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04日17:13 來源:求是網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出版發行,這是全黨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認真學習這部著作及之前出版的第一卷、第二卷,深切體會到“人民至上”這條紅線一以貫之,充分彰顯了習近平總書記執政為民的博大情懷。
2019年3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外國友人時說:“這么大一個國家,責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艱巨。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愿意做到一個‘無我’的狀態,為中國的發展奉獻自己。”
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卻唯獨沒有自己,這種“無我”狀態,彰顯了一個大國領袖的責任擔當和為民情懷,樹立了堅持人民至上的光輝典范。
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底色,也是我們黨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人民的幸福就是共產黨的事業
為什么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原則性的問題。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
中國共產黨繼承和發展了這一馬克思主義立場,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確立為黨的根本宗旨,它所為之奮斗的一切,都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戰爭年代,我們黨領導人民“翻身求解放”,誓“為天下勞苦大眾謀幸福”。在艱苦卓絕的斗爭歲月里,毛澤東同志要求全黨時刻都要注意解決群眾的穿衣問題、吃飯問題、住房問題、柴米油鹽問題、疾病衛生問題、婚姻問題等一切群眾的實際生活問題。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努力改變國家“一窮二白”的落后面貌。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領導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重大變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習近平總書記的莊嚴承諾,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性質和宗旨,昭示了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堅定信念,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指明了前進方向。
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
2019年5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是我們共和國的堅實根基,是我們強黨興國的根本所在。”
中國共產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人民是我們黨由小到大、由弱變強,奪取政權、長期執政的堅強后盾。對此,毛澤東同志曾經深有感觸地指出:“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
井岡山時期,我們黨領導工農武裝割據,依靠人民建立和鞏固革命根據地;抗戰時期,我們黨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依靠人民打敗日本帝國主義;解放戰爭時期,我們黨決戰決勝,依靠人民“用小車推出”了中國革命的最后勝利。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們黨依靠人民成功經受了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探索經濟建設道路、推進改革開放等重大考驗,戰勝了國際風波、金融危機、自然災害和公共衛生等諸多風險挑戰,黨和國家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歷史是人民書寫的,一切成就歸功于人民。只要我們深深扎根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就可以獲得無窮的力量,風雨無阻,奮勇向前。”
從孟良崮戰役的擔架隊到淮海戰役的運糧車,從太行絕壁上的紅旗渠到小崗村的“大包干”,從植樹造林的“綠色奇跡”到史上最成功的“脫貧故事”,人民群眾的力量一旦被激發出來,就有著改天換地的偉力。
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歸根到底還是要緊緊依靠人民。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
2013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明確要求全體共產黨員特別是黨的領導干部,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矢志不移為黨和人民事業奮斗。這篇重要講話收錄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
中央宣傳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會同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國外文局編輯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近日由外文出版社以中英文版出版,面向海內外發行。圖為《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的精裝版和平裝版。新華社記者 李賀/攝
新近出版的第三卷,收錄了2018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強調一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始終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
“干部要懷著強烈的愛民、憂民、為民、惠民之心,心里要始終裝著父老鄉親”,大江南北到處都留下習近平總書記訪貧問苦、問計于民的足跡和身影,展現了我們黨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的價值追求。
人民是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也是黨執政最深厚的根基。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
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我們要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立場,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根本使命,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貫徹群眾路線,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凝聚起眾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團結帶領人民共同創造歷史偉業。”
認真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至三卷,能深刻領會到我們黨近百年來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進行的一切斗爭、作出的一切犧牲,都是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牢牢把握“人民至上”這條紅線,對于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進新時代、建功新時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詳見:《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堅定不移把依法治國向縱深推進
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厚,闡述深刻,邏輯嚴密,體系完整,是馬克思主義法治思想中國化進程的最新重大理論成果,是新時代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推進“十四五”時期法治中國建設、開創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新局面、實現中國法治現代化提供了行動指南。
確定這個主題,就是要牢固確立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指導地位,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推動憲法精神家喻戶曉。楊春雷表示,各級檢察機關采取多種形式推動憲法學習宣傳常態化、制度化,促進憲法精神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進網絡。
聯播+11月30日至12月6日是第三個全國“憲法宣傳周”,也是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首次召開,習近平法治思想首次提出之后的首個國家憲法宣傳周。今年全國“憲法宣傳周”的主題為“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
憲法,如太陽一般耀眼,照射國家的每一處地方,保障著每一個公民的福祉權益。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所強調的,要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各領域全過程。
18世紀法國思想家盧梭給出的答案是:“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的內心里。于國家而言,必須真正敬畏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以保障公民權利作為行動的出發點。
□憲法作為國家根本法,在歷史中造就,維系著一個國家的基本認同。憲法生活的發展與豐富,折射出國家、社會的發展與個人自由的拓展,而這些來自于中國的生動憲法實踐也影響著世界法治。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憲法,國家的根本法,治國安邦的總章程。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弘揚憲法精神,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進行深刻論述。(記者羅沙 視覺劉媛媛)
以“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為主題的第三個全國“憲法宣傳周”在各地同步展開。建立憲法宣誓制度,設立國家憲法日;國歌法、國旗法、國徽法等,以國家立法形式,落實了憲法規定的關于國家象征和標志的重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