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0日11:31 來源:經濟日報
街邊的早點攤、奶茶店……這些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個體商戶,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今年以來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經營壓力:消費需求不足、復工復產難、房租人工成本高企、現金流吃緊等。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高度重視支持個體工商戶發展”“要積極幫助個體工商戶解決租金、稅費、社保、融資等方面難題,提供更直接更有效的政策幫扶”。那么,當前個體工商戶還面臨哪些困難?怎樣才能渡過難關?
房租壓力急需緩解
“最大的壓力就是房租,一個月8000元,占到了收入的絕大部分。”醉初花藝花店店主楊爽告訴記者,去年4月份,她在北京市西城區陶然亭路租下一家店面賣鮮花,以往生意還不錯,遇到旺季一個月純利潤能過萬元。楊爽計劃著,再經營兩三年,也許就能攢點錢換個更大的門面。
但一場疫情打亂了楊爽穩扎穩打的節奏?!按汗澅緛硎且荒曛凶钯嶅X的時候,結果因為疫情直接關門歇業,只能眼看著備好的鮮花一朵朵凋謝?!眱蓚€月后,重新開業的楊爽發現,人流量大不如前。“以前一天能接待十幾位顧客,現在也就兩三位顧客,除了5月份有點微利,其他時候都在虧錢?!弊钭寳钏^疼的還是房租,“無論店里是虧還是賺,每個月8000元房租是硬支出,如果生意再不好轉,真的很難堅持下去?!?/p>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發現,“房租”是個體工商戶提及最多的難題。
湖南長沙市岳麓區一家琴行老板娘李燕告訴記者,她的店鋪每個月租金要1萬元,2月份房東減了5000元租金,其他時間房租照付?!耙咔槠陂g,為了維持運轉,我們全員降薪,但房租是逃避不了的成本。”
雖然今年以來一些地方和相關部門出臺了多項政策措施,鼓勵各地結合實際減免個體工商戶房租。但李燕認為,對于普通出租人來說,這只是個建議,并不具備強制性。“房租免或者不免很大程度上還是要看房東個人意愿,有些房東也面臨著房貸、車貸等家庭生活開支問題,不給我們減免房租,其實也能理解。”
對此,有專家建議,地方政府可采用減免房產稅、土地使用稅等間接補貼方式,鼓勵私人業主減免房租,進而減輕個體商戶的承租壓力。
7月30日,重慶市武隆區仙女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高端民宿歸原小鎮內,前來旅游的游客在民宿小院里休閑娛樂。 新華社記者 劉 潺攝
消費需求有待拉動
回憶起疫情暴發初期,廣東深圳市寶安區甲缽常德土缽菜餐廳老板孫志仍然心有余悸,2月份整整一個月不能營業,門面租金、員工工資、員工宿舍房租等成本一個月就要11萬元,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現在生意正在好轉,這個月來店里吃飯的顧客明顯增多了?!钡珜O志發現,雖然深圳疫情防控等級早已降級,但客流量卻始終未恢復如初?!耙郧暗昀锏念櫩痛蟛糠质侵苓呉恍┕S的員工,現在很多工廠還沒完全復工復產,加上娛樂場所也沒放開,客流量大大減少?!睂O志說。
與孫志一樣,經濟社會復工復產情況直接關系著諸多個體工商戶的生存。北京人李瑩輝幾年前開設了個人攝影工作室,平時主要拍攝各種發布會、大型賽事活動,月收入有一兩萬元?!敖衲旰芏噘愂氯∠?,一些發布會改在了線上,只能給別人拍拍證件照維持生計,一個月勉強能賺一兩千元。”李瑩輝感慨,國家進一步推動復工復產、拉動市場需求,自己的工作室才能“死里逃生”。
消費信心也待恢復?!耙咔閷ξ覀兣嘤栃袠I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招生,在以往的招生旺季,我們一個月能招10多個學生,今年只招到一半。”李燕說,疫情讓大家花錢變得謹慎,即使是給孩子花錢,也要精打細算。
此外,由于經營節奏被打亂,還有不少個體商戶現金流吃緊。銀保監會的調查顯示,個體工商戶短期資金需求發生了變化:新增信貸需求旺盛,紓困、救急性貸款需求增加,短期內償還貸款能力下降,還款壓力增加。因此,及時給予個體商戶資金“活水”解渴,保證可持續的現金流迫在眉睫。
幫扶之外還要自救
面對困難,不少個體工商戶選擇以自救尋求突圍。
有的個體工商戶采取暫時關停線下門店及加強線上服務等方式。“雖然現在客流量在慢慢恢復,但我們還是準備把現有門面轉讓,尋找好位置重新開始?!焙鲜∩坳柨h賓希法龍服裝店店主曾思思說,疫情讓大家習慣了網上購物,這個消費習慣一旦養成,對實體店的影響很大。為此,曾思思也學著在朋友圈發打折促銷信息,吸引新老顧客?!暗@不是長久之計,服裝行業的玩法變了,我們也得跟著變,未來打算鋪設線上渠道,加強線上經營,線上線下相結合。”
有的個體工商戶采取拓展新業務、轉向新領域等方式突破困境?!斑@幾年自媒體、手機攝影對傳統攝影行業沖擊很大,我們這行去年就出現了下行苗頭,只不過疫情又添了一把火。”李瑩輝說,他在繼續經營個人攝影工作室之余,也開始轉型做自媒體,拍攝Vlog視頻“吸粉”,希望做大視頻號,以流量換取收入。
“疫情其實也為個體工商戶推進數字化轉型、開展線上商業模式提供了機會。”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認為,個體工商戶要展開自救,還要擴寬融資渠道,做好現金儲備,以應對潛在危機。(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華林)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今天(30日)發布統計數據顯示,隨著暖企穩企利好政策的實施,國內需求逐步激活,市場信心加快恢復。高技術產業企業增長顯著,住宿和餐飲業、教育業持續恢復、降幅收窄。
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隨著暖企穩企利好政策的實施,市場信心加快恢復。前三季度,我國日均新設企業2.2萬戶,日均凈增1.2萬戶;日均新設市場主體6.7萬戶,日均凈增3.9萬戶。市場監管總局將創新服務手段,通過市場準入領域的各項改革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推進我國市場主體數量持續攀升,不斷激發市場主體創新動能,提升企業持續健康發展能力。
記者佘穎報道:市場監管總局10月3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隨著暖企穩企利好政策的實施,國內需求逐步激活,市場信心加快恢復。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生產生活秩序逐漸恢復,高技術產業企業顯著增長,住宿和餐飲業、教育業持續恢復,降幅收窄。
7月2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京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有關人民團體負責同志,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港澳臺資企業、個體工商戶代表等參加座談會。
“加”——充實復工復產隊伍 在六安市舒城縣杭埠工業園區,記者見到園區入口處貼著兩張顯眼的招工啟事,上面顯示安徽精卓光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優先招聘作業員、檢驗員、儲備技術員。了解到這一情況,舒城縣委、縣政府立即行動,構建政府幫招工作機制,將園區重點企業招工任務分解到各鄉鎮。
市場主體是經濟的力量載體,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社會生產力。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最近剛剛帶領團隊完成了關于“激活中小企業,暢通經濟‘雙循環’”的調研報告。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 劉尚希:按照中央提出的雙循環的這種新發展格局,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提升我們自主發展的能力,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截至今年7月末,全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40.8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0.62%—這是今年以來金融服務小微企業的成績單。近年來,銀保監會在資金端、內部考核、風險管理、盡職免責等方面出臺一系列差異化監管激勵政策和引導措施,解決惜貸、懼貸問題。
記者商瑞、通訊員孫曉斌報道:今年以來,天津市稅務局推出“一企一策”“非接觸式辦稅”等服務措施,助力市場主體紓困解難,服務“六穩”“六保”大局。據統計,今年1月份至7月份,天津稅務部門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15.5億元,其中今年出臺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稅費優惠政策新增減稅降費30.8億元;2019年年中出臺政策在今年翹尾新增減稅降費84.7億元。
當前,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大多數個體工商戶面臨客源減少、成本上升、資金緊張等困難。對此,稅務部門著眼個體工商戶的難點堵點痛點,以更直接的優惠政策、更有效的幫扶措施,助力“小店經濟”重煥生機。
記者近日采訪了解到,從“小店”到“大廠”,從制造業到服務業,從內貿企業到出口企業,減稅降費紅利正在各行各業加速釋放。減稅降費政策有序有力落地,不僅紓解了企業經營困難,而且增強了企業發展信心,尤其體現在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增強了企業發展后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