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09日15:29 來源:映象網
最近,一名叫梁穎的女孩在微博發布一篇長文,指責前男友通過強暴強行追求自己的渣男行為。文章一出便迅速引起輿論關注,將當事人羅冠軍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雖然后經證明其“強奸”罪名并不成立,但羅遭受到了嚴重的人肉搜索與網絡暴力。對此,我們必須警惕,在正義和網絡暴力相裹挾的當下,稍不留神好心就會變了味。當仗義執言變成無端謾罵,正義便不再是正義,而成了暴力的借口和工具。
長期以來,網絡上關于性別對立的話題日漸激化。近年來種種惡性事件更加劇了矛盾,而網絡作為輿論發酵的主戰場更是放大了這種沖突。無論是北大女生遭男友pua自殺、杭州殺妻案,還是南京女大學生被男友殺害,都已經給大眾留下“女性在兩性關系中更易受傷害”的印象。梁女士此篇博文準確抓住了大眾的神經痛點,從而激起輿論。借此迅速引起輿論關注與網友站隊,也不難說明其中緣由。
網絡暴力的本質,是發起者和參與者的共同泄憤。2018年,四川德陽一位安姓醫生在游泳時被兩名“熊孩子”騷擾,其丈夫便與孩子起了沖突。事發后,兩名“熊孩子”的家長為了報復,對安醫生夫婦進行毆打,并收買當地出名自媒體,利用網絡輿論顛倒黑白,最終網絡暴力讓安醫生選擇自殺。如果說男孩家人的初衷是為了出口氣,那么他們所造成的網絡暴力便已然成為了殺害無辜性命的元兇?;ヂ摼W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然而拿起麥克風就不再是面對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任何網絡暴力的參與者都應為后果負責。
整治網絡暴力,還需從源頭抓起。具體來說,就是整治任何可能導致網絡暴力的前提。在事件剛發生時,監管部門需立刻引起重視,進行核查和落實,通過合法手段的懲治來達到“大快人心”,而不是通過其他惡劣行徑。另一方面,構建健康理性的網絡輿論環境,維護穩定有序的社會秩序,也需要每一個網民、每一個個體擦亮雙眼,堅決杜絕跟風暴力。
積羽沉舟,群輕折軸。兩三句言論可能不會帶來很大影響,但在龐大群體推動下的網絡暴力已然成為了威脅網絡輿論環境的一大勢力,甚至凌駕于法律之上,造成媒介審判等嚴重后果。我國積極推進法治建設的路上容不得半點沙子,必須警惕網絡暴力所帶來的一切危害,堅決不能讓正義在“群起而攻之”的憤懣中毀于一旦。(王玥)
《阿富汗時報》日前刊登題為《友好的正義》社論,認為采取切實行動指控對阿富汗平民犯下罪行的人是有必要的,阿富汗人歡迎任何人譴責傷害阿普通民眾的非人道行為。
新密市曲梁鎮一村馬姓村名化名“正義”,舉報當地張灣村馬莊七組農田里被放數千噸石頭,沒有任何手續,破壞耕地。映象網實地暗訪,負責人趙某稱這些石頭是附近修路挖出來的,他弄過來準備賣出去,每噸賣40元。新密市曲梁鎮黨政辦稱:這個事簡單,回頭查一下,若沒有手續,馬上讓他清理走。
法治不僅要求完備的法律體系、完善的執法機制、普遍的法律遵守,更要求公平正義得到維護和實現。要把社會公平正義這一法治價值追求貫穿到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的全過程和各方面,讓公平正義的陽光照進人民心田。
中國的蓬勃發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合乎邏輯、順應潮流的正義事業。中國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信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矢志不渝行和平正義之舉。
題:他們,永遠是我們心中最可愛的人——志愿軍將士精神永流傳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上,杜文亮老人向抗美援朝英雄雕像敬禮(10月27日攝)。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友好組織和友好人士,對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給予了有力支援和支持。” 70年前,為反抗侵略、捍衛和平正義,中國人民志愿軍肩負著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10月25日首戰告捷,揭開了第一次戰役的序幕。
”——摘自《誰是最可愛的人》 10月19日,“銘記偉大勝利 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開幕。
70年前,為了保衛和平、反抗侵略,中國黨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高舉正義旗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為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巨大貢獻。
“抗美援朝戰爭鍛造形成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必將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從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尋找給養,砥礪骨子里的戰斗勇氣和奮斗激情,我們必能走好走穩民族復興這關鍵一程。
70年前,為了保衛和平、反抗侵略,中國黨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高舉正義旗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為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