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1日12:46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太好了,有心跳了!”
近日在江蘇徐州火車站
一位女士突發心梗倒下
危急時刻
一名醫學生出手
心肺復蘇和AED(自動體外除顫儀)
雙管齊下
黃金四分鐘成功救下女子
為她點贊
女子倒地沒脈搏
危急時刻一名醫學生沖了出來
7月31日20時許
在徐州火車站第四候車室
一名女士突然倒在地上
無意識、無脈搏
值班員一邊讓患者的家人撥打120
一邊通過對講機通知候車室宣傳廣播尋醫
這時一名女孩聞訊后立刻趕來
女孩指導將該旅客平躺
動作麻利的開始實施心肺復蘇
并且摘下旅客口罩進行人工呼吸
值班員則負責疏散圍觀旅客
同時取下檢票口的AED送來
值班站長張楠也趕了過來
“我們上個月剛培訓過使用AED
我們輔助你!”
張楠很快將AED調整設置好
AED使用前
女孩再次對該旅客
進行了一組心肺復蘇和人工呼吸
通過AED進行了四次脈沖電擊
旅客逐漸恢復呼吸心跳
這時120急救人員趕到現場
女孩向工作人員交代了注意事項
這才拿起背包匆匆離去
救人的“藍衣女孩”找到了
學會使用AED,關鍵時刻能救命
心肺復蘇和AED雙管齊下
搶救及時,倒地女子已康復
其侄子特意到徐州火車站
尋找救人“藍衣女孩”表示感謝
經了解
救人女孩叫孫嘉寧
是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臨床醫學專業學生
目前在連云港第二人民醫院實習
她表示
這次救人是她第一次在真人身上操作
當看到患者脫離危險時
懸著的心放下了
這也是徐州市公共場所投放AED后
第一次被使用
并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心臟驟停搶救黃金時間為4分鐘
救治猝死病人時
一分鐘內使用AED(自動體外除顫儀)
病人存活率能高達90%
專家呼吁在公共場所廣泛配備AED
教會公眾使用
點擊視頻↓
網友為孫嘉寧的專業和勇氣點贊
“好樣的”
“醫者仁心”
還有網友表示急救知識應該全民普及
“希望有更多的人學會急救方法
不能每次都指望遇到醫生”
“救命盒”AED
多一個人學會
就可能多救一條人命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ID:zgzs001)綜合看看新聞、微博網友評論
10月27日,北京地鐵發布消息稱,今日在首條線路1號線22座車站完成體外除顫設備AED的實地安裝,后續還將根據車站實際情況進一步研究推廣。據統計,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達55萬,平均每分鐘約有1人死于心源性猝死,院前心臟驟停生存率不足1%,經過心肺復蘇培訓合格的公眾不到全國人口的千分之一。
今年9月22日,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主場活動將在山西省運城舉辦。在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開幕式主會場——山西省萬榮縣黃河農耕文明博覽園,各項準備工作正在做最后沖刺。10月2日 舞蹈《慶豐收》、相聲《恭喜發財》、花鼓《豐收花鼓》、嗩吶獨奏《黃土情》、笑話劇《臨時黨小組長》、眉戶道情《新小二黑結婚》等兩場,明星、名伶助興。
近期,由人民網·人民健康主辦的2020年全國兩會“健康中國人”系列圓桌論壇在京舉行。楊麗霞表示,對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胸痛中心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還存在一些問題。
前不久,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也明確,公共場所應當按照規定配備必要的急救設備、設施。在加強AED的使用培訓方面,據悉,北京、天津、廣東、海南、重慶等11個省市開展互聯網+院前醫療急救試點工作,鼓勵利用信息化手段,探索提升AED使用率,拓展急救常識技能培訓范圍。
前不久,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也明確,公共場所應當按照規定配備必要的急救設備、設施。在加強AED的使用培訓方面,據悉,北京、天津、廣東、海南、重慶等11個省市開展互聯網+院前醫療急救試點工作,鼓勵利用信息化手段,探索提升AED使用率,拓展急救常識技能培訓范圍。
合肥地鐵1號線合肥南站站廳內配備的AED急救設備 新華社記者 張端攝 據統計,病人需要急救的情況95%發生在醫院以外。2019年12月底,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第四次審議的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草案明確,公共場所應當按照規定配備必要的急救設備、設施。
心血管系統問題導致的猝死被稱為“心源性猝死”,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統計,我國心源性猝死的年發病率為41.84/10萬,每年的心源性猝死約54.4萬例,相當于我國每天約有1500人發生猝死。”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崔松表示,知曉自己是不是高危人群,盡早發現疾病的潛在風險,對于預防猝死的發生至關重要。
《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發布,為健康中國行動明確了具體目標,也為全民的健康提供了行動指南,一起來看看。完善公共場所急救設備AED的配備標準,每5萬人配置1輛救護車,縮短急救反應時間,院前醫療急救機構電話10秒接聽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