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6日10:36 來源:環球網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美國一些政客妄圖拉下“科技鐵幕”的逆動越來越囂張,其危害性值得高度警惕
近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借口所謂“國家安全”“數據安全”,四處游說兜售其名為“清潔網絡”的計劃,企圖脅迫一些國家拼湊所謂“清潔國家聯盟”,合伙打壓中國高技術企業。這種絲毫不加掩飾的霸道與霸凌行徑,既破壞了公平的國際貿易規則,又損害了自由的全球市場環境,受到國際輿論普遍譴責。可以肯定的是,面對美方不斷升級的對華科技戰,中方將繼續采取必要措施維護中國企業正當合法權益。
若論“清潔網絡”,渾身污跡的美方最應該清潔一下自己。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日曝光,一家與美國國防和情報界聯系密切的美國公司,把超過500款軟件中的數億用戶位置信息傳遞給美國軍方。國際社會看得清楚,干這種事的美國企業絕非只此一家。從“斯諾登事件”“維基解密”等網絡安全事件,到“棱鏡門”“方程式組織”“梯隊系統”等網絡間諜活動,大量鐵一般的事實證明,美國才是網絡攻擊的最大黑手和全球網絡安全的最大威脅。正是出于對美國“監視”的擔憂,歐洲法院上月判決歐盟與美國達成的用于跨大西洋傳輸個人數據的《歐美隱私盾牌》協定無效。歐洲法院強調,美國的國內法認為有關美國國家安全利益和執法等方面的要求具有優先性,可能因此訪問有關數據,這不滿足有關數據在美國受到“與歐盟基本等同”保護的標準。
美國司法部長巴爾最近公開挑明針對中國的圖謀——“自19世紀末以來,我們的發展機遇、經濟增長、國家繁榮都源自我們在技術上處于領先地位;中國想成為未來可主導經濟的技術領導者,這將威脅到我們子孫后代的經濟發展,以及美國是否能繼續成為世界的技術領袖。”說穿了,美方妄圖打造所謂“清潔國家聯盟”,就是以“清潔”之名行“清洗”之實。美方無法接受中國高技術企業日益成為行業領先者,因而在全球范圍內不擇手段地瘋狂圍堵中國企業,其目的就是要維護自身的科技壟斷地位,剝奪其他國家企業的正當發展權利。
美國一些政客骯臟的“清潔網絡”圖謀,就是把霸權野心赤裸裸畫在自己臉上的拙劣表演。國際輿論對此頗為憤慨。“美國國務院所謂‘清潔網絡’計劃就是一個沒有中國的互聯網,這一舉措異常荒謬。”美國調查新聞網站“攔截者”刊發的文章一針見血。俄羅斯媒體文章嚴斥“美國對中國玩起非常骯臟和狡猾的游戲”,是“國際實踐中的危險先例”。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直言美方違反國際規則、意欲吞并中國企業的圖謀極度厚顏無恥,呼吁國際組織和維權機構對美方的惡劣行徑作出反應、討個公道。
連日來,美國企業與學者紛紛對美方相關做法提出批評和質疑,認為美方此舉最終將使美國自身利益受損。蘋果、福特、沃爾瑪、迪士尼等10多家美國大型跨國企業對美國政府提出的針對微信的行政令表示擔憂,稱這一行政令可能涉及的范圍以及產生的影響會削弱這些美國公司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競爭力。美國加州州立大學薩克拉門托分校教授詹姆斯·雷指出,蓬佩奧推出的“清潔網絡”計劃嚴重違反國際規則和慣例,“終將事與愿違,進一步削弱美國經濟競爭力,影響經濟復蘇”。
美國一些政客妄圖拉下“科技鐵幕”的逆動越來越囂張,其危害性值得高度警惕。國際觀察人士指出,美國一些政客意欲讓歷史垃圾堆中的“法西斯主義”“麥卡錫主義”死灰復燃!必須強調,歷史的時針不能任由美國一些政客肆意回撥,悖潮流、逆大勢的唯一后果只能是嚴重損害美國形象、不斷制造信任“赤字”,最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本報北京8月15日電 (記者韓曉明)在14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據報道,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訪問斯洛文尼亞期間,同斯外長簽署了有關5G網絡安全的聯合宣言。“他們想要的恐怕不是‘清潔網絡’而是‘美國網絡’,不是‘5G安全網絡’而是‘美國監聽網絡’,不是保護個人‘隱私自由’而是鞏固美國‘數字霸權’。
美國從未停止在全球開展網絡竊密活動。美國國家安全機構攻擊竊密的目的,不只是竊取國家情報,商業信息也是它們的目標。無論是對國家重要信息,還是商業機構情報的竊取,美國無疑都有著不光彩的歷史,卻往往以疑鄰盜斧的心態指責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