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31日17:59 來源:求是網
7月29日,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之際,陸軍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
“硬骨頭六連”是一支有著光榮傳統的英雄連隊。
1964年,該連被國防部授予“硬骨頭六連”榮譽稱號。
習近平總書記心系基層、情系官兵,對“硬骨頭六連”一直十分關心。
2004年,習近平專門出席連隊命名40周年紀念大會,親切看望連隊。
2014年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時,習近平總書記接見連隊時任指導員,向全連官兵表示親切問候。
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回信“硬骨頭六連”全體官兵,勉勵他們把“硬骨頭精神”發揚光大,把連隊建設得更加堅強。
在“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筆記君與大家一起探尋“硬骨頭”六連的故事,感悟人民軍隊在習近平強軍思想指引下闊步前進的新征程。
一、六連的鎮館之寶
“硬骨頭六連”是一支傳承紅軍血脈、敢打硬仗惡仗的英雄連隊,經歷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等洗禮,參加戰役戰斗161次,被授予“戰斗模范連”、“硬骨頭六連”、“英雄硬六連”等榮譽稱號,榮立一等功8次,3次被表彰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
1939年3月,“六連”在河北雄縣(雄安新區)正式成軍!用刺刀、用鮮血、用不服輸的硬骨頭精神,打出了硬氣,打出了霸氣!
在六連的連史館,有兩件鎮館之寶:一件拼彎的刺刀和一封父親寫給8個月兒子的家書。
1948年2月,西北野戰軍戰場,在瓦子街戰斗中,六連在40多個小時里,打退敵人30多次進攻一步不退。 全連140人,127名官兵血灑疆場,鮮血染紅整個山頭……
在戰友相繼傷亡,子彈、手榴彈打光的情況下,剩下的13人身負重傷仍死守陣地,25歲的劉四虎更是赤膊沖進敵群,一人拿著刺刀與10余名敵人頑強拼殺,一連刺死7個敵人,直至失血過多昏倒在了戰壕里。 后續部隊趕來后,發現他手中那把刺刀已經拼彎了,身上有11處重傷……
另外一件鎮館之寶,是時任六連副指導員謝關友寫給兒子的遺書。他在作戰犧牲后被戰友從遺物中找到。至今讀來仍然催人淚下!
駿駿:
我可愛的兒子!
今天是你誕生整8個月。在8個月前的今天,晚8點55分,你從媽媽的肚子里剖出,到目前為止你還不能叫我一聲“爸爸”。今天,爸爸是在前線給你寫這封遺書的,因為爸爸的部隊奉命令前來參戰,打擊敵人,為了怕你媽媽傷心和痛苦,我騙了她,到現在還沒有告訴她,我上了戰場……
駿駿,為什么今天爸爸要給你留遺言,這并不是爸爸怕死,而是因為戰爭是殘酷的。如果爸爸為國獻身了,那你再也見不到爸爸了。
要知道我是多么地想念你,我想有必要給你留上幾句:如果爸爸犧牲了,以后當你看到這個本子的時候,你就會知道爸爸是為了保衛邊疆、保衛祖國而犧牲的,你應該感到光榮、自豪。你一定要繼承爸爸的遺志,聽黨的話、做爸爸媽媽的好孩子。
我可愛的駿駿:當你懂事后,或能看懂爸爸給你寫的最后一封信時,你千萬不要難過。從內心講,爸爸是很對不起你的,使你從小就沒有得到父愛。要知道,爸爸是多么的想你……
小駿駿,我的寶貝兒子,永別了,你長大后,一定要好好的生活,記住爸爸的話,并要好好照顧老人和媽媽。別忘了你是革命烈士的兒子,不要做出有損于黨和人民的事,這一點,我是絕對相信自己的骨肉的。
最后,讓我好好地(在你的照片上)親親你的臉,緊緊地抱你……
二、新時代強軍路上做先鋒
進入新時代,誕生于戰火硝煙、在槍林彈雨中洗禮的六連官兵深深懂得:能戰方能止戰,準備打才可能不必打!
今天,面對轉型的挑戰,六連官兵們更深深明白:成績和榮譽屬于過去,唯有苦練打贏本領,才能再次揚威沙場。
在新時代的強軍路上,他們揮灑汗水、砥礪前行!
“硬骨頭六連”的“硬連長”趙松,2018年在一次繩索攀爬訓練中,不慎從五米高的繩上跌落,手腕骨折,被植入鋼釘。
石膏剛拆,他就制定科學計劃,開始恢復訓練,在身上掛著啞鈴練,5公斤、10公斤……直至每天完成100個30公斤杠鈴訓練。
憑著一股韌勁,硬是在全旅第一個通過軍事體育“特三級”考核。他說:“作為主官,只要一馬當先,戰士們定會一往無前!”
2017年,在一次比賽中,五班戰士張亞秋,一口氣拉了265個單杠的“卷身上”,手心磨掉了11塊皮,一直堅持到破了連隊紀錄!
2017年6月,連隊聽令從駐防42年的浙江杭州,移防千里之外的嶺南鄉村。
黨旗所指,戰旗所向。全連官兵打起背包就出發,放下背包就訓練,圓滿完成移防任務。
“扛著紅旗進嶺南,進了嶺南扛紅旗。”正是因為六連官兵們發揚“戰斗作風硬、軍事技術硬、戰備思想硬、軍政紀律硬”的優良傳統作風,首次參加集團軍“嶺南尖兵”比武,“硬骨頭六連”就拿到第一。
3年來,他們在集團軍以上比武競賽中有16人次摘金奪銀,19人次打破旅紀錄。
上:2006年演習,官兵快速登車準備戰斗。下:2012年5月,“硬骨頭六連”官兵組織快速蹬車,裝備的更新換代,更加激發了官兵練兵備戰的熱情。(拼版照片)
三、統帥牽掛
鐵心跟黨聽指揮,萬難不屈硬骨頭!成軍至今,這支血火鑄就的英雄連隊,歷經81載歲月洗禮,161次戰斗,每一次勝利都是一部傳奇,數不盡的英模人物,每一個人都是一座豐碑。
2014年10月30日,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在福建古田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強調,發揮政治工作對強軍興軍的生命線作用,為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時任南京軍區某紅軍團“硬骨頭六連”政治指導員的環欣欣,代表原南京軍區基層官兵參加會議,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接見。 當時的場景,他始終牢記在心:
“中午11點半左右,習主席走進餐廳,滿面笑容。他與我們11名部隊基層干部和英模代表一一握手。”環欣欣說,得知我是“硬骨頭六連”政治指導員時,他準確說出了連隊的駐地位置。
“真沒想到10年過去了,他還記得這么清晰!”2004年1月22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曾到六連視察。
“他說,有機會一定會再到連隊去看看。我當時十分激動地表態,請主席放心,我們一定牢記目標,堅定信念,弘揚硬骨頭精神,獻身強軍偉大實踐。習主席聽后一邊稱贊,一邊緊緊握住我的手。”環欣欣回憶說。
“習主席語重心長地叮囑大家說,青年一代是黨和軍隊的未來和希望,革命事業靠你們接續奮斗,優良傳統靠你們繼承發揚。軍隊政治工作要大家一起來做,基層做好工作是重要環節。要帶頭學傳統、愛傳統、講傳統,帶動部隊官兵傳承好紅色基因、保持老紅軍本色。”
上:60年代,“硬骨頭六連”老連長張德勝帶領官兵學傳統。下:2016年2月,“硬骨頭六連”指導員熊維帶領全連在連史館向連旗宣誓。(拼版照片)
2020年1月,“硬骨頭六連”全體官兵滿懷深情給習主席寫信,匯報他們移防以來工作、學習等方面情況,表達牢記習主席囑托、發揚光榮傳統、矢志強軍打贏的堅定決心。
收到回信后,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回信全連官兵,勉勵他們牢記強軍目標,傳承紅色基因,苦練打贏本領,把“硬骨頭精神”發揚光大,把連隊建設得更加堅強,并向官兵們和他們的家人致以新春祝福。
81年過去了,為什么“硬骨頭六連”鋼刀不卷刃、戰旗不褪色? 那是因為一代代英雄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軍魂,早已經鑄造進鋼刀里,浸染到戰旗里,流淌在一代代中國軍人的血液里。
無論何時何地,為了國家和人民,他們劍鋒所指,所向披靡。
綜合自:人民日報、新華社、時代楷模發布廳、央視網、中國軍網
策劃:韓辰 李丹華 審核:宋維強 監制:馬建輝
——全軍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強軍思想鑄魂育人綜述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人民軍隊在黨的旗幟下鑄牢軍魂,為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不懈奮斗。
如今回想起來,我們能夠取得這樣偉大的勝利,真的很不容易。身處和平年代,希望年輕人珍惜當下,培養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為國家和人民貢獻力量。錘煉精銳之師,支隊官兵會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擔當,接續奮斗,奮力譜寫強軍偉業新篇章。
正是人民軍隊有永遠聽黨指揮的不變軍魂,有黨的意志就是軍隊意志的無比堅定信仰信念,黨和人民才對這支軍隊有了至高無上的信賴信心。這種完全信賴源自于牢記宗旨、服務人民的初心使命。這種完全信賴源自于向戰而贏、敢打必勝的英雄氣概。
日前,陸軍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堅毅”“剛強”“執著”“硬氣”……這一串更加閃亮的符號,讓我們看到軍人就好感滿滿,就踏實滿滿,沒錯,平安有他們守護,我們完全心安。
□河南日報記者 李鳳虎 第74集團軍某旅六連是一支傳承紅軍血脈、敢打硬仗的英雄連隊,先后被國防部和中央軍委授予“硬骨頭六連”和“英雄硬六連”榮譽稱號。
“硬骨頭六連”在實戰化演練中,兩棲步戰車發射煙幕彈,掩護步兵發起沖擊(5月27日攝)。“時代楷模”發布儀式現場宣讀了《中共中央宣傳部關于授予陸軍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時代楷模”稱號的決定》,播放了反映“硬骨頭六連”先進事跡的短片。
我可愛的駿駿:當你懂事后,或能看懂爸爸給你寫的最后一封信時,你千萬不要難過。要知道,爸爸是多么的想你…… 小駿駿,我的寶貝兒子,永別了,你長大后,一定要好好的生活,記住爸爸的話,并要好好照顧老人和媽媽。
六月的嶺南腹地,驕陽似火,一場五公里武裝越野比武正激烈展開,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中始終保持領先的一支分隊,他們高擎“硬骨頭六連”戰旗,第一個沖過終點。去年6月,老連長胡遲越級提升任旅偵察營營長,連隊按慣例召開黨員大會,組織21名黨員和3名群眾代表給老連長“洗塵”。
這種過硬的作風,讓六連屢戰屢勝,成為一支硬骨頭連隊,歷經調整改革的“硬骨頭六連”正朝著新目標進發。只有鍛造出更多敢戰、能戰、善戰、勝戰的精兵勁旅,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才能更好實現,新時代軍隊的使命任務才能更好完成。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往日的春節的熱鬧與祥和讓起源上古的節日歡樂降至冰點新年的鐘聲還未敲響江城疫情卻早已牽動億萬人心 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批準軍隊抽組1400名醫護人員從今天起承擔武漢火神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專科醫院醫療救治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