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31日07:29 來源:河南經濟廣播
大象新聞·經濟廣播記者 怡揚
記者從鄭州市城市管理局了解到,8月起,鄭州市將實施《2020年鄭州大城管工作實施方案》,針對目前城管工作的薄弱環節,通過常態管理和專項整治的持續推進,消除城市管理的空白和死角,實現鄭州“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
根據方案,2020年序化任務包含城市道路管養維護、美麗街區打造、市容秩序管理、交通秩序治理、渣土車管理、城市智慧管理6類19項內容。其中城市道路管養維護方面,今年將完成79條道路總面積206.22萬平方米的中修工程;年底前完成不少于200公里架空線纜入地工作;治理改造窨井7萬座,力爭2022年底前完成全市20萬座窨井的整治提升;10月底前完成道路上影響通行的線桿、箱體等設施;優先在美麗街區和示范道路推行“多桿合一”、“多箱合一”。
交通秩序治理方面,2020年將新增公共停車泊位5萬個,夜間道路限時停車泊位10萬個;列入老舊小區改造的小區根據實際情況,力爭每個小區建成1個立體停車庫;構建全市統一的智慧停車管理平臺,逐步實現全市停車資源整合共享;對不符合標準、影響行車安全的隔離樁進行排查整治。
2020年潔化任務包括城市清掃保潔、生活垃圾分類等6項內容。城市清掃保潔按“道牙無塵、路無雜物、設施整潔、路見本色”的標準,對城區道路、市政設施、綠化帶定期清掃保潔,對衛生死角全面排查整治,惡劣天氣,強化應急清掃保潔。
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年底前居民小區生活垃圾覆蓋率不低于95%,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不低于35%,基本建立前端分類投放、中端分類收運、末端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分類體系。
道路綠化管養按照“一街一景、一路一色、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目標,對主干道、鐵路沿線、高速互通立交及出入市口進行道路綠化提升,著力打造特色鮮明、季相豐富的道路綠化精品。
2020年亮化工作分為功能性照明管養、夜景亮化、節日亮化工程管養3方面。功能性照明管養將對城市道路老舊照明設施進行有機更新,確保照明設施主干道亮燈率、設施完好率“雙達標”;改善西南繞城高速等門戶通道無燈現狀。
此外,鄭州市還將加快推進違法建設、道路障礙物、施工圍擋、窨井、線纜入地、城區建(構)筑物立面、“多桿合一、多箱合一”、城市道路線塔(桿)箱體等設施占道破損情況等八項專項整治。
天氣轉寒,但在鄭州高鐵東站依然是人流如織的繁忙景象, 作為中國高速鐵路米字形路網的中心,數以萬計的旅客從這里被送往全國各地,開啟入冬后的一段又一段旅程。
城市清掃保潔按“道牙無塵、路無雜物、設施整潔、路見本色”的標準,對城區道路、市政設施、綠化帶定期清掃保潔,對衛生死角全面排查整治,惡劣天氣強化應急清掃保潔。做好重大節日氛圍營造工作,做到“突出節點、一街一景”, 杜絕鋪張浪費和破壞樹木、綠化等生態環境的工作方式。
今天(26日)下午有武漢網友反映,在經過武漢鸚鵡洲大橋時感覺橋體如波浪般晃動。武漢市城投集團公司通過其微信公號發布情況說明回應稱,今天下午發生的鸚鵡洲大橋振動情況主要是特定風況引起的。
3月13日,大象新聞客戶端以“鄭州市經濟開發區尚崗楊公園內多個雕塑疑似多日前丟失”為題進行了報道,據悉,報道發出后經開區城市管理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到現場了解相關情況,并對具體情況發布了相關情況說明。情況說明顯示,尚崗楊公園遺址公園位于經開區機場高速路東側,總面積面積10.5萬平方米,2012年建成,現由鄭州傲藍得科技環保有限公司負責日常綠化、設施養護和管理。
今年以來,鄭州公用事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鄭州民安實業有限公司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的號召,為了辦好第十一屆全國民族運動會,努力做到市容市貌新提升,以嶄新的形象迎接盛會到來。
鄭州市中原區桐柏路辦事處冉屯村村東側的冉屯東路(農業路到加油站)段,由于歷史原因,管養權責始終沒有確認,五年前歸村管,村子拆遷后處于無人管養狀態。長期以來路面狀況越來越差,十天前的一場大雨,使路面路基受損嚴重,中原區市政所自籌資金,義務修補。8月19日上午,道路正式通車。
距離第一批法桐落足鄭州市區,時間已經過去了60余年。目前,鄭州市古樹名木及后備資源普查工作基本結束,市區內樹齡50年以上的法桐,都成了古樹名木的強力“候補軍”。對此,鄭州市綠化工程管理處相關人士說,開展古樹名木后備資源普查和建檔,是鄭州市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一項內容之一。
(原標題:鄭州這座漂亮“無主公廁”的“主人”找到了,并就遲遲未開放作出回應) 在本報報道刊發后,2月28日上午,鄭州市精細辦督查處介入調查,經多方核實,確認該處公廁的產權單位為鄭州市園林綠化實業有限公司。
奇怪的是,自從這座公廁建成后,已經過去了大約兩年時間,大門一直被封住,不讓使用。該公廁的位置也靠近地鐵紫荊山站,記者咨詢了地鐵紫荊山站的工作人員后被告知,這座公廁也不是他們建的,也不在地鐵站的管理范圍內。
漂亮公廁建成兩年不開放,成了擺設。該公廁的位置靠近地鐵紫荊山站,記者咨詢地鐵紫荊山站的工作人員后得知,這座公廁也不是他們建的,不在地鐵站的管理范圍內。鄭州市數字化城市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早在2018年12月份,該中心12319城管服務熱線就接到市民來電,此后又多次接到市民反映這座公廁的問題。