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09日09:2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根植中華文明,正在成為中國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文明進步的鮮明旗幟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展現了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和建設的姿態
中國的發展本身就是對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的巨大貢獻
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種全球性挑戰層出不窮。面對“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的時代之問,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高度,深刻洞察人類前途命運和時代發展大勢,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解決全球性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這樣一種對世界大勢深刻洞察、對人類命運真誠關切的天下情懷,充分體現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
隨著全球價值鏈、供應鏈深入發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國經濟融合是大勢所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匯聚了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大公約數,也匯聚著世界各國對和平、發展、繁榮向往的最大公約數。避免冷戰思維陷阱,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構建持久和平;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以鄰為壑、損人利己,主張普遍安全;針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堅持合作共贏、共同繁榮;傳承中國天下大同的思想,堅持文明互鑒、開放包容;針對日益嚴重的氣候變化和環境挑戰,崇尚綠色低碳,致力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根植中華文明,正在成為中國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文明進步的鮮明旗幟。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源自共產主義的奮斗理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及當代中國的外交實踐。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承繼協和萬邦的中華文明傳統,總結當代中國的外交實踐經驗,展現出中國為世界作出更大貢獻的胸襟和情懷。在全球化的世界中,中國的發展與世界的進步相互促進,面對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中國發揮負責任大國的積極作用,高舉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旗幟,推出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拓展自貿區建設、完善外商投資法律等一系列重大舉措,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高質量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成為堅持多邊主義、完善全球治理、推進全球合作的中流砥柱。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展現了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和建設的姿態。中國是世界上發展最快、最具潛力的新興市場國家,在新中國成立后的70多年時間里,實現了由弱到強的歷史性轉變,創造了世界發展史上的奇跡。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和建設是中國的大國責任,也是世界對中國的期待。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須始終堅持“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要看到,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具有全球性影響力的同時,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依然艱巨繁重,中國的發展本身就是對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的巨大貢獻。一個富強起來的中國,將使世界的發展更加平衡,和平與繁榮更有希望。
中華文明歷經五千年而不衰,得益于其開放包容,以“天下大同”“協和萬邦”的胸懷融匯不同文明。人類命運共同體正是這一天下情懷的當代體現。中國夢與世界夢息息相通,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將與世界的文明進步互相促進。秉持天下情懷,中國將繼續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同世界各國一道,加強宏觀政策協調,合作應對挑戰,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合作共贏增進人類福祉、推動世界進步。
(作者為外交學院副院長、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09日 05 版)
習近平:我們都在同一艘船上。在今年多場多邊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密集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張,回應時代之問,給出中國方案。“我們都在同一艘船上”,風高浪急之時,人類唯有團結合作、同舟共濟,才能應對全球性風險挑戰,才能乘風破浪,行穩致遠,駛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習近平:我們都在同一艘船上。在今年多場多邊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密集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張,回應時代之問,給出中國方案。“我們都在同一艘船上”,風高浪急之時,人類唯有團結合作、同舟共濟,才能應對全球性風險挑戰,才能乘風破浪,行穩致遠,駛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魯伊基·肇嘉(Luigi Zoja)心理學教授,曾任教于意大利巴勒莫大學和英蘇布亞大學,國際分析心理學會(IAAP)前主席,意大利著名心理分析師。申荷永 心理學教授,曾任職華南師范大學、復旦大學和澳門城市大學;國際分析心理學會中國學會會長;著有《中國文化心理學心要》《心理分析:理解與體驗》《榮格與中國文化》。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設置專題,集納習近平有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論述,為推動“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解題。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習近平對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多方面闡述: ——搭建多種形式、多種層次的國際政黨交流合作網絡,匯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強大力量;
隨著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步伐不斷向前邁進,中國以自身復蘇帶動世界共同復蘇的效應日益凸顯,中國同東盟合作的空間將更為廣闊 11月27日至30日,以“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為主題的第十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廣西南寧舉行。
顯然,中國不僅在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更在經濟社會發展和全球治理中去融入這種理念。只要我們揚起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風帆,人類發展進步的航船必能乘風破浪、不斷前行,駛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特稿:奏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強音——記習近平主席出席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以及巴黎和平論壇
國家主席習近平27日在第十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致辭。習近平說:“2013年,我提出愿同東盟國家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攜手共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為了促進民心相通,習近平強調,要構建“人文共同體”,促進文明互學互鑒,增進各國睦鄰友好,夯實上海合作組織長遠發展民意基礎。面對世界和亞太正在經歷的深刻變革,對于亞太合作未來的路怎么走,習近平提出,要共同構建開放包容、創新增長、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亞太命運共同體”。
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于11月20日在廣州開幕。本屆會議以“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征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有600余位全球知名政治家、戰略家、學者、企業家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