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05日11:02 來源:小麥視頻
大象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張曉冬 視頻報道 萌友 朱幸
8月3日上午,鄭州市化工路賈魯河橋下一片水域邊,有市民發現一只灰色的長嘴大鳥在漂浮在水面上,不停地掙扎,試圖擺脫掉一團纏繞在腿和爪子上的魚線。
據發現大鳥的市民王先生稱,他早晨上班途中,不經意間發現橋下水面掙扎的大鳥像是被繩子纏住了,也飛不了,看上去挺可憐的。他嘗試將大鳥救上岸來,可試了幾次都以失敗告終。隨后,他向附近雕塑公園幾名保安求助,熱心的保安員當即找來帶有套索的長桿,在大家合力下,成功將被魚線纏繞的大鳥救上岸來。
“起初,我以為是風箏線纏住了大鳥,等它被撈上來發現,死死纏住大鳥腿部的是魚線,其中還綁有鉛墜。”市民王先生說。
隨后,大家向野生動物救護人員求助得知,被救的大鳥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夜鷺。這種鳥類,平時以小魚小蝦為食,據推斷,可能是在河塘中捕食時,不慎被廢棄魚線纏住,險些淹死水中。經野生動物救護工作人員建議,由于被救起的夜鷺沒有外傷,可將其放置于樹下,待其羽毛風干后,它就能自行歸巢。
據附近居民朱先生稱,夜鷺被纏的地段屬市區賈魯河沿岸,平時一些釣魚的人很多,一些浮在水中廢棄的魚線確實對野生鳥類構成了威脅,還好這只大鳥比較幸運,被好心市民發現后救其一命。
“經過12天的治療和喂養,這只4個多月大的疣鼻小天鵝已經完全康復,具備了防歸條件。當前,正是學飛之時,不久可能就要遷徙,因此,要及時放歸,讓其回到它的家庭當中。”9月29日,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董朝偉表示,9月18日因誤食魚線患病且被魚鉤鉤傷的小天鵝經過治療,可以重回賈魯河與家人團聚了。
研究團隊使用魚線、紡織線等耐久性更強的剛性高分子材料也實現了制冷效果,且相同形變下的降溫效果比橡膠更強。研究人員據此制作了一個冰箱模型,用3根鎳鈦合金絲給流動的水降溫,解捻每厘米0.87轉即可獲得7.7攝氏度的降溫。
2019年春運大幕21日將拉開,央視新聞新媒體聯合哈爾濱、上海、武漢、西安、烏魯木齊、鄭州、昆明等鐵路部門,推出《回家路上》系列微視頻,介紹春運背后的冷知識、安全提示和護航故事。據了解,每年的12月下旬到次年1月末,哈爾濱工務段的140余名橋隧專業人員對8座特大橋梁,1030處開展冬季破冰勘測,為鐵路運輸安全提供精準的科學支撐。
2019年春運大幕21日將拉開,央視新聞新媒體聯合哈爾濱、上海、武漢、西安、烏魯木齊、鄭州、昆明等鐵路部門,推出《回家路上》系列微視頻,介紹春運背后的冷知識、安全提示和護航故事。據了解,每年的12月下旬到次年1月末,哈爾濱工務段的140余名橋隧專業人員對8座特大橋梁,1030處開展冬季破冰勘測,為鐵路運輸安全提供精準的科學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