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31日09:17 來源:新華網
明確路人“見家暴得管”有范本價值
為犬只上“芯”還要打通犬主文明之心
未成年人打賞要“應退盡退”
對“鄉村買手”要多支持、多扶持
……
新聞速遞:7月28日,《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草案修改二稿)》提請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草案修改二稿明確,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正在發生的家庭暴力行為有權勸阻,對受害人面臨人身安全威脅的應當向公安機關報案。
新京報:在家暴動輒刺激公眾敏感神經,也成了大眾關切議題的語境中,此舉很難不引發輿論關注:這是首次有地方性法規擬對家暴行為“目擊者”的報案義務作出明確規定,相當于將“強制報告義務主體”進行了擴充。明確家暴“目擊者”應報案,本質上也重申了一點:家暴不是家務事。在家暴面前,任何人都不該做袖手旁觀的看客,或者輕易轉過身去裝作沒看見。明確家暴“目擊者”應報案,的確是對法律權利義務的調整。這拓寬了人們的義務區間,但無關道義綁架:不論是著眼于反家暴亟須的“社會共治結構”,還是從干預成本、公民道德自覺等角度考慮,要求人們及時介入或舉報家暴行為,都談不上“過分要求”。要求家暴“目擊者”應報案,是在反家庭暴力法基礎上的“更進一步”,但這不是將法律泛道德化的亂來,而是拿捏好了“善法”分寸:廣東草案修訂也是在研判基礎上,將“有權”報案修改為了“應當”報案,并非想當然。說到底,反家暴地方立法,家暴防治網絡織得越牢越好——只要嚴守法治框架,多些在反家庭暴力法基礎上的“更進一步”也無妨;對于其他地方立法中的好舉措,各地也宜見賢思齊、善于對標。像明確路人“見家暴得管”,就頗具范本價值,可資各地借鑒。
新聞速遞:近日,“深圳犬只未植入芯片將被視為無證養犬”這一話題引發熱議。據報道,今年年底前,深圳將實現犬只芯片管理全覆蓋。《深圳市犬只電子標簽植入管理規定(試行)》顯示,深圳將9月底之前設為警示期,督促犬主主動為犬只注射電子芯片;10月份開始,未注射芯片將被視為無證養犬;11月開始,將全面強化執法力度。
廣州日報:為“汪星人”植入芯片相當于為其辦理“身份證”,授權人員通過專業設備讀取芯片編碼,并連接主管部門系統后臺就可獲取犬主姓名、聯系方式、犬種等信息。上“芯”有諸多好處,最顯而易見的便是方便犬主尋找、確定爭議犬只歸屬等。當然,上“芯”在讓犬主享受權利的同時,也賦予了其義務,明確了責任。為犬只上“芯”,可以倒逼犬主文明養犬。不過,要達到這一效果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上“芯”率要足夠高。對此,深圳選擇的是“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加強宣傳,讓犬主了解芯片的無害,并為芯片購買質量險、為寵物犬和醫生購買責任險,保證芯片植入過程中風險的閉環管理。另一方面強化執法力度。除此之外,還可以考慮直接“攻心”,如增加芯片定位功能,或者更加“貼心”,如在植入芯片的基礎上推廣寵物大病醫療險等。總之,技術再強大也離不開人的因素,推動文明養犬關鍵還是要讓犬主擁有文明之心。而要打通人的心,不妨把工作做得更細些,更實些。
新聞速遞:賣菜大叔老劉16歲的兒子劉浩(化名)闖下了大禍,他將老劉銀行卡里近160萬元全部打賞給一名直播平臺的主播,這些錢原本是老劉為盤下一家菜店而向親友東拼西湊來的。不久前,天津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審理了這起未成年人通過網絡直播平臺進行高額打賞引發的合同糾紛案件。經過多番溝通協調,當事雙方達成庭外和解,直播公司返還了近160萬元。
北京青年報:打賞是用戶對主播付出的肯定,只要打賞時用戶沒有受到欺騙或脅迫,事后就沒有后悔藥可吃。不過,有一個群體除外,那就是未成年人。因為未成年人沒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他們在判斷力、自控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屬于受法律保護的弱勢群體。進一步說,在未經監護人同意的情況下,未成年人沒有資格拿別人的錢去打賞。在上述案件中,涉事直播平臺或許是知道官司打下去自身并無優勢,所以才以有利于原告的協議達成庭外和解。作為監護人,父母也負有一定的責任。直播公司不可能對未成年人打賞的現象一無所知,也不會沒有技術手段予以規避,有的直播公司之所以百般推脫和抵賴,更多還是出于利益考慮。為了避免“青少年保護模式”流于形式,監管部門應當對直播公司和游戲公司提出更高要求。譬如,強制要求執行“注冊實名認證+支付前人臉識別”的雙認證系統,只有注冊用戶信息和人臉識別相匹配時,方可成功打賞。此外,還可以要求出現類似糾紛時,直播公司承擔舉證責任——如果不能證明是成年人打賞,那么就應退款。如此,才可一定程度上避免未成年人借用他人身份打賞,給未成年人提供一個更加健康的娛樂環境,避免發生類似糾紛。
新聞速遞:據報道,海口市瓊山區甲子鎮有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員——“鄉村買手”。他們走村串巷,遍訪優質農產品,對哪里有好產品、何時上市、產量多少都了然于胸,同時依托電商平臺等資源,及時精準為農產品找銷路,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信息不對稱問題。
經濟日報:受限于產品規模、觀念等客觀原因,不少農戶只重視生產,不重視市場及銷售,容易造成農副產品銷售難題。一些農戶生產出來的農副產品往往在本地銷售,當地本來就是某種農副產品主產區,銷售價格自然也上不去,因而農村群眾增產不增收。“鄉村買手”深入到農村田間地頭、一家一戶,尋找好的農副產品,等待產品成熟,把這些產品銷往各地,不僅活躍了市場,滿足了外地群眾對特色農副產品的需求,也解決了當地農副產品的銷售難題,增加了農村群眾的收入,可謂一舉多得。因而,對“鄉村買手”要多支持、多扶持。一方面要加強宣傳引導,另一方面要定期開展培訓,規范買手行為,提高“鄉村買手”買貨和推銷農副產品的能力。同時,整合資源,讓“鄉村買手”間互通信息,提高推銷效率。此外,還應在資金、資源等方面提供幫助,解除“鄉村買手”的后顧之憂,讓他們為促進農村產業發展及農村群眾增收致富發揮更大作用。
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關于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其中要求,不為違法失德藝人提供公開出鏡發聲機會,防范遏制炫富拜金、低俗媚俗等不良風氣在直播領域滋生蔓延;對于多次出現問題的直播間和主播,應采取處理措施。對于問題性質嚴重、屢教不改的,關閉直播間,將相關主播納入黑名單并向廣播電視主管部門報告,不允許其更換“馬甲”或更換平臺后再度開播;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
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關于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要通過實名驗證、人臉識別、人工審核等措施,確保實名制要求落到實處,封禁未成年用戶的打賞功能。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3日發布“關于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要通過實名驗證、人臉識別、人工審核等措施,確保實名制要求落到實處,封禁未成年用戶的打賞功能。
針對網絡秀場直播平臺頻頻出現的流量造假、打賞爭議等問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3日發布《關于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對點擊量高、成交量虛高、“打賞”金額大、業務類別容易出問題的直播間,要建立人機結合的重點監看審核機制。
這一次小瑤提出的金額大大超出了小成信用卡的額度,他提議直接由他操作來網貸。據小成介紹,事后通過警方調查,小瑤利用外賣平臺下單,以代還信用卡為名,還騙取了一名外賣騎手小劉近10萬元。
9月8日,溫州市鹿城區人民法院宣判一起贈與合同案,法院認定,男子婚內用夫妻共同財產贈與直播平臺女主播的行為無效。2020年3月,張女士一紙訴狀,將吳先生、林小姐起訴到了法院,要求確認吳先生擅自贈與林小姐錢財的行為無效,并要求林小姐返還其21.5萬元及利息。
今年7月份,南召縣一名9歲小女孩妞妞使用媽媽手機觀看某短視頻直播平臺時,多次向某主播打賞。妞妞父母發現后立即向對方索要被騙錢款,但對方已在茫茫網絡之中銷聲匿跡。目前,兩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機關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受害人損失已全部追回,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乎國家的未來發展大計。幫助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網絡價值觀,將合理規范用網的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樣離不開家庭教育、校園教育雙管齊下。
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馮士新說,我國正在加快推進國家層面實名認證系統建設,初步計劃9月前上線,屆時將組織企業分批接入。更有部分電商平臺提供租用游戲賬戶服務,讓未成年玩家可“以租代售”繞過實名認證步驟。
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今日通報7起網絡直播平臺傳播淫穢色情低俗有害信息典型案件。2020年3月24日,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對濟南移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作出沒收違法所得5287.68元,罰款人民幣10000元的行政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