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01日21:10 來源:人民網
圖為邊麻溝村黨支部書記李培東(左)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
人民網西寧8月1日電 (記者李彤)在邊麻溝村,初見李培東時,他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個子不高,帶著眼鏡,皮膚曬得挺黑,一說話就笑。談起村里的變化,李培東精氣神兒很足,不像是57歲了。
邊麻溝村位于青海省西寧市朔北藏族鄉,早些年“兩山夾縫一條溝,冬天衣服曬不干”是這個高寒偏遠小山村的真實寫照。而當前,整潔的村道穿林越嶺,農家樂云杉環繞,鮮花漫山遍野爭相綻放。說起村里的那些事,邊麻溝村黨支部書記李培東打開了話匣子。
“2011年,那時我還在西寧開駕校,鄉里給我打電話說村里換屆,希望我能回村來。這是政府信任、百姓抬舉啊。”從身家千萬的企業家,到窮山區的村干部,李培東回村做的第一件事是改善村容村貌,要讓鄉親們看到變化,積累起信心和干勁。但讓李培東沒想到的是,就是這次村容村貌治理,讓一貫“笑呵呵”的他和村民“紅了臉”。
“有一戶村民,在宅基地旁蓋豬圈,臟臭難聞,怎么溝通都不行,就是不拆。我也急了,讓他拿出宅基地使用證,看看是不是違規建設的。”就是這種為了村集體利益敢較真的態度,李培東帶著村民進行了水、電、路改造和公廁建設,通過實干讓村民看到了村里的變化和希望。
鄉村建設,難在選產業,而這在以生態為重的青海尤為難。在2015年,邊麻溝村把希望的目光投在了旅游產業上,但缺錢這只“攔路虎”愁壞了邊麻溝人。
“我壓上了500萬元‘家當’,村里的黨員干部帶頭湊了20萬元,還申請了政府資金支持,流轉了600余畝村民土地,這就是‘邊麻溝花海’景區的雛形。”李培東說,隨后借助東西部扶貧協作打造扶貧產業園的機會,村里的旅游產業一年比一年景氣。到2019年“花海”景區收入430萬元,全村農家樂發展到63家,村集體經濟收入21萬余元,村民人均支配收入1.48萬元。
發展旅游產業,也并非一帆風順。為了防止惡意加價,村里對家庭旅館劃定價格區間;為了保證餐飲體驗和品質,規范菜單和統一進貨渠道;為了提高服務質量,對村民進行針對性培訓。
看得見的是村民掙到了錢,臉上燦爛的笑容;看不見的是,生態恢復和鄉村治理的悄然改變。
“村名‘邊麻’在藏語里指的是‘金露梅’,但早些年因為對樹木砍伐和過度放牧,村里兩邊的山都禿了。現在吃上‘旅游飯’,大家對環境保護可上心了,植被覆蓋率達到了70%。” 李培東說,村民經常和游客接觸,素質也提升了,不再像以前凈說粗話了;每家每戶都在忙著致富,家里吵架的少了,更和諧了;更有前些年,因為窮怕了,拆了房子遠走他鄉的村民,又回到了村里,蓋起了新房。
站在邊麻溝“花海”景區,高空滑索不時帶著游客穿梭而過,景區里的游客不時用手機拍照,發著“朋友圈”。說起未來規劃,李培東說,鄉村旅游是個“富民工程”,村里也在吸引外面的專業團隊來參與景區經營。
“紅火日子是干出來了,要讓‘扶貧花’結出更多‘幸福果’。”李培東咧嘴笑著說。
圖為邊麻溝村打造的“花海”景區全景。(劉歡 攝)
圖為游客們在邊麻溝村“花海”景區游玩。(劉歡 攝)
題:“窮土地”收獲“幸福果”——青海前溝村的美麗蛻變 這是位于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申中鄉前溝村“樹莓莊園”內的樹莓種植基地(12月1日攝)。12月1日,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申中鄉前溝村村民在扶貧車間制作手工藝品。
“咩咩咩咩……”出生不久的小羊羔活蹦亂跳,細嫩的叫聲此起彼伏,羊圈里的熱鬧勁兒,讓初冬的肅南充滿了生機與活力,也暖了牧民們的心。一人富不算富, 2015年,樊得勤成立了鑫源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著全村牧民一起發展養殖業,尋找黃草溝村的致富路。
走進寧夏西吉縣沙溝鄉欣榮脫水蔬菜加工扶貧車間,映入眼簾的是一行的標語——“車間設在家門口、脫貧就業好幫手”。馬明介紹,合作社目前主要從事野生蕨菜、苦苦菜、蒲公英、苜蓿芽等野生菜脫水冷凍加工和生產包裝。
走進寧夏西吉縣沙溝鄉欣榮脫水蔬菜加工扶貧車間,映入眼簾的是一行的標語——“車間設在家門口、脫貧就業好幫手”。馬明介紹,合作社目前主要從事野生蕨菜、苦苦菜、蒲公英、苜蓿芽等野生菜脫水冷凍加工和生產包裝。
國網延邊供電公司的職工在吉林省敦化市周邊進行供電搶修作業(11月20日攝)。新華社發 (高旭升 攝) 國網延邊供電公司的職工在吉林省敦化市周邊進行供電搶修作業(11月20日攝)。
近年來,佛坪縣借助自身生態優勢發展農產業脫貧項目和集體經濟,開展鄉村文化旅游,2017年在全省率先實現整縣脫貧摘帽,成為全省首批脫貧摘帽的四個縣之一。直播間介紹人黃玉梅說,往后還會不斷融入新的產品,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電商模式。
“大山打雷閃電了,爸爸在雨里跑……”幼兒園,一堂普通的親子課,老師讓小朋友講爸爸媽媽工作的樣子,這位小女孩的回答,讓老師哭了,小朋友們都哭了。女孩出生時,不在身邊的爸爸給了她這個名字,一聲“美淅”,足以詮釋她得到的,是最深沉最熱烈的父愛。
“大山打雷閃電了,爸爸在雨里跑……”幼兒園,一堂普通的親子課,老師讓小朋友講爸爸媽媽工作的樣子,這位小女孩的回答,讓老師哭了,小朋友們都哭了。女孩出生時,不在身邊的爸爸給了她這個名字,一聲“美淅”,足以詮釋她得到的,是最深沉最熱烈的父愛。
盤活紅色文化資源,做強生態環境優勢,完善基礎設施配套,發展鄉村旅游產業。新華網發 劉建維攝 十堰市茅箭區茅塔鄉東溝村由回鄉創業人士開辦的草木染坊染出的布匹。
這是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西溝村(10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西溝村誕生過全國首個農村互助組和較早一批的農業合作社,是小說《三里灣》故事的原型之一。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西溝村誕生過全國首個農村互助組和較早一批的農業合作社,是小說《三里灣》故事的原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