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0日19:42 來源:荔枝新聞
特約評論員/郭素嬌
近日,這樣一組數據引人注目:中西部22個省份扶貧公益崗位安置478.55萬貧困人口,其中護林員122.38萬人,護路員30.28萬人,保潔員138.05萬人,護水員16.81萬人,護理員5.66萬人,村務管理員33.88萬人,其他131.49萬人。光伏扶貧資金提供的公益崗位124.46萬個,吸納貧困人口122.39萬人。
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調研中強調就業扶貧的重要意義。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是群眾脫貧致富的“保障網”,也是脫貧攻堅的“穩壓器”。守護貧困群眾“穩穩的幸福”,激活就業扶貧的“造血”功能,要將助力脫貧攻堅的黨建力量和優勢集聚在“家門口”,堅持黨建引領,助力產業發展、發揮組織優勢、強化黨員服務,統籌推進扶貧工作,形成穩定脫貧和鄉村振興的長效機制,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激發產業發展“新動能”,打造“家門口的金飯碗”。“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不同地域有其獨特的資源稟賦,而發揮好資源稟賦是振興鄉村產業的重要著力點,是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穩定支撐面,是產業發展生命力和新動能的源泉。打好產業發展“特色牌”,就要堅持因地制宜,立足實際精準把握,從產業調整到示范基地,從實踐探索到做大做強,從零敲碎打到集約管理,不斷拓展和延伸產業資源優勢,形成連片的產業鏈、產業帶和產業網,走出一條生態優、產業旺的鮮明路子,避免千篇一律的產業同構化以及發展模式的“水土不服”。在差異化發展中打造產業發展“活招牌”,厚植特色產業基礎,增強農業產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帶領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業,端牢致富“金飯碗”。
提升組織優勢“軸動力”,打造“家門口的強引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扶貧開發和基層組織建設結合起來,充分顯示出基層黨建在扶貧工作中的重要性。”基層黨組織要發揮脫貧攻堅戰斗堡壘作用,從政策和資金上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保障。政策上,可以采取“村集體+黨員+貧困戶”扶貧項目、“黨組織+農村淘寶+精準扶貧”銷售模式、“支部+專業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等,“黨建+”組合拳全面發力,調動貧困戶的參與積極性,推動脫貧攻堅出成效;資金上,積極探索“資產盤活、資源開發、投資經營、服務創收、掛鉤幫扶”等經濟發展模式,因村制宜謀劃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評選村集體經濟發展先進村,“以獎代補”扶持村級經濟發展,形成村集體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打造當地“帶不走的產業”,提高村級組織為民服務能力,帶動貧困群眾致富增收。
鍛造履職盡責“鐵肩膀”,打造“家門口的服務圈”。黨員干部是脫貧攻堅戰的“主力軍”,要充分發揮先鋒作用,在“做”“改”“促”中不斷創新服務為民方式,提升服務水平,打造群眾“家門口”的就業聯動服務模式。“做”,即做好服務平臺,做強工作機制,搭建以群眾滿意度為導向的惠民服務載體,在各村(居、社區)全面建立村級微信工作群,推行村級微信公眾號,為貧困群眾反映訴求提供便捷通道,“網格聯群,黨員代辦”,進行民意收集和民情處理;“改”,即轉變服務模式,從“群眾上門”到“主動幫辦”,以走家串戶、現場辦公等形式,將鄉村便民服務向基層群眾延伸,建立健全服務群眾長效機制;“促”,即通過建立健全考核評價機制促擔當,把脫貧成效納入各級黨組織年度黨建考核和民主評議的重要內容,激勵黨組織把黨建工作融入扶貧攻堅的各方面和全過程,激發服務群眾的持久活力。(郭素嬌)
珠江水畔,山海之約。正是家鄉日漸擺脫貧困、走向小康的現狀、家鄉人千里馳援的善舉,讓孩子們由衷而發這份鄉梓情懷和城市認同。2020-12-08 14:25男子私刻公章倒賣公司貨物,非法獲利80萬被刑拘近日,廣州增城警方在開展“颶風2020”專項行動中,將李某抓獲歸案。
據路透社報道,當地時間12月3日,美國國家情報總監約翰·拉特克利夫在《華爾街日報》網站刊文稱,中國是“自二戰以來對全球民主與自由的最大威脅”,并稱中國一心想要主宰全球。自2017年美國政將中國定位為“競爭對手”以來,由于美國政府咄咄逼人的“極限施壓”、意圖全面“對華脫鉤”、挑起對華“新冷戰”,中美關系跌入了快速下降的通道。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2020年會議近日召開。以“中國力量”激蕩開放合作旋律,各國精誠合作、砥礪前行,共商共建、共享共贏,必將讓后疫情時代的世界如鳳凰涅槃、煥發新生。
憲法,如太陽一般耀眼,照射國家的每一處地方,保障著每一個公民的福祉權益。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所強調的,要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各領域全過程。
俄羅斯《俄羅斯報》在刊發的《一個戰勝貧困的國家》一文中分析說,中國扶貧成就得益于中國政府長期堅持的改革開放政策。2020年,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本來就有許多硬骨頭要啃,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又增加了難度。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12月3日召開會議,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 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點擊查看專題
脫貧戶石玉明曾經是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同樂苗族鄉同樂村的油茶加工戶,靠加工油茶成為當地比較富裕的農戶。” 在脫貧攻堅的實踐中,許多貧困山區正是依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因地制宜地開發扶貧產業,取得了非常好的脫貧成效。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強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舉行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回顧總結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深刻闡述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對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提供了明確思路和行動指南。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激發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
中國是世界知識產權大國,也是知識產權國際規則的堅定維護者、重要參與者和積極建設者。當前,中國即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人民教育出版社部分離退休老同志回信,充分肯定人教社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作出的積極貢獻,對教材編研出版工作寄予深情厚望。教材是學校教育教學的基本依據,是育人育才的重要載體,教育思想和理念、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要求等,都集中體現在教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