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7日12:31 來源:科技日報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
記者從中國船舶725所獲悉,8月27日凌晨2時許,正在建設中的福建省龍巖市龍巖大橋順利完成第二次轉體,成功實現世界橋梁建設領域首例二次轉體施工,展示了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超高水準。
徐兆琦 攝
2020年4月10日,龍巖大橋的主塔曾順利完成69度的轉體施工。本次是該橋建設過程中完成的第二次轉體。總重2.36萬噸的大橋主塔和塔梁精準完成了21度的逆時針旋轉,整個過程歷時近1個小時。
4月10日龍巖大橋主塔69度旋轉動畫
據悉,龍巖大橋連續跨越贛龍鐵路、龍廈鐵路,每天有近120班列車經過。為降低橋梁施工對鐵路交通的影響,大橋需采取轉體施工法進行建設。同時,由于該橋主塔采用了扁平的“寶石”型設計,主塔側面距鐵路的最近距離不足6.5米。為保障施工安全,需要在“塔梁共轉”的常規轉體施工前,對橋梁主塔首先進行一次“獨塔單轉”,即主塔在距鐵路20米左右距離建設完成后,首先進行單獨轉體。主塔到位后,再進行橋面梁體架設施工,待橋面梁體全部安裝完成,主塔和橋面再整體進行第二次轉體。一座橋梁在建設過程中進行兩次轉體的施工方法,開創了世界橋梁轉體施工領域的先河。
4月10日龍巖大橋主塔轉體前
4月10日龍巖大橋主塔轉體中
4月10日龍巖大橋主塔轉體完成
兩次轉體時間相隔數月,且轉體重量相差近8000噸,要實現精確對接,對支撐轉體的軸心部件——轉體球鉸提出了極高要求。725所下屬洛陽雙瑞特種裝備有限公司按照設計院和施工方的技術要求,結合其他項目豐富的成功經驗,精準制定方案,攻克了設計、制造和施工等環節的諸多難題,并對轉體球鉸進了特殊加固設計,通過理論計算、仿真分析等進行了極限工況下的校核,確保了兩次轉體過程的平穩精確完成。
據介紹,龍巖大橋項目使用的轉體球鉸采用了國內最先進的大尺寸、高精度鑄造球鉸,應用了高承載力、低摩擦系數非金屬摩擦副材料,設計最大承載能力高達2.5萬噸,相當于能承受2.5個埃菲爾鐵塔的重量。
龍巖大橋轉體球鉸效果圖
龍巖大橋建成通車后,將大大縮短龍巖市南北城區距離,加快龍巖城市一體化建設,對海西經濟區基礎設施建設、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資料圖由中國船舶725所提供
10月22日12時,全國首座高鐵無砟軌道跨海斜拉橋——福廈高鐵安海灣特大橋主塔封頂,為全線順利施工打下堅實基礎。安海灣特大橋 安海灣特大橋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境內,連接晉江市、南安市,全長9.46公里,其中跨海區段全長1.56公里,主橋為650米雙塔雙索面鋼混結合梁半漂浮體系斜拉橋。
重慶江津白沙長江大橋是規劃新建的重要過江通道。江津白沙大橋主塔鋼筋綁扎工 許賢登:要抓工期,我們每天都在上班。江津白沙大橋主塔施工現場管理人員 趙學偉:我們從溫度計上可以看出,現在溫度已經達到五十一二(攝氏)度,這個鋼筋綁扎作業的溫度估計不下于70(攝氏)度。
5月28日,廣西最大跨徑斜拉橋——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平南相思洲特大橋實現雙主塔封頂。陳銘煒攝 人民網平南5月28日電 5月28日,廣西最大跨徑斜拉橋——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平南相思洲特大橋實現雙主塔封頂。
6月27日,滬通長江大橋南主塔(左)成功封頂(無人機拍攝)。新華社發(丁曉春攝) 此次封頂的南主塔混凝土用量高達7.3萬立方米,鋼筋用量1.1萬噸,施工體量在世界橋梁建設史上極為罕見。
正在江蘇鎮江建設的五峰山長江大橋是我國首座公路鐵路兩用懸索橋。中鐵大橋局五峰山長江大橋項目部工程師 張家倫:主纜的架設總共上下各一根。中鐵大橋局五峰山長江大橋項目部工程師 張家倫:這個貓道總長大概是1900米,最高點是在我們主塔這個地方,距離我們江面170多米,最低點距江面大概110米。
240米副塔(T2)定位“寶能環球金融中心”,將引入國內外銀行、金融機構、保險、證券機構等,其中,寶能旗下金融產業板塊的前海人壽中原辦公總部、鉅盛華中原辦公總部等企業將首批入駐。
2月15日上午,雨淅淅瀝瀝,站在滬通長江大橋北側的江堤遠眺,330米高的北主塔從江心聳入云端,一節節藍色鋼梁從塔墩伸向兩端,在煙波浩渺的江面上連成一條長龍,建橋工人在這些鋼梁里忙碌。
12月28日,顧惠明(右一)在滬通長江大橋29號南主塔一處電焊現場工作。”新華社發(許叢軍 攝) 12月28日,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滬通長江大橋29號南主塔成功合龍(無人機拍攝)。
這是9月28日拍攝的滬通長江大橋北側主塔施工現場。 當日,高330米的世界最高公鐵橋主塔——滬通長江大橋北側主塔成功封頂,標志著由中鐵大橋院設計、中鐵大橋局承建的滬通長江大橋工程取得關鍵進展。滬通長江公鐵兩用大橋全長11072米,主跨1092米,為國內最大跨度斜拉橋,也是世界上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鐵兩用斜拉橋。 新華社發(許叢軍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