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9日12:2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毛澤東說:打敗美帝國主義的任何挑釁
面對朝鮮的危機和美國對中國主權的嚴重侵犯,中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于6月28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發表了重要講話:
"中國人民早已聲明,全世界各國的事務應由各國人民自己來管,亞洲的事務應由亞洲人民自己來管,而不應由美國來管。美國對亞洲的侵略,只能引起亞洲人民廣泛的和堅決的反抗。杜魯門在今年1月5日還聲明說美國不干涉臺灣,現在他自己證明了那是假的,并且同時撕毀了美國關于不干涉中國內政的一切國際協議。美國這樣地暴露了自己的帝國主義面目,這對于中國和亞洲人民很有利益。美國對朝鮮、菲律賓、越南等國內政的干涉,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全中國人民的同情和全世界廣大人民的同情都將站在被侵略者方面,而決不會站在美帝國主義方面。他們將既不受帝國主義的利誘,也不怕帝國主義的威脅。帝國主義是外強中干的,因為它沒有人民的支持。全國和世界的人民團結起來,進行充分準備,打敗美帝國主義的任何挑釁。"
同日,周恩來總理代表中國政府發表聲明,指出:"杜魯門27日的聲明和美國海軍的行動,乃是對于中國領土的侵略,對于聯合國憲章的破壞?!覈w人民,必將萬眾一心,為從美國侵略者手中解放臺灣而奮斗到底?!栒偃澜缫磺袗酆煤推秸x和自由的人類,尤其是東方各被壓迫民族和人民,一致奮起,制止美國帝國主義在東方的新侵略。"
中國人民在強烈抗議美國侵略行動的同時,主張和平解決朝鮮問題。鑒于美國的干涉行動步步升級,朝鮮局勢日益復雜,中共中央未雨綢繆,積極進行軍事準備,為保衛中國國防和必要時支援朝鮮人民爭取了主動。
7月1日,美國繼向朝鮮派出空軍和海軍之后,又出動了地面部隊投入朝鮮戰場。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共中央領導人冷靜分析了朝鮮戰局,認為朝鮮戰爭已趨于復雜化,朝鮮局勢有惡化的可能,美國甚至可能進一步擴大戰爭,有攻擊中國東北的可能,中國人民不能不有所防范,預作必要的準備。
毛澤東委托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周恩來,召集解放軍總司令朱德、軍委代總參謀長聶榮臻、總政治部主任羅榮桓,以及林彪、肖華、肖勁光、劉亞樓、楊立三、李濤、許光達等有關方面的負責人,于7日和10日兩次召開保衛國防問題會議。中央軍委根據兩次會議的討論,于13日作出了《關于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決定抽調第13兵團(轄第38軍、第39軍、第40軍)和在黑龍江從事農業生產的第42軍,以及炮兵第1師、第2師、第8師等部隊,共25萬人,組成東北邊防軍,保衛中國東北邊防,并準備必要時支援朝鮮人民軍作戰。任命粟裕為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委、肖勁光為副司令員、肖華為副政治委員、李聚奎為后勤司令員。決定以第15兵團與第13兵團司令部對調,任命鄧華為第13兵團司令員、賴傳珠為政治委員、解方為參謀長、杜平為政治部主任。
粟裕因病不能到職,肖勁光任剛組建的海軍司令員,工作上離不開,肖華任總政治部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也無法分身。23日,經毛澤東批準,軍委決定東北邊防軍歸東北軍區司令員高崗指揮,并統由東北軍區供應,李聚奎改任東北軍區后勤部長。邊防軍的訓練工作由第13兵團統一組織,并先后任命洪學智、韓先楚為第13兵團第一副司令員和副司令員,賴傳珠離職養病,由鄧華兼兵團政治委員。
組建東北邊防軍,在東北邊境地區預先集結部隊,是當時全面備戰中的關鍵環節,在戰略上爭取了主動。朝鮮戰爭爆發前,東北是全國范圍內駐軍最少的一個戰略區,只有已經確定集體轉業的第42軍在黑龍江從事生產建設,另外還有5個獨立師、1個公安師擔負地方警備任務,全部兵力不足20萬人。當時全國部隊雖有15個兵團共57個軍,但由于分布廣和缺乏運輸工具,加之許多部隊正在作解放臺灣的準備工作,或擔負剿匪任務,或從事生產,因而可機動的部隊并不多。
8月上旬,第38軍和第39軍由河南、第40軍由廣東進至東北邊境地區,完成集結。隨后,軍委又調第50軍及部分高炮部隊、工作部隊編入邊防軍。
8月26日,周恩來主持召開了各總部和各軍兵種主要領導參加的東北邊防軍準備工作會議。會議強調邊防軍要加緊準備,要求各兵種制定三年建軍計劃。并要求:空軍加緊訓練已編成的7個團,爭取1950年底至1951年初有5個團可以參加實戰;裝甲兵準備向蘇聯購置3個坦克旅計6個中型坦克團、3個重型坦克團、3個自行火炮團和3個摩托化步兵團裝備,到1950年底完成訓練;炮兵準備購置18個高炮團的高炮和配齊10個軍的蘇式火炮,也在1950年底訓練完畢。31日,周恩來又主持召開了東北邊防軍建設計劃會議,決定東北邊防軍以11個軍(36個師)60萬人作三線配置:以第13兵團(含42軍)為第一線,第9兵團為第二線,第19兵團為第三線。又決定從第四野戰軍抽調10萬老兵,在開戰后補充一線部隊。會議還估計戰爭第一年的傷亡將有20萬人左右,并要求準備相應的醫療力量。據此,軍委全面調整了國防部署,在保持東南沿海安全的前提下,以第9兵團(轄第20軍、第26軍、第27軍)由淞滬地區北移至山東兗州地區津浦路兩側集結整訓;以駐西北地區的第19兵團(轄第63軍、第64軍和第65軍)集結在陜西境內隴海鐵路兩側地區整訓。預定待一線部隊出動后,即以第9兵團北上原東北邊防軍部隊駐地,以第19兵團東移至山東境內原第9兵團駐地,邊繼續整訓,邊準備入朝參戰。
10月,軍委又決定,從西南軍區抽調3個軍組成1個兵團,北上河北境內北寧線兩側地區集結,從中南軍區抽調2個軍進行整訓,作為后備力量。
組成東北邊防軍,進行參戰準備,是中共中央軍事戰略上的明智之舉,為后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爭取了軍事上的主動。
金日成樸憲永緊急向毛澤東求援
美軍在仁川登陸后,朝鮮人民軍主力被截斷在"三八線"以南,遭到敵人南北夾擊,損失慘重。1950年10月1日,南朝鮮軍越過"三八線"北進,"聯合國軍"也在做越過"三八線"的準備。
以朝鮮人民軍剩余的力量,已不可能將"聯合國軍"趕出朝鮮,而且也難以在"三八線"組織有效的防御。在南朝鮮軍越過"三八線"的同一天,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首相金日成和外務相樸憲永聯名致信毛澤東,向中國發出了出兵支援的請求。信中說:
"現在反對美帝國主義侵略者的我們朝鮮人民解放戰爭的今日戰況是,在美國侵略軍上陸仁川以前,我們的戰況不能說不利于我們,敵人在連戰連敗的情況下,被我擠入于朝鮮南端狹小的地區里,我們有可能爭取最后決戰的勝利,美帝軍事威信極度的降低了。于是美帝國主義為挽回其威信,為實現其將朝鮮殖民地化與軍事基地化之目的,即調動了駐太平洋方面陸??哲姷牟畈欢嗳勘?,遂于9月16日(此處為朝鮮時間)以優勢兵力,在仁川登陸后繼續占領了漢城。"
"目前戰況是極端嚴重了,我們人民軍雖然對于上陸的敵人進行了極頑強的抵抗,但對于前線的人民軍已經造成了很不利的情況。"
"戰爭以來,敵人利用約千架的各種航空機,每天不分晝夜地任意轟炸我們的前方與后方,在對敵空軍毫無抵抗力的我們的面前,敵人則充分發揮其空軍威力了。各戰線上敵人在其空軍掩護下,活動大量機械化部隊,我們受到的兵力與物資方面的損失是非常嚴重的,后方的交通運輸通信及其他設施大量地被破壞,同時我們的機動力,則更加減弱了。"
"敵人登陸部隊與南部戰線的部隊已經連接一起,切斷了我們的南北部隊,結果使我們在南部戰線的人民軍,處于被敵切斷分割的不利情況里,得不到武器彈藥,失掉聯系,甚至于有一部分部隊,則已被敵人分散包圍著。如果京城完全被敵人占領,則我們估計敵人可能繼續向'三八線'以北地區進攻。如果不能急速改善我們的各種不利條件,則敵人企圖是很可能會實現的。要保障我們的運輸、供給以及部隊之機動力,則必須具備必要的空軍,但是我們又沒有準備好的飛機師。"
"敬愛的毛澤東同志,我們一定要決心克服一切的困難,不讓敵人把朝鮮殖民地化與軍事基地化!"
"我們一定要決心不惜流盡最后一滴血,為爭取朝鮮人民的獨立解放民主而斗爭到底!
"我們正在集中全力編訓新的師團,集結在南部的十余萬部隊于作戰上有利的地區,動員全體人民,準備長期作戰。"
"在目前敵人趁著我們嚴重的危急,不予我們時間,如要繼續進攻'三八線'以北地區,則只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是難以克服此危急的。因此我們不得不請求您給予我們以特別的援助,即在敵人進攻'三八線'以北地區的情況下,極盼中國人民解放軍直接出動援助我軍作戰!"
中共中央毅然做出戰略抉擇
面對朝鮮黨和政府的請求,要不要出兵參戰,要不要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進行戰爭較量?中共中央面臨著重大的戰略抉擇。
當時,中國革命勝利剛剛一年,長期戰爭的創傷尚未恢復,財政經濟狀況還相當困難,城市有三四百萬職工和知識分子失業,農村有三四千萬農民遭受水旱災害。新解放區的土地改革尚待進行,一些國民黨小股武裝和土匪也急待剿滅。在軍事方面,我國海、空軍處在初創階段,陸軍裝備相當落后。因此中國政府面臨著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復正常的生產和生活秩序,以及穩定全國政治局勢的繁重任務,本無意于進行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8月,朝鮮人民軍進攻受阻,美軍和南朝鮮軍堅守釜山環形防線,伺機反攻,戰場呈膠著狀態。4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指出:"如果美帝得勝,就會得意,就會威脅我。對朝不能不幫,必須幫,用志愿軍形式,時機當然還要選擇,我們不能不有所準備。"5日,毛澤東給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委高崗發電,指示:"邊防軍各部現已集中,8日內可能沒有作戰任務,但應準備于9月上旬能作戰。""各部于本月內完成一切準備工作,待命出動作戰。"18日又電告高崗"務在9月30日以前完成一切準備工作"。為了保障大城市和工業基地安全,中央軍委還制訂了防空計劃,將3個航空兵師、15個高射炮團和1個探照燈團,分別部署于東北及沿海大城市,擔任對空防御,并決定將東北地區南部的部分工業設備和戰略儲備物資向北轉移。
9月15日,美軍在仁川登陸成功,朝鮮局勢急劇逆轉,形勢對朝鮮人民軍極為不利。金日成和樸憲永29日聯名致信斯大林,懇請蘇聯給予直接的軍事援助,"如果由于某種原因做不到這一點,那么請幫助我們建立一支由中國和其他民主國家組成的國際志愿部隊。"斯大林10月1日通過蘇聯駐朝大使史蒂科夫轉告金日成,關于"給予武裝援助的問題,我們認為更可以接受的援助形式是組織人民志愿部隊。關于這個問題,我們必須首先同中國同志商量。"同日,金日成和樸憲永致信毛澤東,直接向中國政府提出出兵赴朝參戰的請求。
中朝兩國一衣帶水,唇齒相依,鄰居失火,豈有不救之理,況且戰火已經燒到了中國的家門口。對于外強的干涉與侵略。只有堅決抵抗才是出路。10月2日,毛澤東致電斯大林,告之中國已決定用"志愿軍名義派一部分軍隊至朝鮮境內和美國及其走狗李承晚的軍隊作戰,援助朝鮮同志。"同時請求蘇聯政府對中國提供武器裝備援助。
10月4日和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中南海召開會議,討論出兵問題。在討論中,許多同志對出兵抗美援朝有顧慮,因為當時國內困難重重:長期戰爭的創傷尚未治愈;土地改革尚未完成;大陸的土匪特務尚未肅清;軍隊的武器裝備落后,訓練不充分;部分軍民存在厭戰情緒。以我軍的裝備水平,是否能打贏世界上最現代化裝備的美軍?我國的經濟力量能否支持持久戰爭?這些都是不容樂觀的難題。一旦失利,中國的處境將更加困難。與此同時,大多數與會者認為:如果我們不出兵,整個朝鮮被美國侵占,我國大陸就直接面臨著美國侵略的威脅,我國東北地區的電力將被其控制,工業基地將遭到破壞,中國將失去安心進行經濟建設的保證;如果朝鮮人民失敗了,朝鮮的革命遭到鎮壓,則是滅了共產主義的士氣,長了帝國主義的威風,美國侵略者將會更加猖獗,國際國內反動氣焰將會增高,這極為不利。
政治局在充分討論、權衡利弊之后,一致認為中國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重大戰略決策,決定組成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參戰。8日,毛澤東致電金日成,通知了中共中央的決定。
中共中央隨后對志愿軍出國作戰和國內防務作了穩妥的部署:派周恩來赴蘇聯同斯大林會談,請求蘇聯政府派空軍支援志愿軍作戰,并提供武器裝備援助。把僅有的少數航空兵部隊和幾個高炮團部署在靠近沿海的大中城市,擔負航空任務,并由周恩來、彭真、聶榮臻、薄一波、李立三組成防空籌委會,研究計劃全國大中城市和工業基地的防空問題。在廣東和福建方向,各部署4個軍,防止美蔣聯合進犯,并加速華東和中南地區的剿匪和土改工作,以便對付美蔣可能的進犯。在全國開展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運動,動員全國人民支援抗美援朝戰爭。為志愿軍確定了"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的戰爭指導總方針。
10日,斯大林取消了原先與中國達成的關于對志愿軍提供空中支援的協議,說蘇聯空軍只能到鴨綠江邊,不能配合志愿軍入朝作戰。這意味著志愿軍在戰場上根本無法得到有力的空中支援,朝鮮戰爭的制空權將掌握在敵方手中,志愿軍將面臨更為嚴重的困難。
18日,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會議,經研究決定志愿軍按原計劃出兵朝鮮。毛澤東表示,現在敵人已圍攻平壤,再過幾天就進到鴨綠江了,不論有天大的困難,志愿軍渡江援朝不能再變,時間也不能推遲,仍按原計劃渡江。中共中央面對強敵,敢于作出出兵抗美援朝的決策,表現出了超人的膽略,同時也體現了對國際戰略形勢的敏銳洞察力。美國以蘇聯為主要對手,其戰略重點在西歐,亞洲只是它的側翼。中國的國力雖弱,但是集中力量攻敵一個戰略側翼,就有較大獲勝的希望,并且有利于限制戰爭的規模。
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
1950年10月8日,毛澤東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的名義簽署了組成中國人民志愿軍的命令。
19日,志愿軍開赴朝鮮戰場,但除了中央任命彭德懷為司令員外,志愿軍的指揮機構尚未組成。為了便于指揮作戰,在志愿軍打響出國第一仗的當天,即10月25日,中共中央決定,將第13兵團部改組為志愿軍總部,任命鄧華為志愿軍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洪學智、韓先楚為副司令員,解方為參謀長,杜平為政治部主任。并決定以彭德懷為書記,鄧華為副書記,組成志愿軍黨委,完善了志愿軍的組織領導機構。朝鮮派出樸一禹負責聯絡工作。
1950年10月14日,毛澤東與彭德懷詳細研究了志愿軍的出兵和作戰方案,確定志愿軍各部于18日或19日分批渡江,先在平壤以北適當山岳地區組織防御,待機殲敵。
16日,志愿軍師以上干部大會在安東(今丹東)召開,彭德懷宣布了中共中央政治局關于立即出兵援朝的決定,并分析了朝鮮戰場形勢,闡明了抗美援朝的重要戰略意義。他說:"現在美軍及南朝鮮軍隊正向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瘋狂進攻,局勢是很嚴重的,我們對于兄弟黨和鄰國遭受侵略,應該采取什么態度呢?中央經過反復認真討論后,認為不能置之不理,決定支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反抗侵略者,幫助他們爭取獨立自由和解放,我認為中央這種決定是非常正確的,……如果我們不積極出兵支援朝鮮革命政府和人民,國內外反動派的氣焰就會高漲,親美派就會更加活躍,如果讓美帝占領了整個朝鮮半島,那對我國就是個直接威脅,國防、邊防都會處于極不利的地位。"彭德懷根據朝鮮北部山高林密、地形狹窄、三面臨海的特點,指出:"過去我們在國內戰爭中所采取的大踏步前進和大踏涉后退的運動作戰方式,在今天的朝鮮戰場上不一定適用。……志愿軍在戰術上要采取陣地戰與運動戰相結合的形式,如敵人來攻,我們要把敵人頂住,一旦發現敵人的弱點,即迅速出擊,插入敵后,堅決包圍殲滅之。我們的戰術是靈活的,不是死守某一陣地,但在必要時,又必須堅守陣地。"彭德懷針對志愿軍出國作戰的情況叮囑說:"這次出兵援助朝鮮人民援助兄弟黨,是我們應盡的義務。援助朝鮮也就是鞏固我們的國防,因此,我們進入朝鮮后,千萬不要驕傲,不要以大國援助者的身份自居。對朝鮮的黨、人民政府、人民軍隊和廣大人民群眾要切實尊重他們。"
18日,毛澤東致電第13兵團領導。"四個軍及三個炮師決定按預定計劃進入朝北作戰。自明(19日)晚從安東和輯安(今集安)線開始渡鴨綠江。為嚴格保守秘密。渡江部隊每日黃昏開始至翌晨4時即停止,5時以前隱蔽完畢,并須切實檢查。為取得經驗,第一晚(19日晚)準備渡兩三個師,第二晚再增加或減少,再行斟酌情形。"
19日黃昏,彭德懷僅帶領一名參謀、兩名警衛員和一部電臺,乘一輛吉普車,首先跨過鴨綠江大橋,奔赴朝鮮戰爭。
同日,中國人民志愿軍分三路跨過鴨綠江,秘密開赴朝鮮前線。第40軍和第39軍主力及炮兵第1師從安東過江;第39軍117師、炮兵第2師和高炮團從長甸河口過江;第38軍軍部、第42軍和炮兵第8師從輯安過江。至22日,第38軍主力從輯安過江。
按照中央的要求,所有渡江部隊,從每日黃昏開始行動,至翌晨4時停止,天亮前隱蔽完畢,不露痕跡,入夜開拔,奔赴前線。就在"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東西兩線部隊爭先恐后地向中朝邊境狂奔猛進的時候,中國人民志愿軍已經埋伏在鴨綠江南岸的崇山峻嶺中,準備與之進行一場特殊的較量。
在敵人地堡前,黃繼光迅速沖了過去,將爆破筒扔進敵人地堡里,接著撲向噴吐火舌的敵方槍眼。展廳里展示的照片,張桃芳臥姿持槍,眼神剛毅冷絕,步槍兩側空彈殼堆積,依然能感受到他的勇敢和殺氣。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今年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彈指一揮間,但對于中國人民和朝鮮人民來講,是永遠難以忘懷的歷史。
十月的上海松江區,一陣秋風吹來,枝頭的桂花飄落如雨,暗香浮動,又一個秋天悄然而至。朱俊賢腦中瞬間浮現出1955年在臨津江畔分別時的那一刻…… 朱俊賢(右一)與老戰友合影。
今天,我們一起走近38軍和八勇士可歌可泣、令人動容的英勇事跡。觀眾 葉治洲:38軍“萬歲軍”是我們軍中的一個模范的代表,他們就是打仗的時候敢于犧牲,作戰的過程中非常勇猛。
抗美援朝戰爭是正義與強權、公理與霸凌、進步與倒退的激烈碰撞和對決,是中華民族反抗侵略與霸權的正義之戰。中國共產黨人得出了結論:對待侵略者,就得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同他們對話,以戰止戰,以武止戈,用勝利贏得和平、贏得尊重,“應當參戰,必須參戰”。
資料圖片 煙臺峰英雄連沖鋒號。莊林毅攝 上甘嶺特功八連榮譽室用實景蠟像還原坑道內戰士傳遞蘋果的場景。走進空降兵某旅上甘嶺特功八連榮譽室,上甘嶺戰役一號坑道模擬實景中,擺在最顯眼位置的是一個“蘋果”模型。
綿綿秋雨,落在院子里那株桂花樹的枝葉上,滴落在老屋的門前,幾只白鵝在雨中悠閑走過。李春華:“牛羊豬等牲畜發燒了我也幫著看,給它們打針、量體溫,再掰掰腳,看看眼睛,看看鼻子。
走進空降兵某旅上甘嶺特功八連榮譽室,上甘嶺戰役一號坑道模擬實景中,擺在最顯眼位置的是一個“蘋果”模型。1984年9月,八連被空軍黨委授予“從嚴治軍文明帶兵特功八連”榮譽稱號,“一個蘋果”的故事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
北京市舉辦的“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正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行,展覽中陳列著中國人民志愿軍空軍和高炮部隊榮獲的嘉獎令和功績報告書。如今,炮彈留下的傷疤早已愈合,被擊落的敵機標記牌也已經斑駁,但志愿軍以弱勝強、不畏強敵的意志,永遠激勵著后人。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在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鍛造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傳承發揚祖國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