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0日20:09 來源:齊魯晚報網
陳薇
女將軍
中國工程院院士
“玩毒”29年,救人無數
抗擊非典的杰出科學家
“埃博拉的終結者”
被認為是《戰狼2》中doctor chen的原型
2020年9月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01
1月26日,農歷大年初二,54歲的陳薇帶領專家組進駐武漢。
2天后(1月28日),由軍事醫學研究院與地方公司共同研制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RT-PCR熒光探針法)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應急審批,獲得醫療器械注冊證書。
4天后(1月30日),緊急展開的軍事科學院帳篷式移動檢測實驗室開始運行,應用自主研發的檢測試劑盒,配合核酸全自動提取技術,核酸檢測時間比現有時間大大縮短,加快了確診速度。
快!
熟悉陳薇的人都知道這是她最大的特點。
走路快、說話語速快、工作節奏快,這是她20多年來科研生涯養成的習慣,因為她總是感覺時間不夠用。
這種快節奏甚至讓周圍的很多男性同事汗顏:“她的思維非常敏銳,能夠同時處理好多事情,總是跟不上她的節奏。”
而成為女科學家,這是學生時代的陳薇從沒想過的事情。
1966年,陳薇出生于浙江省蘭溪市。
陳薇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不但容貌秀麗,還是一名成績優異且穩定的“學霸”。
1988年,陳薇浙江大學化工系畢業,獲得了浙大保送清華大學的唯一資格,順利進入清華大學生物化工專業攻讀碩士。
但這時的她,并沒想做科學家。
她長發飄飄,前衛而時尚。
生性活潑的陳薇,雖是理科生,但是喜歡文學和舞蹈,常常光顧周末學生食堂舞會。她還是大學咖啡廳的第一批女服務員。
1990年,一次到軍事醫學科學院取抗體的機會,讓她了解了這里,她被這里的尖端課題和科研設備所吸引,產生了一種投身其中的強烈愿望。
1991年,碩士畢業的陳薇作出了一個選擇:參軍,去軍事醫學科學院做科研。很多人并不理解她的選擇,因為在此之前,她已經簽約了南方一家著名的生物公司,如果按照之前的計劃,她將過上高薪白領的生活。
但獨立有主見的陳薇堅持了自己的決定。
1998年,32歲的陳薇從軍事醫學科學院博士畢業。同年,她成為了一位母親,但只休了一個月產假,就回到了實驗室。幾年時間里,陳薇很少在夜里12點之前回家、回宿舍。
漸漸地,陳薇開始領銜重大科研任務并嶄露頭角。
2003年春天,“非典”爆發,學校停課,娛樂場所停業,全國陷入一片恐慌。
危急時刻,37歲的陳薇受命研制預防“非典”病毒的疫苗。沒有周末和節假日,她天天泡在實驗室。
照顧孩子的事情就交給了丈夫麻一銘。
兩人相識于火車上,當時還是清華大學研究生的陳薇,受同學之邀去山東泰山旅游,途中邂逅了麻一銘。臨下車時,麻一銘問陳薇要電話。性格開朗的陳薇說:“正好,我們宿舍剛裝了一部電話。”然后便將號碼給了麻一銘。
麻一銘如獲至寶,牢記在心。
在麻一銘的追求下,1992年兩人走到了一起。
婚后,麻一銘承擔了大部分家務,為陳薇忙碌的科研工作解除了后顧之憂。他不肯讓她做家務,認為是對她才能的“浪費”,覺得她做別的事情更有價值。
02
2003年,陳薇所在的研究所在國內率先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確定了“非典”的元兇。
她帶領課題組冒著生命危險,與“非典”病毒零距離接觸,進行非典病毒的體外細胞試驗,構建新的動物實驗模型。
雖然團隊擁有生物安全高等級實驗室,但相對應的防護服根本不夠用,陳薇團隊堅持依靠現有的條件,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做。
根據常規,人在負壓實驗室一次最多工作5個小時就必須出去透透氣。但是為了和疫情搶時間,她和同事們不顧實驗室里負壓缺氧的環境帶來的劇烈頭痛,進去一待就是八九個小時。為了多待一會兒,他們進實驗室前,還盡量不吃飯不喝水,使用成人尿不濕,以減少出來的次數。
在實驗最關鍵的時候,陳薇和組員們在實驗室48小時沒有合眼,終于得到了一個振奮人心的結果:由于干擾素的保護,細胞在“非典”病毒的攻擊下安然無恙。
在隨后進行的大動物與臨床實驗中,因為每天都要與高濃度的“非典”病毒零距離接觸,陳薇與團隊被單獨隔離。
長達100多天的時間里,麻一銘和4歲半的兒子沒辦法見到陳薇。
一天,有人告訴麻一銘,當天的《東方時空》節目可能會有陳薇的鏡頭,他就和兒子在家里盯著電視機等。陳薇一出來,兒子就撲上去親吻電視屏,這一幕被細心的麻一銘拍了下來。
陳薇跑遍了全國83個“非典”定點醫院,在高危人群中指導用藥、收集數據,功夫不負有心人,她在最短時間內驗證了干擾素的有效性。
2003年4月28日,她和團隊研發的“重組人ω干擾素”,通過了國家食藥監局的批準,獲準進入臨床。
為滿足急需,陳薇組織全室人員加班加點生產,在營區外連續奮戰20多個晝夜,使“重組人ω干擾素噴霧劑”的日產量,由最初的幾百支很快增加到2萬支。
事后,她又親自將2000多支噴鼻劑及時送到小湯山醫院。據統計,全國共有1.4萬名醫護人員使用了“重組人ω干擾素噴霧劑”,同時采取了其他防護措施,無一例感染。
記者問她:“跟‘非典’病毒每天面對面怕不怕?”
陳薇脫口而出:“穿上這身軍裝就意味著這一切都是你該做的。”
這一年,她獲得了“2003年度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榮獲“中國青年科技創新杰出獎”。
2008年5月,汶川地震。
陳薇擔任國家地震專家委員會災害評估組副組長,組織編寫《震后衛生防病30問答》和《衛生防疫與心理援助知識手冊》,冒著余震率隊入川,戰“疫”長達兩月。
從災區回家后,她又立馬投身“軍隊奧運安保指揮小組”專家組,成功處置多起生物疑似事件。
與“毒”共舞
2004年,陳薇將目光轉向了致死率最高的病毒“埃博拉”。
2006年,陳薇團隊“重組埃博拉疫苗項目”獲得國家“863計劃”支持。
2014年,西非大規模暴發埃博拉疫情并迅速向外蔓延。傳播到了歐洲和美洲,引發全球恐慌。
為了將疫情阻擋在國門之外,陳薇不顧艱險,率隊赴非。2014年,世界首個抗擊埃博拉病毒的新基因疫苗研制成功。不久后,陳薇團隊拿到了境外臨床試驗的準入證,實現了我國自主研發疫苗境外臨床試驗的“零”突破。
2015年,陳薇團隊走進了塞拉利昂,在當地開始了二期臨床試驗,為疫區人民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展現了中國有能力為世界人民的健康貢獻智慧的大國形象。
有人問她:“埃博拉是什么?”“你做埃博拉疫苗有誰用?”當時的陳薇沒有回答。
也有人說,如果沒有2014年埃博拉疫情的暴發,你們做的事情豈不是白做了。
“如果疫苗沒有應用,我覺得很慶幸,至少全世界人民都是安全的。這個事情對我們來說很常態,我的前輩、老一輩的科學家,很多人我不知道他們一輩子在做什么,但我知道,一旦國家或者軍隊需要我們拿出力量、展示我們的力量的時候,總是能看到軍隊的力量在,從SARS、禽流感、汶川、奧運安保到埃博拉都是。”
03
近30年的軍旅歲月,在陳薇看來,下先手棋,打主動仗,始終是科研工作者應有的追求,更是軍人應有的擔當。
在生物安全防控的戰場上,他們是一線中的一線。有同事跟她說,“陳薇,你少搞些‘魔鬼性’的課題研究”,可她的腦海里,炭疽、鼠疫、天花、埃博拉這些烈性微生物的影子揮之不去,一想到這些東西可能用于戰爭和恐怖襲擊,給國家和民族帶來災難性的后果,她對鑄造“生物盾牌”就有一種使命感和緊迫感。
2015年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舉行晉升少將軍銜儀式,49歲的陳薇,成為當天晉升的唯一一名女軍官。
2016年,因“抗埃”貢獻突出,陳薇榮獲CCTV-10“2015年度中國十大科技創新人物”,同時入選的,還有因發現青蒿素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屠呦呦教授。
2019年11月,53歲的陳薇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由于在阻擊非典、抗擊埃博拉等多場硬仗中作出重要貢獻,陳薇也被視作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制“百米”賽跑中的“種子選手”。
抵達武漢的第5天,在金銀潭醫院,陳薇見到了身患漸凍癥、妻子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但仍堅守一線的張定宇院長。她對張院長說:“你的事跡讓我非常感動。”
張院長回復她:“彼此彼此。”
目前,在缺乏疫苗和特效藥的前提下,康復患者的血漿是臨床特異性治療最稀缺的資源。“由于中國傳統文化提倡大病之后重在休養,過去很多康復者不愿意捐獻自己的血漿。”陳薇說。
1月31日,拿著國家科技部下發的《關于請協助采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康復者血液樣本的函》,22名康復患者表示愿意讓專家檢測血液標本是否符合獻漿標準。其中有的人身體虛弱,連采血都很困難,這讓陳薇非常感動。
“我是一個母親、一個女兒、一個妻子,我希望我的家人健康,同樣希望全天下的人都健康。”
作為軍人,只有兩種狀態,
一個是打仗,一個是準備打仗。
我們目前在疫區,就是要打仗的,
而準備打仗,
就是此前我們在科研工作中的積累,
也包括技術方面的儲備。
我們要把養兵千日的“兵”動員起來,
以最快的速度,
投入到這場特殊的戰爭之中。
這,是陳薇的態度。
由陳薇和團隊研發的重組新冠疫苗,創下多項第一,目前已經獲得俄羅斯和巴基斯坦批準開展三期臨床試驗。
研發疫苗的短短半年時間,陳薇的頭發由黑變白,許多人看了十分心疼。陳薇說:“我們承擔了更多的困難,我們承擔了更多的危險,人民會受到更少病魔的折磨,更多的過上健康生活。”
04
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舉行,陳薇院士獲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她聞令即動,在基礎研究、疫苗、防護藥物研發方面取得重大成果,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貢獻!
陳薇在當天的座談會上表示,雖然國內疫情已經防控得非常好了,但國外每天還有數以萬計的感染病例,抗疫還是任重道遠。
8日下午,中國工程院召開學習鐘南山、張伯禮、陳薇院士科學精神座談會。陳薇之子麻恩浩在會上發言:“非常有幸作為家屬,在人民大會堂參加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我很激動,亦很自豪。記憶中和母親相處的時間總是很少,但她從來不會對我提過高的要求,對我的每個選擇也都充分支持。母親曾對我說:‘你這輩子做好兩件事就可以,第一件事是娶自己喜歡的女人,第二件事是做自己喜歡干的事業。’我非常感激她的這份‘放養’的政策。受到母親的影響,我也選擇了與母親相似的專業,并且以全A的成績和最優畢業生的身份畢業。”
麻恩浩表示,作為年輕人,應將自己的青春奉獻給祖國。他會和母親一起“戰斗”。
感謝陳薇院士
致敬巾幗英雄
來源/全國婦聯網信中心綜合CCTV-7《軍旅人生》欄目、福建衛視《中國正在說》第一季、中國婦女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軍事科學院、光明日報、央視新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張伯禮臨危受命,于1月27日飛赴武漢參與新冠肺炎的救治,在抗疫前線奮戰了80多天。除了新冠疫苗,陳薇還率領團隊研發新藥,加緊研制針對特異性治療新冠病毒感染的單抗藥物。
新型冠狀病毒的出現 人類的命運再次遭受挑戰 陳薇率領軍事醫學研究院專家組隨即出征 農歷大年初二連夜抵達武漢 展開核酸檢測與科研攻關 間賽跑 與病魔較量
新型冠狀病毒的出現 人類的命運再次遭受挑戰 陳薇率領軍事醫學研究院專家組隨即出征 農歷大年初二連夜抵達武漢 展開核酸檢測與科研攻關 間賽跑 與病魔較量
首日封是陳薇團隊給參加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Ⅰ期臨床試驗的志愿者們的禮物。由陳薇團隊主導研發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2019-COV)疫苗(腺病毒載體),是全球第一個啟動Ⅰ期臨床試驗的疫苗。
首日封是陳薇團隊給參加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Ⅰ期臨床試驗的志愿者們的禮物。由陳薇團隊主導研發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2019-COV)疫苗(腺病毒載體),是全球第一個啟動Ⅰ期臨床試驗的疫苗。
2020年1月,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國,武漢被按下“暫停鍵”。在抗疫一線拼搏奮戰的,還有遲象陽、張夢瑤、董韻竹3名女博士——她們既參加核酸檢測,又參與疫苗、抗體研究等科研攻關。
9月7日,陳薇表示,團隊研發的重組新冠疫苗,對已經發生變異的新冠病毒能夠完全覆蓋。29年來,在與病毒的較量中,陳薇拿下了一個又一個軍功章—— 2003年抗擊非典時期,憑借敏銳的科研直覺,陳薇與課題組連夜進入生物安全實驗室。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她聞令即動,緊急奔赴武漢執行科研攻關和防控指導任務。經過1個多月的救護工作,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所有住院患者清零,共救治危重患者 71 人,好轉出院 67例。
是他們 白衣執甲、醫藥為兵 團結齊心、奮不顧身 筑起一道道生命防線
為了隆重表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中作出杰出貢獻的功勛模范人物,張伯禮、張定宇、陳薇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由軍隊抽組的軍事醫學專家大年初二緊急深入武漢,全力進行科研攻關,支援武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科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