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31日08:11 來源:新華網
這是位于北京賽區的國家游泳中心(7月28日攝)。北京冬奧會期間,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將轉換成“冰立方”,成為冰壺項目的比賽場館。 在申冬奧成功五周年之際,記者來到北京、延慶和張家口三個賽區,探訪處于建設改造沖刺階段的冬奧場館和設施,近距離了解2022北京冬奧會籌備情況。 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這是位于北京賽區的國家游泳中心(7月28日攝)。北京冬奧會期間,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將轉換成“冰立方”,成為冰壺項目的比賽場館。 在申冬奧成功五周年之際,記者來到北京、延慶和張家口三個賽區,探訪處于建設改造沖刺階段的冬奧場館和設施,近距離了解2022北京冬奧會籌備情況。 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這是在位于延慶賽區的冬奧會遷地保護基地內,移植樹木被進行建檔管理(7月29日攝)。 在申冬奧成功五周年之際,記者來到北京、延慶和張家口三個賽區,探訪處于建設改造沖刺階段的冬奧場館和設施,近距離了解2022北京冬奧會籌備情況。 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這是一名工作人員在位于延慶賽區的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巡查(7月29日攝)。 在申冬奧成功五周年之際,記者來到北京、延慶和張家口三個賽區,探訪處于建設改造沖刺階段的冬奧場館和設施,近距離了解2022北京冬奧會籌備情況。 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這是位于張家口賽區的云頂滑雪公園(7月30日無人機拍攝)。 在申冬奧成功五周年之際,記者來到北京、延慶和張家口三個賽區,探訪處于建設改造沖刺階段的冬奧場館和設施,近距離了解2022北京冬奧會籌備情況。 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這是位于張家口賽區的國家跳臺滑雪中心(7月30日無人機拍攝)。 在申冬奧成功五周年之際,記者來到北京、延慶和張家口三個賽區,探訪處于建設改造沖刺階段的冬奧場館和設施,近距離了解2022北京冬奧會籌備情況。 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這是一名工作人員在位于延慶賽區的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巡查(7月29日攝)。 在申冬奧成功五周年之際,記者來到北京、延慶和張家口三個賽區,探訪處于建設改造沖刺階段的冬奧場館和設施,近距離了解2022北京冬奧會籌備情況。 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這是位于北京賽區的國家速滑館(7月28日攝)。 在申冬奧成功五周年之際,記者來到北京、延慶和張家口三個賽區,探訪處于建設改造沖刺階段的冬奧場館和設施,近距離了解2022北京冬奧會籌備情況。 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這是位于北京賽區的國家游泳中心(7月28日攝)。北京冬奧會期間,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將轉換成“冰立方”,成為冰壺項目的比賽場館。 在申冬奧成功五周年之際,記者來到北京、延慶和張家口三個賽區,探訪處于建設改造沖刺階段的冬奧場館和設施,近距離了解2022北京冬奧會籌備情況。 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這是位于延慶賽區的國家雪車雪橇中心(7月29日攝)。 在申冬奧成功五周年之際,記者來到北京、延慶和張家口三個賽區,探訪處于建設改造沖刺階段的冬奧場館和設施,近距離了解2022北京冬奧會籌備情況。 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這是位于延慶賽區的國家雪車雪橇中心(7月29日攝)。 在申冬奧成功五周年之際,記者來到北京、延慶和張家口三個賽區,探訪處于建設改造沖刺階段的冬奧場館和設施,近距離了解2022北京冬奧會籌備情況。 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這是位于張家口賽區的國家跳臺滑雪中心(7月30日無人機拍攝)。 在申冬奧成功五周年之際,記者來到北京、延慶和張家口三個賽區,探訪處于建設改造沖刺階段的冬奧場館和設施,近距離了解2022北京冬奧會籌備情況。 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這是位于延慶賽區的國家雪車雪橇中心(7月29日攝)。 在申冬奧成功五周年之際,記者來到北京、延慶和張家口三個賽區,探訪處于建設改造沖刺階段的冬奧場館和設施,近距離了解2022北京冬奧會籌備情況。 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這是位于張家口賽區的國家跳臺滑雪中心(7月30日無人機拍攝)。 在申冬奧成功五周年之際,記者來到北京、延慶和張家口三個賽區,探訪處于建設改造沖刺階段的冬奧場館和設施,近距離了解2022北京冬奧會籌備情況。 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這是位于張家口賽區的云頂滑雪公園(7月30日無人機拍攝)。 在申冬奧成功五周年之際,記者來到北京、延慶和張家口三個賽區,探訪處于建設改造沖刺階段的冬奧場館和設施,近距離了解2022北京冬奧會籌備情況。 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這是位于張家口賽區的國家跳臺滑雪中心(7月30日無人機拍攝)。 在申冬奧成功五周年之際,記者來到北京、延慶和張家口三個賽區,探訪處于建設改造沖刺階段的冬奧場館和設施,近距離了解2022北京冬奧會籌備情況。 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這是位于延慶賽區的冬奧森林公園(7月29日無人機拍攝)。 在申冬奧成功五周年之際,記者來到北京、延慶和張家口三個賽區,探訪處于建設改造沖刺階段的冬奧場館和設施,近距離了解2022北京冬奧會籌備情況。 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這是位于北京賽區的國家速滑館(7月28日攝)。 在申冬奧成功五周年之際,記者來到北京、延慶和張家口三個賽區,探訪處于建設改造沖刺階段的冬奧場館和設施,近距離了解2022北京冬奧會籌備情況。 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這是位于張家口賽區的云頂滑雪公園(7月30日無人機拍攝)。 在申冬奧成功五周年之際,記者來到北京、延慶和張家口三個賽區,探訪處于建設改造沖刺階段的冬奧場館和設施,近距離了解2022北京冬奧會籌備情況。 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作為“新基建”的重要領域,工業互聯網迎來新一輪密集部署。在5G技術加持下,一批應用示范園區以及智能工廠、數字車間等“5G+工業互聯網”工程項目建設即將啟動。促進工業互聯網區域協同發展,增強工業互聯網產業集群能力,引導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進一步聚焦主業,培育引進工業互聯網龍頭企業。
5月6日下午16時,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召開第92場新聞發布會,介紹湖北省推進重大項目建設著力擴大有效投資的有關政策,并回答記者提問。這些項目聚焦“提標、提能、增效”,提升全省各市州醫療廢物的處置能力,完善全省醫療廢物的收集體系來進行。
非常感謝《公益時報》和廣大網友對武漢疫情的關心,特別是對社會捐贈款使用的關注和監督。《公益時報》報道的“武漢市慈善總會將27億元捐贈款上繳財政”是一個誤讀。根據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第4號通告,武漢市慈善總會的非定向捐贈款由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設定專戶,統一規劃引導使用,有利于更加精確及時有效地發揮社會捐款救急救難作用,助力全市疫情防控。
12月12日,中國交通運輸部召開“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專題發布會,宣布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工程建設進入收尾階段,截至12月10日,全國ETC(不停車電子收費系統)客戶累計達18545.99萬,完成發行總任務的97.17%。
到2022年,在“5G+工業互聯網”領域打造5個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內網建設改造覆蓋10個重點行業,形成至少20大典型工業應用場景,培育形成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疊加、互促共進、倍增發展的創新態勢。
記者22日從工信部獲悉,工信部已印發《“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推進方案》,明確到2022年,將突破一批面向工業互聯網特定需求的5G關鍵技術,“5G+工業互聯網”的產業支撐能力顯著提升。
椰林和檳榔樹掩映著青磚灰瓦的村落,曲折蜿蜒的綠道串起田園風光……冬日的瓊海市嘉積鎮北仍村,美麗宜人。受益于文明生態村建設,這個曾經垃圾成堆、污水橫流的村子已成為游客心儀之地、農民幸福家園。
我國5G商用開局良好,截至9月底三大運營商已在全國開通5G基站8萬余個。除了這五個省市以外,其他26個省市的系統建設改造已全部完成,正在全國范圍內聯調聯測。
在國新辦22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新聞發言人聞庫介紹,“攜號轉網”進展非常順利,目前天津、江西、海南、湖北、云南五個省份已經于9月19號正式提供“攜號轉網”服務。
日前召開的河南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暨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推進會透露,河南省將用3年時間全面完成1萬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質,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河南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省2019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3883個,涉及群眾50萬戶,預計投資80多億元,獲得中央財政資金支持4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