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5日11:32 來源:經濟日報
思想引領事業,戰略決定未來。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到浙江省安吉縣余村調研,首次明確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15年來,“兩山”理念逐漸豐富發展成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廣闊的中華大地上孕育和推動了一場發展理念的深刻變革。
每個新理念的提出,都是對實踐訴求的科學回應。改革開放讓古老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上百年的工業化歷程,也濃縮了由此帶來的生態創傷。如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的平衡,面對這一時代之問、民生之問,中國迫切地尋找著答案。15年前,浙江余村關停污染環境的礦山、發展生態旅游的“小切口”,投射出時代前行的“大問題”,進而引發了“兩山”理念的歷史性出場。
“兩山”理念將辯證法運用于現實問題,是對中國發展所處歷史方位的深刻把握,也深切回應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這種精準把握和回應為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歷史高度、構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全球視野出發,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形成了系統而豐富的生態文明建設理論,確立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在這一重要思想引領下,保護三江源“中華水塔”、整治秦嶺違建別墅問題、推動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抓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舍下短期利益、著眼長遠發展的系列舉措落地見效。從福建寧德依靠林果產業擺脫貧困,到浙江湖州“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從河北塞罕壩幾代造林人接力撫育生態林海,到甘肅八步沙實現“人進沙退”的綠色轉變……越來越多的實踐,印證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偉力。
當下,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和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影響,我國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挑戰。然而,越是困難挑戰加大,越要保持并增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不動搖、不松勁;越是困難挑戰加大,越要向綠色轉型要出路、向生態產業要動力,把更多的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不是權宜之計,而是應對困難挑戰、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長久之策。浙江余村、陜西秦嶺、山西汾河、寧夏賀蘭縣、吉林梨樹縣……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考察足跡,釋放出的正是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的信心與決心。抓住機遇、務實行動,把黨中央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實落細落常,我們定能危中尋機、運用生態優勢開新局。
當下,一些地方正向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發起總攻,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了沖刺關頭。各地一定要端穩端好綠水青山這個“金飯碗”,加大綠色產業扶貧力度,繼續推進鄉村環境治理,建設美麗鄉村,走出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建成一個有天藍水清地綠支撐的全面小康社會。(經濟日報評論員)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浙江省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考察調研。從“兩山”理論到“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我們對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的辯證關系理解愈益清晰。更好地體悟和把握“兩山”理論的辯證法,讓綠色發展持續釋放出生態紅利,我們才能守護好讓后人詩意棲居的藍天凈水,為子孫后代留下一片秀美山川。
真理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只有依據真理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開啟新的偉大時代,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勝利。掌握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切實提高我們認識真理、感悟真理的能力,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