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4日10:25 來源:國際在線
在當前世界經濟最活躍的亞洲地區,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經濟輻射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世界經濟,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均認為世界經濟衰退將不可避免。全球供應鏈正進行重大調整,經濟全球化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
經濟全球化的未來如何,我們是否仍然可以從中受益?這是泰國以及其他東盟國家必須要面對的問題。長遠來看,我們確實需要平衡好經濟的“內循環”和“外循環”。擁有6900多萬人口的泰國是東盟第二大經濟體,但在全球視野下,泰國經濟僅占全球經濟總量的0.59%,是一個體量比較小的經濟體。雖然現在要著眼于擴大內需、適度減少外部依賴,但國際分工、國際市場對于像泰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依舊十分重要。
泰國把國際貿易合作的重點放在東盟和亞洲內部。值得一提的是,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將為泰國提供更多參與國際合作的機會。在當前世界經濟最活躍的亞洲地區,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經濟輻射作用。作為中國的近鄰,東盟國家已經而且將繼續從中受益。今年第一季度,盡管受到疫情等因素影響,東盟與中國貿易依舊活躍,東盟首次成為中國最大貿易伙伴。
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也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力量。40多年來,改革開放讓中國經濟迅速增長,中國成為全球最大貨物貿易國。搭上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其他經濟體就可以和中國一起迎來增長——這是中國對世界經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進程作出的重要貢獻之一。在東盟國家看來,同中國發展經貿關系對雙方都有利,這已成為普遍共識。中國一直積極推進有效的多邊機制,例如倡議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區域各國通過多邊合作機制參與到共同發展的進程中,實現互利共贏。
疫情對世界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影響顯而易見。中國經濟迅速從疫情的沖擊中恢復過來,第二季度實現了同比3.2%的增長,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我相信,中國經濟發展將為其他國家創造更多機遇,并進一步帶動世界經濟的復蘇。
?。ㄗ髡邽樘﹪鴧⒆h院外交委員會顧問、泰國法政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根據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和中央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宣講提綱精神,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理論教育講師團精心策劃、制作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系列微動漫,共20篇。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易繼明認為,知識產權“多而不優”“大而不強”不符合我國新發展理念,也不符合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楊東建議,一方面要對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規則進一步細化研究,推動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
國家統計局11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的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2.1%、56.4%和55.7%,高于上月0.7、0.2和0.4個百分點。彭博社的報道說,一系列早期指標顯示,受出口和股市升至2015年以來最高位的支撐,中國的經濟復蘇趨于穩定。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強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舉行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隨著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知識產權日益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支撐和掌握發展主動權的關鍵。
第17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27日在廣西南寧拉開序幕,由于受到疫情的影響,本屆東博會首次采用實體展+云上東博會的辦會方式,讓無法入境參會的境外客商可以通過線上的方式與中國企業在線洽談業務,開通365天云上“南寧渠道”。針對今年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東博會首次設置公共防疫和衛生展區。巴基斯坦與東盟國家地緣相近,多年來一直積極參與東博會,并成為本屆東博會的特邀合作伙伴。
作者:黃群慧(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并將“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作為目標之一。
“亞太經合組織促進了區域開放融合,推動經濟全球化不斷向前發展。面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中國以實際行動促進區域合作,大幅放寬市場準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主動擴大進口,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剛剛簽訂的RCEP在全球經濟領域激起千層浪,人們關注分析它對未來經濟發展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東亞經濟奇跡的發生和發展,亞太區域共同市場的繁榮,當然決不會局限于“家門口的”供應鏈和產業鏈。
分析人士認為,APEC有望以本次會議為契機推動多邊主義合作,推動疫后經濟恢復,為亞太地區長期發展確定方向。1994年在印度尼西亞茂物舉行的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確立了發達經濟體成員、發展中經濟體成員分別在2010年、2020年實現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茂物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