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6日12:08 來源:人民日報
圖①:上海健康醫學院畢業生林佳敏(右)在上海市鬆江區小昆山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
新華社記者 劉 穎攝
圖②: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計磊在一家電子材料企業生產線上工作。
王 正攝(人民視覺)
圖③:揚州大學外國語學院畢業生李麗在貴州參加支教活動。
張 運攝
版式設計:張芳曼
874萬高校畢業生經歷了特殊的就業季。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經受磨練、收獲成長。在確立擇業觀、就業觀的過程中,規劃人生、樹立理想。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本期周刊,我們記錄幾名畢業生的故事。他們中,有人扎根西部、建設邊疆﹔有人投身重大領域,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相信他們的故事,能給更多青年人帶來啟發與共鳴。
——編 者
“隻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
人物: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2020屆本科畢業生丁貴陽
就業選擇:中國石油塔裡木油田分公司
“來信收到了,得知你們118名同學畢業后將奔赴新疆基層工作,立志同各族群眾一起奮斗,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西部建設者,我支持你們作出的這個人生選擇。”7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生回信。
“習近平總書記給我們回信了!驚喜,振奮!”回憶起收到信的那一刻,即將入職中國石油塔裡木油田分公司的丁貴陽仍激動不已。當時,他和同學們正在圖書館,雷鳴般的掌聲持續了好幾分鐘。
丁貴陽的家鄉在“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山東青島,時刻都能呼吸到來自海洋的氣息。那麼,為什麼選擇新疆?為什麼選擇留下來?
4年前,高考填報志願,丁貴陽抱著厚厚的報考指南,尋找和石油有關的院校。“我從小就知道‘鐵人精神’,一位要好的新疆朋友給我講了他的家鄉,他的父母從事的就是石油行業。”於是,丁貴陽鄭重填報了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
克拉瑪依,因石油而生、以石油命名。1955年,由36名工人組成的青年鑽井隊挺進克拉瑪依。當年10月,克拉瑪依一號井噴出工業油流,宣告發現新中國第一個大油田。
“隻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第一次看到中國石油塔裡木油田分公司的這幅標語時,丁貴陽被深深震撼了。“我國西部資源儲量巨大而豐富,但勘探開發程度較低。我的專業是資源勘查工程,新疆復雜的地質構造等著我們去勘探、去發掘!”
選擇了資源勘查,就選擇了與艱苦奮斗為伴。神奇的魔鬼城、變幻的泥火山、險峻的獨山子大峽谷,都留下了丁貴陽和同學們的足跡。“一次次歷練,讓我體會到地質工作者的艱辛,也讓我明白基層工作的重要性。”丁貴陽說。
本科畢業后去哪兒?丁貴陽最初計劃考研,然后回山東發展。但在學習過程中,他的想法慢慢變了:“新疆資源量巨大,是國家重要的綜合能源基地,有我廣闊的發展空間。”丁貴陽在朋友圈裡寫了這樣一句話:“追尋最初的理想,選擇適合的道路,繼續拼搏,未來可期。”
“實現海洋強國夢是激勵我們不斷前行的力量”
人物: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2020屆博士畢業生王碩
就業選擇: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8月3日,大洋深處。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2020屆博士畢業生王碩正在海上執行任務。信號不好,與記者的交流隻能斷斷續續。
這個28歲的小伙子即將入職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致力於深海機電裝備和載人潛水器技術研發。
與一些人看重高薪和舒適條件不同,令王碩著迷的,是曾在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馬裡亞納海溝深淵生物考察航次上度過的150多天。
茫茫大洋,四顧無岸,腳下的航船是唯一的“陸地”。剛開始,還能吃到帶葉子的蔬菜,到了后來,隻能吃面點、肉類。
更可怕的是極端惡劣天氣。王碩清楚記得,第一次出海執行科考任務就趕上了臺風,最大風力超過17級。盡管已經以最快速度躲避臺風中心區域,大洋之上,航船仍渺小得像一片樹葉。驚濤駭浪,母船仿佛坐上“過山車”,大幅度的搖擺把艙內所有東西都甩到地上。王碩努力把自己固定在住艙的床上,耳邊全是海水撞擊船殼的“咚咚”聲。
“持續好幾天高強度顛簸,身體極度疲憊。”王碩說,可他不僅不害怕,反而迷上了這種劈波斬浪的感覺。
“青年擇業往往被眼前繁華吸引,其實更應該聽從內心,做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王碩怕的,不是深海上的危險和艱苦,而是失去為大國重器奮斗的機會,“如果放棄了,以后可能再也沒有馳騁大洋的機會了。”
王碩曾在秦山核電站等單位社會實踐,老一輩建設者的努力和奉獻讓他深感震撼。接過“接力棒”,王碩很自豪:“我們國家是海洋大國,海域面積十分遼闊。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的使命,實現海洋強國夢是激勵我們不斷前行的力量!”
“讓更多孩子有機會看到我所看到的”
人物:揚州大學外國語學院2020屆本科畢業生李麗
就業選擇:貴州省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馬廠鎮中心學校
8月的第一個周末,撥通李麗的電話,她說在看電影,相約晚些再聊。
之后,記者才得知,李麗所說的“看電影”,其實是把電影下載到電腦上,帶著學生看。“除了教英語,我想讓孩子們看到更廣闊的世界。”李麗說。
李麗,揚州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師范專業2020屆畢業生。7月底,剛畢業的她來到群山環繞的貴州省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在她曾支教過的馬廠鎮中心學校任教。
李麗的故鄉在貴州畢節赫章縣的一個小山村,她對山區並不陌生。然而,一年前第一次來到支教學校時,心情仍有些沉重。“對比很多發達地區,這裡的硬件、師資、教育理念還相對落后。同在一片藍天下,但孩子們享受的教育資源仍不均衡。”
也就是那次支教,在李麗的心中埋下了種子:成為一名教師,為更多大山裡的孩子帶去知識與希望。
“離開的時候,孩子們都希望我能再回來。這次回來工作,像是履行一種承諾。”她說。
很多人無法想象,作為一名“95后”英語老師,李麗直到初中才開始學習26個英文字母。“小學沒有上過英語課。到現在都記得,初中第一堂課,老師問誰沒學過英語,隻有我一個人舉手。這件事對我的觸動很大。”
李麗不服輸,老師們也不放棄。從不認識ABC到大學選擇英語師范專業,再到如今成為英語老師,自身的成長讓李麗堅定了投身教育事業的志向:“教育的力量太偉大了!”
這幾天,李麗正忙著參與控輟保學的相關工作。聽說當地偏遠山寨的幾個孩子有退學打工的傾向,李麗行李還沒收拾好就報名去家訪,“要留住他們。留下來,讀書,就有希望。”
前方,山連著山。坐車到山腳,去學生家還要走一兩個小時的山路。這個瘦弱的“95后”小姑娘,沿著山路向前。“我是從大山裡走出來的。今天,我回到山裡,讓更多孩子有機會看到我所看到的。”李麗說。
“再試一次,想圓軍人夢”
人物:北京化工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2020屆本科畢業生熊譜
就業選擇:報名應征入伍
與很多年輕人一樣,22歲的大男孩熊譜也愛刷短視頻。八一建軍節那天,他點贊了許多短視頻。退伍老兵敬禮,感動,點贊!軍旅小知識,有用,點贊!
熊譜從小就愛看軍旅題材的影視作品。“《亮劍》《我的兄弟叫順溜》《沖出亞馬遜》《紅星照耀中國》……”熊譜如數家珍。“從小我就羨慕、崇拜軍人,想成為一名軍人。”
“我深知,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軍人,必須擁有驚人的毅力,必須經過無數次磨練……”熊譜至今留著自己14歲時獲獎的一篇作文。白紙鉛字,略微泛黃,有時光的印記。
高考結束時,熊譜就想過報軍校,但由於當時對軍隊、對自己還不夠了解,最終沒有報名。大一軍訓時,同學問教官當兵是什麼感受。“教官說,要是真想知道,就自己試一下!”熊譜心裡癢癢的。
兩年前,熊譜第一次應征報名。那年夏天,他參加了“攜筆從戎,無悔青春”宣傳活動。“那天穿的白T恤、戴的紅白搭配的帽子我非常喜歡,至今我還珍藏在家中。”遺憾的是,那一次體檢沒有通過。“當時我就決定,不放棄,畢業那年一定要再報一次名!”
時間來到2020年。畢業季,看到征兵的消息,熊譜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如果真能參軍入伍,對我來說,是圓夢!”
在征兵網報名時,熊譜看到了自己2018年的照片。“我很激動,看到了自己兩年來的變化,也看到了自己心中的堅持。”熊譜說。
熊譜的朋友圈裡有這樣一句話,是他畢業那天寫下的:勿忘初心,砥礪前行。
如何理解這句話?面對記者的詢問,熊譜沉吟半晌:“初心,我把它理解為一開始就想干的事情,是目標、方向。砥礪前行,就是要一直堅持下去,無論多苦、多難。如果這次我能入伍,我一定會練好過硬的本領,成為一名合格的軍人,讓祖國和人民放心。這就是我的初心、夢想。”
“去被需要的地方”
人物: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2020屆碩士畢業生王月
就業選擇:報名西藏醫療人才崗位
聽說王月報名西藏醫療衛生機構的崗位,有同學勸她:“你家在青海,好不容易來到大城市,為什麼畢業后還要回去,而且去離北京更遠的地方?”還有要好的同學問,去了之后,能適應嗎?
這些問題王月都想過。她來自青海格爾木,是北京中醫藥大學卓越中醫師培養計劃的畢業生。學了8年,王月也想找個心儀的工作。起初,她計劃去南方闖蕩闖蕩。可是,當老師發來去西藏工作的信息時,王月還是報名了。
“我在祖國的西北地區出生、長大,深知西部地區醫療資源仍相對短缺。比如,一些疾病對北京的醫院來說算不上疑難雜癥,但相對落后地區的醫院就會建議患者到省會醫院或者到北京、上海等地就診。”王月說,“畢業之際,我願意響應國家號召,報名去西藏工作。我想用自己的所學,幫助更多的人。”
王月坦言,全國人民抗擊疫情的努力,更堅定了她從事臨床工作的信心和動力,“做一名勇敢的逆行者,為更多人帶去希望!”
“國家的醫療衛生事業需要人才,醫療資源薄弱的地區需要人才,廣大患者需要人才。”王月輕聲說,“雖然很多同學選擇留在大城市,但我還是覺得自己更應該去一個真正被需要的地方,一個可以更好實現自身價值的地方。”
會后悔嗎?面對記者的提問,王月很肯定:“不會。我現在的選擇,就跟當時選擇一個要一口氣讀8年的專業一樣。選自己所熱愛的,選定了,就堅定地走下去。”
“生活不是等待暴風雨過去,而是要學會在雨中跳舞。”這是王月的微信簽名。在她看來,信念堅定,方能不懼風雨。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16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