海市合作,尤其是與自貿區橫琴片區和高欄港開發區交流比較密切,取得了催人振奮的成績單。相關負責人表示,黑河自貿片區學習借鑒廣東自貿區成功的經驗,緊密聯合黑河片區的實際,正在加快推進建設功能完善的大數據平臺,打造智慧自貿區。雙方共同分析研究資源稟賦、產業基礎、互補空間和市場前景,圍繞農業、科技、中醫藥等產業開展合作。利用俄羅斯及黑河農產品、中藥的資源優勢,以及黑河口岸中藥材試進口的創新政策,雙方共同建設“綠色有機農產品和中醫藥產業園”,共同引入企業,推進中草藥種植、加工項目和集散服務平臺建設,開展中藥研發和綜合利用等方面合作。另外,利用俄電優勢,拓展黑河現有園區規模,提升“俄電加工區”發展水平,共建 “飛地園區”;利用俄羅斯天然氣發展清潔能源及化工新材料等系列產業。黑河自貿片區還攜手珠海市橫琴創新發展研究院,共建黑河分院,加強自貿區發展研究,將憑借粵澳、粵黑各自獨特的區位和產業優勢,推動黑河進一步融入 “一帶一路”建設,拓展國際合作的朋友圈。
此外,黑河自貿片區按照“三區一島”規劃整合20平方公里核心發展區和60余平方公里的聯動發展區,重點規劃建設橋頭物流樞紐區、互市貿易加工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進口能源綜合加工區、大黑河島文旅產業園等區域,為發展跨境產業集聚群提供功能平臺。相關負責人表示,依托中俄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對接跨境能源資源產業合作項目87個,其中簽約43個,開工建設19個,產業領域覆蓋跨境農產品加工、跨境木材加工、跨境物流、進口能源綜合利用、沿邊金融等各領域。
12月1日,省長尹弘在鄭州調研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工作,強調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為著力點,持續強化制度創新,將自貿試驗區加快打造成為對外開放高地,在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示范引領作用。
第17屆中國-東盟博覽會27日在廣西南寧開幕,中國-東盟自貿區全面建成十年來,雙邊貿易快步增長,雙向投資穩中有升,經濟技術合作不斷深入。東盟國家館每個國家的展區,都各具本國特色,例如走進緬甸展區,觀眾立刻會被眼前黃燦燦的色調所吸引。
“中國—東盟博覽會的舉辦,不僅為促進東盟與中國的經貿往來做出了積極貢獻,同時也為提升東盟與中國之間的政治互信提供了很好的契機,還為東盟與中國的人民提供了一個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的平臺。”11月27日,第十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南寧開幕,老撾駐華大使坎葆·恩塔萬接受媒體采訪時作了上述表述。
商務部部長助理 李成鋼:中國北方10年前基本看不到產自東盟的熱帶水果,如今榴蓮、山竹、龍眼等已鋪滿中國大街小巷的超市。商務部部長助理 李成鋼:要落實好升級《議定書》“未來工作計劃”,在RCEP的基礎上探討實現更高水平的市場準入,增加規則議題,打造更加互惠互利、開放包容的中國-東盟經貿關系。
商務部部長助理 李成鋼:中國北方10年前基本看不到產自東盟的熱帶水果,如今榴蓮、山竹、龍眼等已鋪滿中國大街小巷的超市。商務部部長助理 李成鋼:要落實好升級《議定書》“未來工作計劃”,在RCEP的基礎上探討實現更高水平的市場準入,增加規則議題,打造更加互惠互利、開放包容的中國-東盟經貿關系。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遭受嚴重沖擊,但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仍保持穩定增長。中國—東盟自貿區成立十年來,各國搭建平臺、暢通渠道、增進交流,服務范圍從自貿區建設向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拓展,不斷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
11月15日,涵蓋15個成員國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在RCEP第四次領導人會議期間簽署,意味著全球最大自貿區正式誕生。周立紅說,當前,中歐雙方正在進行最后沖刺,爭取年內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
歷時8年“長跑”,覆蓋世界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11月15日,涵蓋15個成員國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在RCEP第四次領導人會議期間簽署,這意味著全球最大自貿區正式誕生。
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正式簽署。徐秀軍認為,RCEP的簽署是多邊主義和貿易自由化的重要里程碑,表明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仍然是世界經濟和人類前進的正確方向。
對于消費者以及依賴域內國家進口原材料、零部件的企業來說,由于取消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成本大大減少,消費者將能買到物美價廉的域內國家產品,企業進入域內國家的“門檻”將大大降低。協定簽署后,產自新西蘭的羊毛可以免稅進入中國,在中國織成布料后再免稅出口到泰國制成成衣。本國勞工出國就業的門檻也將降低,進一步促進區域內的勞動力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