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06日09:13 來源:新京報
■ 觀察家
如何做好此次大爆炸的追責及善后工作,將會極大考驗“浪漫與沖突”交錯的黎巴嫩各教派的政治智慧。
當地時間2020年8月4日下午6時許,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區的爆炸震驚了全世界。截至北京時間8月5日19時許,事故已造成100人遇難,4000余人受傷,受傷者中包括48名聯合國工作人員。
此次爆炸,再次讓國際社會將目光投射到被中東疫情、政治動蕩所遮蓋的黎巴嫩。
悠久的歷史文明遺跡、長久內戰與紛爭的痕跡、非典型的阿拉伯文化風情、特殊的教派政治版圖等特征,匯聚成了如今的黎巴嫩。
黎巴嫩地處歐亞非三大洲要沖之地,歷來是周遭強國的必爭之地。公元前16世紀以后,該地相繼受埃及、亞述、巴比倫、波斯和羅馬“走馬燈”式的統治,7世紀被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帝國征服,進入16世紀,則成為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淪為法國委任統治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為英法軍事占領。
因為地處地中海東岸,貝魯特有著天然良港,是黎巴嫩重要的貨物集散地。此次爆炸就發生在貝魯特港口的12號倉庫。據報道稱,爆炸由存放在倉庫中的約2700噸硝酸銨引發,這批硝酸銨在倉庫中已經被放置了六年。
在爆炸港口處不遠,當地標志性的景點烈士廣場也受到波及,當年在黎巴嫩內戰中彈痕累累的雕像,如今被灰石蒙覆,它又一次見證了這座城市所蒙受的苦難。
當地人在接受采訪時說,“爆炸無疑會繼續加重黎巴嫩人的生活負擔”。貝魯特這座美麗的城市,無疑也因這次爆炸,將掀開更加“步履維艱”的一頁。
揆諸歷史,由于黎巴嫩建國之時所嵌入的各政治性教派的結構性矛盾,導致此后經年累月的武裝沖突不斷。1975年4月,黎巴嫩爆發以基督教馬龍派民兵為一方、穆斯林民兵為另一方的全面內戰。1990年,各方簽署塔伊夫協議,結束15年內戰后兩大派系重新分配政治權力。
進入21世紀,黎巴嫩國內局勢仍舊沖突不斷,2005年前總理哈里里遇刺和2006年的以黎沖突等接連發生。目前黎巴嫩雖然國內政治局勢暫時穩定,但仍受到來自周邊國家難民問題和恐怖主義的威脅。
此次貝魯特港口大爆炸是由于對于危險化學品的管理不善所致,政府難辭其咎,而這又將對于本已脆弱的教派政治格局造成巨大沖擊,安全事故往往淪為政治斗爭的借口。
不僅如此,基督教馬龍派背景的黎巴嫩長槍黨總書記納扎里揚在此次爆炸中傷重不治,這更是將國內教派政治與此次大爆炸直接掛鉤。如何做好此次大爆炸的追責及善后工作,將會極大考驗“浪漫與沖突”交錯的黎巴嫩各教派的政治智慧。
此外,此次大爆炸所造成的巨大生命與財產損失,也會令黎巴嫩因疫情而“停擺”的國民經濟發展雪上加霜。如果圍繞爆炸的教派政治產生內耗并持續不斷,那么這對于黎巴嫩經濟的重啟和恢復的打擊會甚于災難本身。
無論如何,這次爆炸對黎巴嫩的國家和民眾而言,都是一場災難。目前,多國都表示將會為黎巴嫩提供支援,而面對災難也唯有凝聚“共識”,戮力同心才能渡過難關。
鈕松(學者)
黎巴嫩橄欖皂制造商巴德爾·哈蘇恩日前告訴新華社記者,期待在即將開幕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展示自己的產品,“這是我們每年都在等待的機會”。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介紹,9月30日至10月23日,中國第十九批赴黎巴嫩維和多功能工兵分隊與法國、西班牙、柬埔寨等多國維和部隊一道,在貝魯特港執行災后重建援助任務。趙立堅表示,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是聯合國第二大維和攤款國和會費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第一大出兵國,已成為聯合國維和行動的關鍵力量。
齊倩]當地時間10月19日,正在美國訪問的黎巴嫩間諜機構頭目易卜拉欣(Gen。隨后,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當天透露,曾與易卜拉欣會晤的多名美國高級官員和其他雇員,現在正在進行為期14天的自我隔離。
10月1日,中國維和官兵在黎巴嫩貝魯特港爆炸廢墟中與其他國家維和官兵一起徒手翻找回收可用物資。新華社貝魯特10月8日電 通訊:穿行在廢墟間的五星紅旗——記中國維和官兵貝魯特港災后援助行動
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聯黎部隊)13日發表聲明說,有90名聯黎部隊維和官兵感染新冠病毒。聲明同時提及,聯黎部隊在執行維和任務方面沒有受到影響。
當地時間9月3日,黎巴嫩軍方表示,他們在貝魯特港口區的入口附近發現了4.35噸硝酸銨。報道稱,8月4日的大爆炸發生幾天后,來自法國和意大利的化學專家在港口廢墟中發現了20多個裝有危險化學品的集裝箱。
據黎巴嫩媒體17日報道,該國海關關長達希爾因涉嫌黎首都貝魯特港口區爆炸案于當天被捕。據黎巴嫩國家通訊社報道,負責貝魯特港口區爆炸案調查的法官索萬當天在對達希爾進行約4個半小時問詢后下令將其逮捕。
當地時間8月4日傍晚,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發生劇烈爆炸,至少造成171人死亡、6000多人受傷,30萬民眾無家可歸。據當地媒體16日報道,黎巴嫩貝魯特爆炸案初步調查結果顯示:不存在導彈或飛機襲擊。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區8月4日發生的劇烈爆炸,重創黎巴嫩。” 新華社記者了解到,目前中國國內還有多家民間團體正積極籌集物資或動員力量,希望提供物資援助或派救援隊前往黎巴嫩。
8月13日,一名市民走過貝魯特港口區爆炸后的倉庫廢墟。新華社記者 李良勇 攝 8月13日,一輛挖掘機在黎巴嫩貝魯特港口區小麥糧倉廢墟上作業。新華社記者 李良勇 攝 8月13日,一輛挖掘機在黎巴嫩貝魯特港口區小麥糧倉廢墟上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