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01日08:53 來源:新京報
專欄
人生被“模式化”的結果是,誰都有可能被這樣的模式思維所反噬,成為他人眼中的“失敗者”。
這兩天,前央視“一哥”張宏民吃雪糕的事兒登上熱搜。在相關照片里,張宏民一個人坐在長椅上吃雪糕。原本平平無奇的一幕,卻因網友們頻頻“加戲”而發酵。
網絡輿論越來越“不寬容”
在社交平臺上,可以見到各種認為張宏民是“失敗者”的評論,認為他“活著有什么意義”“年輕時混得再好也不如老年有妻兒重要”“再優秀,無兒無女也是失敗的一生”。甚至,還有網民將張宏民的獨身上升到了某種“高度”,認為“如果都像他這樣,中國百年之后就沒有人了”“不結婚生子的都可以視為對國家沒有貢獻”。
那些以夸張標題吸引閱讀量的自媒體公號,甚至以《昔日“央視一哥”近況凄慘,59歲仍無人嫁,獨坐街頭吃雪糕》之類的標題渲染此事。
這種場面多少令人驚詫,按照前些年的認知,因為以年輕人為主體,網絡應該是新觀念占據壓倒性優勢的場域,舊觀念的表達不但少,而且常常處于被批評的地位。諸如逼婚、逼生和重男輕女之類的事情,雖然在現實中還時有發生,但在網上總被視作陳腐。
同時,網絡也被看作是相對寬容的一個場域,人生的多元化選擇會在這里得到更多認同與祝福,甚至有形成基本共識的趨勢。
但網友們對張宏民的評論,顯然顛覆了這樣的認知。難怪有人慨嘆:“我們花了三十年才讓‘人生的多樣化’成為一種相對普遍的認知,可是沒過幾年,許多人的觀念又不知不覺從2020年回到了1820年。”
其實這樣的觀念變化,這幾年并不鮮見。單是張宏民,退休后就一直被許多自媒體設定了“晚景凄涼”的“人設”,無非是標題里的年齡從57歲變成58歲,再到如今的59歲。
而相比男性,女性在私生活上受到的壓力更為明顯,前段時間楊麗萍發了個生活視頻,結果有網友留言,認為“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一個兒女,所謂活出了自己都是蒙人的”“女人唯一的快樂,就是操勞一生、子孫滿堂之后的天倫之樂”——這種“退回封建時代”的言論,居然獲得了上萬點贊。
誰都有可能被“人生模式化”反噬
觀念的走向,多少跟網民的構成變化有關。互聯網發展最初,用戶的典型特征是年輕化加精英化,因此多少形成了一種新觀念的力量,并展示著越來越大的話語權。而在智能手機興起后,網民人數急劇擴大,平均年齡明顯加大,平均學歷隨之降低,認知水平也開始“一言難盡”。
當然,這種認知層面上的守舊,并不能完全歸咎于網民群體的變化。因為在現實中,我們會見到許多高學歷的年輕人也一腦子舊思維,動輒說出“女人不生孩子就沒用”之類的話語。
這種認知是對“多樣化人生”的否定,進而將人生模式化。對于張宏民私生活的批評甚至惋惜,實質上都是一種“網絡批斗”,以自己的狹隘認知否定所有的“不一樣”,正如有網友所揶揄的那樣:“現在吃個雪糕的門檻都得是有兒有女了?”
人類步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志,就是普遍獲得自由選擇生活的權利,可以依靠努力改變自身命運,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可以自由選擇是否結婚是否生孩子,可以自主消費……每個人的自我價值和實現路徑,都非固定和單一。一旦將人生模式化,將“不一樣”視為異類,“不一樣”就會變成一個什么都能往里裝的筐,除了不結婚不生育,還有可能將“不考公務員”“不生二胎”等一一納入,永無休止。
其結果是,誰都有可能被這樣的模式思維所反噬,沒有人有權利定義自己的人生和幸福。試想,如果連張宏民、楊麗萍這樣的行業佼佼者都要忍受“人生失敗”的指摘,那我們這些普通人又該如何自處?
張宏民、楊麗萍的私生活成為社會熱點,本身就是一種悲哀。因為在一個正常社會里,本不該有人會對別人結不結婚、生不生孩子這種事情指手畫腳。正常社會原本就應該是多元化的,你有你的選擇,我有我的生活。不輕易“指點”別人的人生,其實根本算不上美德,而是一個正常人應該具備的常識。
這樣的新聞熱點,恰恰說明還有很多陳舊觀念占領著輿論的“制高點”,如何不斷地重申常識,也是留給我們的思考。
葉克飛(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