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5日13:38 來源:人民日報
美國《紐約時報》8月23日文章,原題:在最早經歷新冠疫情之地中國,生活看起來開始恢復正常
在上海,許多社區的餐館和酒吧擠滿了人群。在北京,成千上萬的學生返回校園準備秋季開學。在8個月前暴發新冠疫情的武漢,如今水上公園和夜市里,人們摩肩接踵,像以前一樣熙熙攘攘。
當美國和世界上大部分地區仍然在竭力控制新冠病毒大流行時,中國很多地區的生活近幾周來已經明顯變得正常了。城市已經放松了社交距離規定,不再強制戴口罩,人群再一次擠滿了景點、電影院和健身房。
“不再覺得有什么太可怕或者危及生命的事情發生了。”在廣東一家油漆工廠工作的熊曉艷(音)說,她最近去過電影院看電影,這還是疫情暴發以來的第一次。
復工后的電影院 資料圖
這種狂歡場景與疫情暴發初期形成了鮮明對比,當時中國是疫情“震中”,政府實施了全面封鎖。現在,在數月的旅行限制措施和(一些城市)進行全市范圍的核酸檢測之后,中國本土感染病例接近為零。8月23日,中國連續第7天沒有報告新增本地確診病例,12例新增病例全部為境外輸入病例。
中國很多城市再次開始舉辦大型活動,不過對人群規模有一定限制,而幾個月前這類聚會被全部禁止。青島本月舉辦了廣受歡迎的啤酒節,總體上是按計劃舉行的,而且戴口罩并非強制。上海最近舉辦了一場電競大會,吸引了數以千計的愛好者參加。
在西安,在餐飲服務行業工作的景明珠(音)最近恢復了旅游和去健身房鍛煉。“我過去認為旅游是理所當然的。”景女士說,“在它(在疫情高發期)被禁止之后,我才知道要珍惜這些機會。”
希望刺激經濟發展的中國領導人希望人們返回工作崗位,重新開始購物和旅游。但是他們采取了謹慎的做法,比如要求電影院和景點接待量不超過最大承載量的50%。人們在進入銀行、餐館和其他公共場所時,必須接受體溫檢測和出示健康碼,以證明他們身體健康,近期沒有到過高風險地區。中國仍然禁止大多數外國人入境,擔心他們可能會輸入新冠病毒。
還記得早在3月份,《紐約時報》寫了一篇關于中國健康碼的報道,幾乎是以描述洪水猛獸的筆觸,揭露了“一種新型的對人身自由的鉗制”。因為各國防疫規定不一,對人員隔離的標準和隔離措施不一,檢測寬嚴不一(未必一樣精確,未必一樣普及),而數據也不互通,所以各國的“健康碼”也就不互認。
據《紐約時報》報道,在12月2日這一天,全美因新冠肺炎病亡的人數至少為2885人。美國衛生部長 阿扎:本月內,我們可將首批疫苗運送至各州,我們非常急切地滿足美國人的疫苗接種愿望。
美國麥肯錫咨詢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詢公司之一,這家公司近日被美國媒體曝出了一個巨大的丑聞,更有網友直接稱麥肯錫是“殺人公司”。田納西州新生兒科醫生 斯蒂芬· 帕特里克:這和濫開阿片類藥物處方關系密切,在田納西州大約80%新生兒戒斷綜合征患兒的母親被開出過阿片類處方藥。
據多家美國媒體報道,民主共和兩黨的國會領袖日前表示,他們認為有希望就新一輪紓困計劃達成妥協。 △《紐約時報》稱,絕大多數經濟學家敦促通過新一輪紓困計劃,該報還梳理了一系列即將到期的紓困條款
說起國際政壇上擅于變臉的政客,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絕對名列前茅。 值得關注的是,就在莫里森聲稱要與中國進行接觸的同一天,澳大利亞議會通過一項法案,賦予聯邦政府否決各州與外國達成的任何協議的權力。
針對有報道稱美國政府將對中國共產黨員收緊簽證政策,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3日說,中方敦促美國政府以更加理性、冷靜和客觀的態度看待中國和中國的發展,放棄對中國共產黨的仇恨和不正常心理。
(圖片來源:澳大利亞廣播公司) 11月3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社交媒體推特發文,引用中國畫家創作的諷刺漫畫,譴責澳大利亞士兵殘忍殺害阿富汗平民、兒童的暴行。澳大利亞士兵犯下的罪行激起了全世界的公憤,但面對來自中國的譴責,澳大利亞政客和西方媒體們卻“炸毛了”。
今年的11月26日和27日,美國的感恩節和“黑色星期五”如約而至。《紐約時報》一篇文章日前引用美國學者查克·柯林斯的研究結果指出,即使在疫情之下,美國的億萬富翁們依然是贏家。
當地時間11月30日,《紐約時報》數據庫最新數據顯示,加利福尼亞州已經報告至少1219400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及死亡19151例。該州于11月29日成為美國首個報告7天內增加確診病例數據超過10萬的州。(央視記者 徐德智) (編輯 邱婧)
據《紐約時報》報道,截至當地時間11月28日,美國11月份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超過400萬例,是10月份病例數的兩倍多,再次刷新單月確診病例最高值。 美國專家預計,病例數急劇上升的趨勢在在未來幾周很可能會繼續下去,甚至激增的速度還會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