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02日16:56 來源:紅星新聞
六年前,河南駐馬店,不愿向命運低頭的46歲盲人李金生,踏入了高考考場,被稱為盲人高考第一人;六年后,李金生的15歲兒子李某洲因意外成為視力殘疾人,一家人卻在為他去哪上初中發愁。
▲李金生走出考場 圖據人民網
三年前,李某洲在放學途中與同學推搡、打鬧時,不幸倒地,左眼受傷,加上他右眼自小視網膜脫落,自此李某洲再也看不清眼前的世界,被認定為視力殘疾人。自李某洲小學畢業后,普通學校無法提供無障礙教育支持,駐馬店當地的特殊教育學校暫無視力殘疾人班,“我又相繼聯系了多個外地特殊教育學校,但因受戶籍制度的限制,像青島、鄭州等很多特殊教育學校在義務教育階段不招收外地學生。”李金生稱,眼看已過了正常開學時間,孩子卻無學可上。
就此情況,9月1日下午5時許,駐馬店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一名劉姓科長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們于前幾日收到李金生反映的相關情況,并在9月1日通過省教育廳聯系到了商丘市特殊教育學校,經有關部門協調,商丘市特殊教育學校已同意接收李某洲,并安排其9月3日到學校報道。
因與同學推搡致視網膜脫落
被認定為視力二級殘疾
2014年6月7日,新中國第一份盲文高考試卷面世,河南駐馬店市確山縣考生李金生成為首位使用盲文試卷參加普通高考的考生,最終李金生的總成績為58分。
▲2014年高考盲文數學試卷。資料圖片
盡管對于已高中畢業26年的李金生來說,想取得可以被大學錄取的成績,希望微乎其微,但是他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參加高考的過程大于結果,“根據2008年殘疾人保障法第29條和54條規定,殘疾人可以上大學,提供無障礙試卷,我想推動這條法律的落實。”于是,他在這年成為全國焦點,并被稱為“盲人高考第一人”。
▲李金生展示他的準考證 圖據人民網
高考結束后,李金生回到了原來平淡的生活,繼續做著盲人按摩的生意,和同樣是視力殘疾人的妻子共同養育著兒子李某洲,為照顧他們的日常起居,其大哥大嫂也和他們共同生活。
可是天有不測風云,2017年下半年,剛上五年級的李某洲因在放學途中與同學推搡、打鬧,致使他倒地,左眼受傷,加上右眼自小視網膜脫落,李某洲再也看不清眼前的世界,后經治療無效,被認定為視力殘疾人。隨后,李金生將學校和涉事學生起訴至法院。
據河南省駐馬店市中級人民法院出具的民事判決書顯示,一審法院認定事實為,原告李某洲和被告路某川均系駐馬店第二實驗小學學生,2017年12月19日中午放學后,原告李某洲和被告路某川在校外放學途中相互推搡、打鬧,致使原告倒地,眼睛受傷。
最后,法院判定該同學致傷他人,有主觀過錯,李某洲與他人推搡、打鬧致自己受傷,主觀亦有過錯,且兩人過錯程度相當,判決確認兩人監護人均各承擔50%的民事責任,而因為事發在放學后,學校不承擔責任。
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據病例顯示,受傷次日李某洲前往駐馬店市第一人民醫院檢查治療,之后因病情嚴重轉院前往河南省人民醫院住院治療,病歷記載入院日期為2017年12月23日,醫院對其傷情診斷為:左眼視網膜脫離;左眼玻璃體混濁;右眼無晶體眼;右眼玻切術后;右眼硅油存留;雙眼高度近視。此后李某洲在2018年先后4次前往醫院做眼部手術,可是視力卻每況愈下,“他的視力一直在下降,到現在只能看到一絲光線了。”李金生說。
▲李某洲的殘疾證
李某洲的殘疾證顯示,李某洲為視力殘疾人,殘疾登記為二級,簽發日期為2019年6月28日。據了解,我國視力殘疾分四級,按視力和視野狀態分級,其中盲為視力殘疾一級和二級,低視力為視力殘疾三級和四級。
教育局稱已對接外地特殊教育學校
此后,相對于適應不再明亮的世界,讓年僅12歲的李某洲更恐懼的是,接受自己是視力殘疾人的事實。
“去年6月份兒子小學畢業,我說給他找盲校,他一聽十分抗拒,就說不去那種學校,不讀書了,剛好那時候做了一場手術,醫生要他好好休息三個月,我就依了他。”李金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由于視網膜脫落嚴重,要做硅油填充手術,眼部還引發了一系列的并發癥,比如白內障、青光眼等。“為了平衡眼壓,他天天頭朝著下趴著,什么事情也不能做,盡管這樣,他的眼睛還是沒好,他對此很絕望,幾度想跳樓自殺。”
▲李某洲
直到3個月后,經過李金生得悉心開導,李某洲的思想才慢慢發生轉變,李金生先嘗試聯系了普通中學,對方稱沒法提供無障礙教育支持,孩子必須得去特殊教育學校。于是他去當地殘聯咨詢特殊教育學校,可是不管是駐馬店還是戶籍所在地確山縣的特殊教育學校均暫無視力殘疾人班。
“根據《殘疾人保障法》第二十一條,國家保障殘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為什么我們當地沒有視力殘疾人班呢?” 李金生提出質疑。
對此,確山縣殘聯副理事長王華麗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按義務教育的要求,不能讓一個孩子輟學,所以針對殘疾兒童,縣里專門建設了特殊教育學校。而對于沒有視力殘疾人班一事,她稱前幾年是有視力殘疾人班,但是近幾年隨著視力殘疾兒童來上學的比較少了,智力或者聽力有缺陷的兒童,來上學的增多,“視力殘疾兒童生源變少后,師資有限,我們就暫定不開設這個班了,但是我們不是放棄這些兒童,而是會送教上門,老師每個月固定去家里教學,但是僅限在當地學生,李某洲住在駐馬店,可以由當地特殊教育學校進行送教上學。”
可是李金生認為,“送教上門”肯定沒有去專業機構學習成效顯著。“送教上門基本靠家長輔導和自學,可是我跟他媽媽都是盲人,文化水平也有限,輔導起來相當困難,可是我不希望孩子走我的老路去學按摩,我想讓他接受好的教育。”
▲李某洲小學升初中資格證
為了爭取更好的學習資源,從今年5月開始,李金生開始聯系外地的特殊教育學校,比如青島、鄭州等地的視力殘疾人班,可是他又遇到了困難,這些學校的都只招收本地生源。無奈之下,他從8月中旬開始向駐馬店市政府、市教育局反映相關問題。
針對李某洲無學可上的情況,9月1日下午5時許,駐馬店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一名劉姓科長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該教育局在1日上午通過省教育廳聯系到了商丘市特殊教育學校,經有關部門協調,商丘市特殊教育學校已同意接收李某洲,隨后將該消息通知了李金生,并安排其3日來報道。
9月1日晚,李某洲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聽到消息后他十分開心,但同時也對未來的學習感到迷茫,“我剛開始學盲文,還有些吃力。”李某洲還稱,“當年我爸參加高考的時候,我才四年級,對高考還沒有什么概念,就記得當時有很多人來采訪,我非常佩服和敬仰我爸爸,我覺得自己有學校可以上是件很幸運的事。”
在談到以后的夢想時,李某洲說,他不想做按摩師,想做一名律師,幫助弱小的人,用法律的力量保護他們。
紅星新聞記者 李文滔 羅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